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ICU是危重患者密集、急救知识密集、高超医疗护理技术密集、现代化医疗仪器和设备密集的科室。特别是机械通气患者居多,建立健全ICU预防医院感染监控管理机制,有效地监控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我院ICU展开床位16张,编制护士32人,护士长1人。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们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的对策。方法用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相结合,总结我院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对2008—2010年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ICU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2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8.85%),主要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这与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的对策.方法 用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相结合,总结我院的医院感染目标监测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并对2008-2010年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ICU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520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8.85%),主要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呼吸道、胃肠道,这与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相关.结论 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管理办法。方法常规监测与目标性监测相结合,总结ICU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的实践经验。结果有效控制ICU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结论在综合性监测基础上,对ICU病房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等实行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相关目标性监测监控和跟踪干预,逐步形成和健全目标性监测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ICU(重症监护室)感染属于医院感染,据统计我国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占住院人数的2%~5%,在内科有1/4的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有关,在外科和ICU约一半的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有关。如何降低ICU的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从而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耐药株的产生,是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共同期望,因此加强ICU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1 ICU获得性感染是指所有在ICU引起的感染和ICU特有的操作引起的感染及ICU特有的细菌感染。1·1 ICU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和常发生的部位危险因素包括基础疾病严重、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医院感染不仅影响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而且延长患者住院时间,使病死率增加,消耗有限的医疗资源。神经外科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且耐药菌呈逐年增多趋势,要提高神经外科ICU患者的生存率及降低医疗费用,预防医院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90例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焦虑心理分值、炎症监测值;住院医疗费用。结果实验组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抗生素用药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分值、炎症监测值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分值、炎症监测值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在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并有效加速感染控制,缩短用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同时由于住院时间较长和接受侵入性诊疗操作较多,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是普通病房的3~5倍,甚至更高[1,2]。ICU患者医院感染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加重病情,影响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2]。为了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本文对我院近年来ICU收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护理干预对策和预防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设备、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问题也变得日趋严重,做好医院感染监测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住院患者病情危重,接受侵入性操作较多,医院感染发病率高,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感染较为常见.因此笔者对我院综合ICU近一年来收治的406例患者进行了目标性监测,了解ICU病房的院内感染率、各类型管道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等,以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控制ICU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及措施。方法采取目标性监测的方法,对2007年1—12月所有收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1327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3例(5.50%),120例次(9.0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居多。结论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加强病房管理,做好呼吸机等相关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均是预防ICU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上海长征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医院感染的防治策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抽取上海长征医院急救科2008年1月至20012年12月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109例组成样本,115例住院的非医院感染人组成对照组,进行医院感染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ICU在2008年1月至20012年12月共收治患者1950例,其中发生泌尿系医院感染109例(感染组),感染发生率5.58%。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赋值、性别、基础病≥3种、低蛋白血症、肝损害、开放气道、留置胃管、激素使用、昏迷、多种抗生素的使用、多次输血、动静脉插管、肠外营养、多次手术、腹部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是泌尿系感染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有2个因素为独立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多种抗生素使用、留置尿管。医护人员应了解和掌握引起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以提高医院感染的监控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住院危重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探究过程质量监控对住院危重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2016年在我院住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2年的ICU患者临床数据与对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结果为依据,分析制定过程质量监控方案。2013~2014年第一阶段实行过程质量监控,2015~2016年第二阶段实行过程质量监控。结果 2010~2012年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54‰,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感染率为12.4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感染率为1.16‰。实行过程质量监控第一阶段三类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0.78‰,5.46‰,0.79‰,相比于实行前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过程质量监控第二阶段三类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0.72‰,5.04‰,0.71‰,相比于实行前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最高,通过实行过程质量监控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感染率得到有效控制,过程质量监控值得长期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综合ICU患者113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1131例综合ICU病例中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01例,医院感染率为8.93%,并发医院感染的患者死亡18例,病死率17.82%;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常见,为54例,占53.47%,其次为泌尿系感染28例,占27.72%;老龄、长住院日、人工气道、呼吸机应用、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昏迷等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危险因素,是降低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马亚洁  耿娟  邸欢 《河北医药》2016,(5):772-774
目的:分析 ICU 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2012至2013年 ICU 337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至2013年 ICU 共发生医院感染75例、感染例次85例,病情严重程度调整系数为3.49,感染率为6.38%、例次感染率为7.23%;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2012年为51.22%、2013年为45.45%。前五位检出剂药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呼吸机相关肺炎、动静脉插管相关血行感染、留置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情况均较高。结论加强医院重点部门感染监测,对重点部门、重点人群、感染高危因素加强监控和管理,并针对感染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在我院医院感染综合监测的统计中,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ICU)处于医院感染高发的科室,研究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了解ICU病房患者医院内感染情况及感染的构成,同时,探索医院感染监测的新模式,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达到降低其感染率的目的。方法采取目标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09年1月ICU病房的患者进行导尿管相关性感染、血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监测。结果 (1)对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监测采用目标监测优于全面综合性监测。(2)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宿主因素和医源性因素,尤其是侵入性操作有关。结论 (1)应适当开展医院感染高危患者的目标监测。(2)ICU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侵入性操作多,发生医院内感染相对较多,应引起医务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及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对神经外科ICU、神经内科ICU、胸外科ICU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入住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监测和分析。结果:监测2 122人次,发生医院感染167例,医院感染率7.8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医院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67.14%。结论: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病区,应重点监测;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有效降低外科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外科ICU医院感染各重点环节进行监控,实施早期控制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医院感染率由2008年上半年的20.41%降至下半年的15.22%。结论及时分析医院感染发生原因,早期实施干预措施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最有效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近年来已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ICU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较集中的场所,因为ICU收治各种危重患儿,其免疫功能低下,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各种穿刺等创伤性医疗操作多,因而其院内感染率比普通病房高5~10倍[1]。有报道:重症监护(ICU)患者中50%的死亡患者与院内感染有关[2]。笔者对本院ICU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并有完整微生物资料的45例院内感染患儿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重症监护室(ICU)是集中危重症患者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单位,也是医院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1]。笔者分析ICU医院感染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总结如下。1感染因素1.1年龄因素有报道指出,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的特点,探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0年1~12月入住某院ICU的患者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期间ICU医院感染率为16.74%,感染例次率为29.7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62.90‰,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5.74‰,中心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率4.98‰。感染易发部位为下呼吸道(71.88%),泌尿道(12.50%),胃肠道(5.8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3.96%,大多数为条件致病菌,检出多重耐药菌株34株。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高,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多,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对患者实时监控,采取干预措施,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