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观察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C)抑制同种异型基因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以腺相关病毒(AAV)为载体将α-MSH基因导入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DC,制备了α-MSH基因修饰的DC(α-MSH-DC)。在小鼠心脏移植前7 d,将α-MSH-DC输至受者C57BL/6小鼠体内,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供者α-MSH-DC在受者脾脏内存在的情况,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测定受者脾脏T细胞对供者同种抗原的反应性。通过颈部Cuff法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观察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并用ELISA方法测定受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α-MSH-DC在受者脾脏内存在时间延长,能诱导受者脾脏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低反应性,使移植心脏存活天数延长至(19.3±2.35)d,较PBS对照组的(7.0±0.33)d明显延长(P<0.01)。使受者小鼠血清IL-2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P<0.01),明显升高IL-4、IL-10水平(P<0.01)。表明移植前输入供者α-MSH基因修饰的DC能延长同种异型基因心脏移植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免疫球蛋白(CTLA4 Ig)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CTLA4 Ig-DCs)体外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通过腺病毒载体将目的基因(CTLA4 Ig)转染至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DC表面分子和胞内CTLA4 Ig的表达;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的能力,ELISA法检测DC抗原提呈反应中Th1和Th2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4分泌水平。结果:CTLA4 Ig基因成功转染至DC,转染率约为80%,制备的CTLA4 Ig-DCs稳定表达CTLA4Ig,表面分子CD86呈现低表达;CTLA4 Ig-DCs可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降低抗原提呈反应上清中IFN-γ和IL-4的分泌,并增加IFN-γ/IL-4比值。结论:通过腺病毒将CTLA4 Ig转染DC并且高效表达,可有效降低DC表面CD86分子,抑制同种异体T细胞反应,并能影响体外Th1/Th2水平。  相似文献   

3.
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TREM-1)介导树突状细胞(DC)成熟的调节作用。用TREM-1激动性抗体处理单核细胞,诱导其分化成MoDC,在此过程中加入-αMSH。观察MoDC的细胞形态,以FACS进行表型测定,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MoDC的抗原提呈功能,并观察-αMSH对MoDC表达TREM-1的影响。结果显示,-αMSH和TREM-1激动性抗体作用MoDC后,多数细胞突起少且钝,α-MSH对TREM-1激动性抗体处理的MoDC高表达MHC II、CD86及CD1a有抑制作用,并降低Mo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αMSH可下调LPS诱导MoDC表达TREM-1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α-MSH能抑制TREM-1介导的MoDC成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el1L(Suppressor/ enhancer of Lin-12-like)基因对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分化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Cre-Loxp 重组系统构建Sel1L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用ELISA 和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BMDCs 分泌细胞因子IL-6、IL-12 的表达;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olt)检测BMDCs 细胞中Sel1L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s 细胞CFSE、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6、MHC-Ⅰ、MHC-Ⅱ及其对特异性CD4+ T 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结果:Sel1L的缺失抑制BMDC诱导分化过程中的增殖效率,上调DCs 分泌因子的能力和MHC-Ⅰ的表达,减少MHC-Ⅱ的表达,并抑制BMDCs 细胞对OVA323-339 抗原特异性T 细胞的增殖。结论:Sel1L 缺失可以抑制小鼠骨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分化,下调DC 对OVA 特异性的CD4+ T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阻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通路对脾脏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CD4+-鸡卵清蛋白转基因小鼠T(OT-Ⅱ)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CD11c+免疫磁珠从C57BL/6小鼠脾脏中分选DC。应用CD4+分离试剂盒从OT-Ⅱ转基因小鼠脾脏中分选出OT-Ⅱ细胞。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处理DC后,脂多糖(LPS)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MHCⅡ分子的表达,及DC提呈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Eα链第52~68位抗原肽(Eα52-68)的能力。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DC经OVA323-339多肽处理后,与OT-Ⅱ细胞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OT-Ⅱ细胞增殖。结果分选后获得较高纯度的DC和OT-Ⅱ细胞(90%)。SB203580降低DC表面CD80、CD86、MHCⅡ的表达,抑制其抗原提呈功能,同时TNF-α、IL-1α、IL-6表达下调,TGF-β表达上调,并且抑制DC介导的OT-Ⅱ细胞增殖。结论 SB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可能通过调节DC表面CD80、CD86、MHCⅡ的表达及其抗原提呈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合成,从而抑制DC介导的OT-Ⅱ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IL-18基因转染的肺癌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免疫活性的影响。 方法:构建含IL-12 P40信号肽序列的分泌型人IL-18表达载体并转染NCI-H460肺癌细胞。从人外周血诱导DC,分为未转染组(NT)、空载体组(PV)、基因转染组(GT)和单纯DC组(PD),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未经转染肺癌细胞、空载体转染细胞及基因转染细胞刺激的DC和单纯DC表面CD54、CD80、CD83及CD86的表达。用MTT法测定上述4组DC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上述4组DC培养上清中IL-12的表达量。 结果:分泌型IL-18表达载体酶切及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IL-18转染细胞表达IL-18融合基因及18 kD蛋白。GT组DC表面分子的表达、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及IL-12分泌量均高于其余3组。 结论:IL-18基因转染的肺癌细胞可促进DC表面分子表达,增强DC免疫刺激活性及其IL-12的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Mp)荚膜多糖(CPS)与树突状细胞(DC)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C-SIGN,CD09)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未成熟DC(iDC)分泌IL-10和IL-12的影响.方法 提取并纯化Mp的CPS和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CPS与DC-SIGN受体的作用;ELISA法检测CPS和LAMPs作用后iDC所分泌的IL-10,IL-12水平.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可见Mp CPS可结合到DC表面,且DC-SIGN的特异性封闭抗体可阻断CPS与DC的结合;ELISA检测发现CPS与LAMPs共孵育可促进DC分泌IL-10(P <0.05),而IL-12的表达水平刺激前后无统计学的差异.结论 Mp的CPS可识别并结合DC的DC-SIGN受体,并促进未成熟DC分泌IL-1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IL-12p35 siRNA干涉对大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粒细胞-巨噬细胞型集落刺激因子(GM-CSF)、IL-4和脂多糖(LPS)体外培养体系,从大鼠骨髓中获得DC,化学合成小型干扰RNA(siRNA),体外转染DC.DC细胞表面分子CD80和MHCⅡ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IL-12p35转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IL-12、IL-10分泌采用ELISA法,细胞递呈抗原能力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结果:IL-12p35siRNA转染后的DC表面分子CD80和MHCⅡ表达无明显改变,分泌IL-12减少、分泌IL-10增多,刺激同种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下降.结论:IL-12p35 siRNA的转染不能干扰DC的成熟,但可以抑制其免疫应答功能.  相似文献   

9.
重组大鼠4-1BBL对树突状细胞免疫学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鼠4-1BBL对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 4-1BBL并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细胞, 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 RT-PCR和荧光显微镜分别检测4-1BBL基因转录和EGFP的表达; 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HepG2细胞与DC共培养2 d后表面CD80及MHC-Ⅱ的表达, ELISA测定共培养上清中IL-6和IL-12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pIRES2-EGFP- 4-1BBL重组表达载体并在HepG2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 重组大鼠4-1BBL能促进骨髓来源DC表面MHC-Ⅱ、 CD80分子表达和分泌IL-6、 IL-12(P<0.05).结论:重组大鼠4-1BBL具有促进骨髓来源DC成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及炎性分泌功能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野生型C57B小鼠及TSLPR基因敲除(TSLPR-/-)C57B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给予TSLP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HCⅡ、CD86的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以及ELISA方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内以及培养上清液炎症因子MCP-1、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对照组比较,野生型实验组小鼠巨噬细胞表面抗原提呈分子(MHCⅡ,CD86)表达明显升高,炎症因子MCP-1和TNF-α表达及分泌均增高,IL-10表达及分泌无明显变化;与TSLPR基因敲除对照组相比较,TSLPR基因敲除小鼠巨噬细胞经TSLP刺激后细胞表面抗原提呈分子(MHCⅡ,CD86)表达及炎症因子MCP-1、TNF-α和IL-10的表达及分泌均无明显变化;与野生型实验组相比较,TSLPR基因敲除可明显抑制TSLP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分子增加以及炎症因子表达。结论:TSLP可通过与TSLPR结合促进小鼠巨噬细胞活化,增加巨噬细胞抗原递呈能力,产生炎症因子,促使小鼠巨噬细胞向促炎巨噬细胞表型M1型转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抗体芯片技术和ELISA检测吴茱萸碱(EVO)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分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EVO的生物学调节功能。方法:体外诱导培养未成熟DC细胞(iDC),经LPS和EVO处理后,通过混合淋巴反应检测DC诱导异源T细胞的应答能力,ELISA检测上清中IL-12p40、IL-12p70和IL-10,小鼠抗体芯片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因子。结果:EVO促进了iDC和成熟DC(mDC)抗原提呈功能(P0.05),对iDC、mDC的细胞因子IL-10、IL-12分泌功能无影响(P0.05),另外EVO处理iDC后上调大于2倍的细胞因子有7个(VEGF、DPPIV/CD26、IGF-Ⅰ、IL-17BR、MDC、Pro-MMP-9、Eotaxin-2),处理mDC后上调大于2倍的细胞因子有2个(Eotaxin-2、IL-13)。结论:EVO处理mDC和iDC后,细胞因子的分泌功能发生了明显改变,这些细胞因子影响着DC的抗原摄取、迁移、抗原提呈,为进一步寻找药物靶点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2.
IL-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DC)的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影响,探讨用IL-2基因修饰DC,增强DC介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机制。方法:IL-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的变化,FACS分析IL-2基因修饰对DC表面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DC中 IFN-γ mRNA表达。用3H-TdR掺入法检测IL-2基因修饰后,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和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提呈功能。结果:经IL-2基因修饰后,DC表面的伪足增多、变长;其表面与抗原提呈相关的免疫分子Ia、B7-1、B7-2和CD40的表达明显上调;il-2基因修饰的DC(DC-IL-2)中表达IFN-γ mRNA;CD-IL-2不但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有较强的促增殖作用,而且对肿瘤抗原的特异性提呈功能亦明显增强。结论:IL-2基因修饰DC,能促进DC的发育,上调DC表面与抗原提呈相关的免疫分子,增强了DC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DC,利用小干涉RNA(siRNA)下调MYSM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微球实验检测BMDC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BMDC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MYSM1下调后DC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下调MYSM1的表达后,BMDC的吞噬功能无显著变化,抗原提呈功能增强,IL-6、TNF-α的表达增强。结论 MYSM1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可以抑制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产生促炎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α—MSH的抗炎与免疫调节机制。用不同浓度α—MSH处理ECV304细胞,或在LPs/TNF-α处理的同时加不同浓度的α—MSH培养ECV304细胞。用ELISA检测上清中TNF-α和IL-8,以Greiss法测定NO,RT-PCR检测组织因子(TF)mRNA,Western blot检测TF蛋白表达。结果显示,α-MSH抑制ECV304细胞产生NO、TNF-α,但促进IL-8的释放。LPS或TNF-α能上调ECV304细胞表达TFmRNA,而α—MSH抑制这种上调作用,并抑制ECV304细胞表达TF蛋白。上述结果提示α—MsH可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表达促炎因子而发挥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α-促黑素细胞激素(α-MSH)对巨噬细胞产生炎症相关的免疫分子的影响。探讨α-MSH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用LPS或α-MSH PLS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以Griess试剂测定NO,采用D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iNOS,采用MTT法检测IL-1和TNF-α,采用ELISA法测定IL-6,细胞膜表面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用FACS进行分析。结果 RAW264.7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NO、IL-1、IL-6和TNF-α显著增多,iNOS活性明显增强,细胞表面MHC Ⅱ、CD14、CD40、CD54、CD80和CD86分子表达水平增高;若在LPS刺激的同时给予α-MSH,能够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NO,IL-1、IL-6和TNF-α,使iNOS活性及表达MHCⅡ、CD14、CD40、CD54、CD86分子降低,但CD80分子降低不明显。结论 α-MSH抑制巨噬细胞产生NO、iNOS、前炎性细胞因子及表达膜表面免疫相关分子是其抗炎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负载滋养层细胞抗原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过程的影响,获得致耐受性DC.方法 体外使用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定向分化、经LPS刺激获得成熟DC;通过外胎盘锥组织块培养法获得滋养层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加入DC培养体系.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及MHC-Ⅱ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分泌IL-10和IL-12的浓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评估 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活化的功能.结果 成熟DC表型为CD40high CD80highCD86highMHC-Ⅱhigh,分泌大量的IL-12和极少量的IL-10 ,体外能有效刺激T细胞的增殖;负载滋养层细胞抗原的DC表型为CD40midCD80lo wCD86lowMHC-Ⅱlow,在分泌大量IL-12的同时IL-10也明显升高,不能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并使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呈现明显Th2偏倚.结论 负载滋养层细胞抗原后的DC表面共刺激分子及MHC-Ⅱ表达降低,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其自分泌和促使T细胞旁分泌的细胞因子呈现Th2偏倚,是一种耐受性DC.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icroRNA-27a(miR-27a)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成熟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 DC)转染miR-27a的模拟物(miR-27a mimics)后,用LPS刺激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MHCⅡ表达,ELISA方法检测其上清中的IL-12p70及IL-10蛋白水平,RT-PCR方法检测其细胞内IL-12p40及IL-10 mRNA水平,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与未处理的im DC比较,LPS刺激24 h后的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MHCⅡ表达均显著增高(均P0.001);LPS刺激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转染miR-27a mimics细胞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及MHCⅡ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01),且显著抑制IL-12分泌(P0.01)、促进IL-10分泌(P0.05),并显著减弱LPS刺激的DC促CD4+T细胞增殖的能力(P0.01)。结论:miR-27a影响小鼠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以及细胞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未成熟和成熟树突状细胞(DCs)表达MHC Ⅰ类相关抗原A(MICA)的情况,以及DCs表达MICA后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单核细胞、未成熟DC(iDCs)以及LPS、TNF-α、CD40L、IL-15和IFN-α分别刺激的成熟DCs表面MICA的表达,并观察DCs表达MICA后对NK细胞表达CD69、细胞毒活性和分泌IFN-γ的影响.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NKG2D/Fc蛋白和抗IL-12单克隆抗体(mAb)对DCs激活NK细胞的影响.结果:单核细胞不表达MICA,iDCs低表达MICA.LPS、TNF-α和CD40L对DCs表达MICA无影响;但IFN-α和IL-15可促进DC上调MICA表达.DCs表达MICA后可促进NK细胞表达CD69、分泌IFN-γ、杀伤K562细胞.NKG2D/Fe蛋白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分泌IFN-γ;而抗IL-12mAb仅抑制IFN-γ分泌.结论:MICA在DCs表面的表达受局部微环境影响,且DCs表达MICA后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核转染"方法对DC活率、细胞表面分子及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DC后,通过"核转染"方法将p/IRES-EGFP质粒转染至细胞核内,同时设立未转染DC为对照组。应用台盼蓝染色计算转染后细胞的活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CD86、HLA-DR及CD11c等的表达;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IL-12及TNFα-的分泌水平。结果:DC转染后随时间推移,细胞活率下降;荧光蛋白在转染后4小时即有表达,表达量逐渐增加,24小时转染效率为56%±12%,48小时转染效率为45%±15%;转染后细胞表面分子CD80、CD83及CD86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CD11c及HLA-DR表达水平稳定;转染可诱导DC分泌IL-12及TNFα-水平增加。结论:"核转染"是一种有效的转染DC的方法,并可诱导DC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20.
在移植免疫反应中,树突状细胞(DC)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既可活化T、B细胞生产免疫应答,同时某些类型DC由于缺乏共刺激分子或表达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而能诱导移植免疫耐受.针对DC提呈抗原及活化T、B细胞的多个环节,目前有许多策略将不同目的基因转染不同来源的DC,让其表达不同的表面分子或分泌免疫抑制因子,以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