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白内障是我国最常见致盲眼病,列为我国三项康复疾病之一。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及手术治疗两种。自1995年10月我们用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老年性白内障123例229眼,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123例中男53例,女70例。双眼1...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致盲眼病中占首位。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白内障数量有增无减。防盲、治盲工作越来越引起各地政府的重视。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在江西省政府的倡导下,南昌市第二医院2009年4月至2010年3月开展“光明行动”,对176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临床问题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在我国是主要的影响视力和致盲眼病。自1994年开始,国内相继有采用不同中西医方法治疗白内障的报道,主要有中药内服、外用疗法、针拔疗法、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又涉及不同的截囊法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许多前来就诊的白内障患者咨询各种疗法的优缺点、是否可靠及疗效如何,而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临床医务人员想要知道的,以往由于能利用的资料有限,很难对各种疗法作出肯定的评价。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对循证医学方法的了解,我发现可以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为白内障患者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同时又…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致盲眼病,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法。自1745年实施首例真正意义上的白内障摘除以来,250年间,白内障手术无论在术式还是在器械、材料及相关设备等方面,均经历了重大的进展和改进,形成了与时代相适应的手术方法。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及边缘学科的渗透,眼科新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的应用,确定了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操作程序中均与以往理解不同的现代手术概念。白内障手术的进展对白内障手术的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白内障手术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的致盲眼病,代谢性白内障是其类型之一,它由机体内物质代谢异常引起,常见于糖尿病性白内障。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已成为白内障手术的首选术式,是治疗白内障手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对组织损伤小,术后散光度数小,视力恢复好等优点。该手术无菌要求高,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代谢性白内障患者术前的护理及术后的预防感染至关重要。现将我科代谢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方式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晶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是由许多因素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辐射、中毒、局部营养障碍等引起晶状体囊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和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都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造成混浊。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视力损害和致盲的主要原因,占我国致盲率的半数以上,尤其是老年性白内障占多数,目前治疗尚无肯定的药物,主要是以手术方法治疗。我院2003年共收治白内障患者245例,235例成功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全世界致盲眼病中居首位,是我国当前防治的重点。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多数白内障患  相似文献   

8.
彭妙 《中国护理杂志》2004,1(7):444-445
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最常见的白内障,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是我国目前致病率最高的一种眼病,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我院自2001年开展自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它是白内障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为让病人很好地配合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病人满意度,有针对性地实施病人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时机。方法:对13例(13只眼)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患者,2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11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抗青光眼手术,其中周边虹膜切除术5例,小梁切除术6例。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2只眼。结果:术后13只眼眼压正常,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视力4.1~4.5者占46.15%,4.6~5.0者占38.46%。结论:及时应用药物控制眼压,尽早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可以提高视力和控制眼压;现代三联手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膨胀期白内障手术是预防老年性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是我国发病率居首位的致盲眼病。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的转变。白内障摘除手术的效果不应仅仅体现在患者视力的改变上,更应将视功能生存质量的改善作为术后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往的研究多针对不同的手术方法对白内障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程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是我国首位的致盲眼病,手术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运用,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身心护理的需要,而实践中术前护理工作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关键。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11月护理白内障患者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现状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的现状。方法:通过综合和分析我国目前在白内障发病机制、晶状体后囊膜的混浊机制、药物防治白内障以及白内障动物模型构建方面的研究,提出我国在白内障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病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和渗透,白内障的基础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但在白内障的基础研究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结论:白内障的基础研究是最终实现白内障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基础条件,我国白内障基础研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3.
庄冰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4):2469-2470
目的 探索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19 例22 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单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 本文19例22眼术后视功能恢复良好,眼压控制良好,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减少,5眼出现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药物控制。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伴高血压患者超声乳化术的血压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云 《现代护理》2003,9(12):939-940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在眼科疾病中占据较高的比例,我国每年以20万人的速度在增长。这些白内障患者伴有高血压的病例在临床上同样日亦增多。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为了让这些伴高血压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关,控制血压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15.
于建康  蒋国兴 《临床医学》2009,29(11):112-113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白内障已成为我国首位致盲眼病。白内障手术治疗中手术质量高低和并发症是影响手术复明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是眼科致盲的常见原因,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最有效的方法,本院自1990年底开展该手术以来,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1990年10月~1997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白内障患者61例71眼,其中男2...  相似文献   

17.
我国近视眼发病率较高,因此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在临床上占相对高的比例。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0月,我院采用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56例(63眼)。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表麻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37例(43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泡等情况。结果随访3-6个月。全部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眼压与术前基本一致,滤泡形态无改变。结论经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项丽敏  庄槿 《当代护士》1997,(11):23-23
白内障是我国最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目前唯一的方法是手术治疗,因而白内障复明手术已列为残疾人三项康复任务之一。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已推广和普及的同时,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团术后反应较轻.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我院华山-江湾眼科联合诊所开展了这项手术,使白内障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现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传统治疗青光眼经典手术方法为小梁切除术,传统治疗白内障手术方法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当患者同时具有青光眼和白内障两种疾病时,既往多采用以上两种手术方法联合治疗,有的患者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效果不佳,主要是出现了一些较重的术后并发症。近10年来,针对闭角型青光眼,通过晶体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