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
本文将投资者信心置入创新信息披露与公司长期估值溢价的关系中,分析了创新驱动背景下,企业创新信息披露如何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渠道影响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本文以2015-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企业创新信息披露质量测度体系,研究表明,创新信息披露能够促进公司估值的长期溢价,企业创新行为能够被市场感知。但这种促进作用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投资者信心的中介效应实现的。企业通过持续的创新行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投资者信心,是我国股市健康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战略作为企业的一项行为决策,对企业定位及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其差异度是否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呢?为了探究战略差异对投资者信心的影响,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在二者之间是否发挥信息传递效应,选取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2010—2016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对投资者信心具有显著正影响,信息披露质量对此具有负向调节效应,发挥传递信息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战略差异度较大时,信息披露质量的传递效应更为显著,起到抑制投资者信心盲目高涨的作用。这对于企业及相关机构重视信息披露质量价值、投资者理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6)
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碳信息披露不仅可以提高当期企业价值,而且对下期企业价值也有提升作用;在以行业特征作为划分标准的分组检验中发现,与碳密集型企业相比,碳非密集型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更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文章不仅讨论了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市场价值效应,而且分析了其形成原因,这为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理论支撑,也说明了发展绿色低碳战略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如何促进企业碳信息披露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碳交易政策框架的出现及要在国际市场中保持经济竞争力的愿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碳信息披露通过市场声誉机制提升企业在资本市场的美誉和公众形象,从而使企业价值上升;也有相关研究表明,碳信息披露会增加企业环境经营管理等相关成本,可能会降低企业价值。可见,对于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尚无一致的研究结论。鉴于此,本文对碳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作用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9)
文章以2014—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18类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师跟踪行为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以及投资者保护程度不同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行为能够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分析师跟踪行为在投资者保护程度不同的环境下发挥的作用有差异,相对于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地方,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区域,分析师跟踪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更显著。文章区别以往学者侧重于研究公司治理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有针对性地从信息的搜集者与解读者——分析师的角度研究其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
本文选取2011-2016年国内沪深两市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碳信息披露、盈余质量与企业财务绩效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企业盈余管理质量的提高,财务绩效会得到显著提升;随着企业披露碳信息质量的提高,财务绩效会得到显著提升;盈余管理质量能够显著增强碳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6)
以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为依据,探究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媒体关注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媒体关注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媒体关注均与绩效正相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媒体关注正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媒体关注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绩效关系中发挥不完全中介效应,表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对于绩效的影响需要通过媒体关注部分传导来实现。国资国企应加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提高媒体关注度。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数量迅速壮大,上市公司内部监管问题层出不穷,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201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实证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充分性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若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若考虑其他控制变量则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无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
随着价值总览报告被持续关注以及"MSCI中国指数"的不断攀升,资本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持续增强,更使非财务信息披露被中国企业日益重视,并且涉及非财务信息的研究更是大量涌现。其中,增加非财务信息披露以及促进财务报告有用性的增强成为研究主流。当前,非财务信息披露主要涉及理论研究、披露内容、计量方式、披露方式以及价值驱动五个部分。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的非财务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文章就我国的非财务信息披露进行了综述研究。非财务信息披露在我国企业中的价值驱动与价值创造有效提升,以期推动我国非财务信息披露准则的有效制定和实施,促进非财务信息披露充分发挥其理论和实践作用,既要能解决企业内部经营与外部投资的信息不对称,又要能帮助投资者做出更加全面和理智的决策,最终提升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实现知识资本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碳信息披露是全球环境治理背景下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履行环境责任的一种表达。CDP项目A级评价企业代表其环境绩效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中国移动和三星电子均在2017年A级评分名单中,二者均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对气候变化战略、碳排放量、碳减排行动与减排绩效等进行了披露,具有较为翔实的数据,为我国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目前企业碳信息披露更多地还是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年报中的碳信息项目相对较少,尤其是通过价值量化的信息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