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清热通腑法治疗脓毒症的疗效。方法:43例符合条件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西医常规治疗联合清热通腑法治疗,追踪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Ⅲ评分)、治疗前及治疗第3日、第7日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降钙素原(P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PACHEⅢ评分、PCT和CRP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清热通腑法为代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较好地降低脓毒症患者的PCT和CRP水平,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化瘀汤对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83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医治疗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通腑化瘀汤口服或鼻饲,7d后观察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血浆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和西医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 05),肠屏障功能指标血浆内毒素、DAO、D-Lac水平较治疗前和西医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 05);血清炎症因子CRP、PCT水平较治疗前和西医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 0. 05)。结果:中药通腑化瘀汤有助于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改善,恢复肠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通腑合剂治疗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48例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通腑合剂鼻饲和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6天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腑合剂治疗老年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胡丰良  金鑫  梁毅 《新中医》2011,(4):66-68
目的:观察通腑益气活血法在预防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吻合口漏及降低其危险因素的作用。方法:将58例直肠癌TME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除常规基础治疗外不予特殊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通腑益气活血中药雾化、口服及灌洗治疗;观察2组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血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第3、7天2组血IL-10、CRP、TNF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腑益气活血法能降低直肠癌TME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杜立建  尹中  崔颖  赵蓉  张伟 《河北中医》2012,34(7):984-986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将89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腑活血汤治疗。20 d后观察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血浆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对照组95.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浆TNF-α、BNP、PCT、CRP、IL-10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活血汤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TNF-α、BNP、PCT、CRP及IL-10水平,保护胃肠黏膜屏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泻肺活血通腑中药结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泻肺活血通腑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10-14d。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及血C反应蛋白(CRP)、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下降,CRP、TNF-α、IL-8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泻肺活血通腑中药结合西药治疗AECOPD能有效提高疗效,可能与下调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7.
姚永华 《新中医》2015,(1):66-67
目的:探讨泻肺活血通腑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采用泻肺活血通腑中药汤剂联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 O2、Pa CO2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NF-α和CRP均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泻肺活血通腑中药联合西药治疗AECOPD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了患者动脉血气相关指标的恢复,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在原磺脲类降糖药剂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组予益气益阴活血通腑方药的水煎剂治疗,西药组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前后作标准镘头餐试验,并计算外周胰岛素敏感度(SI)、胰岛素释放率(IRG)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结果:①中药组改善外周胰素抵抗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5.6%(其中逆转率为24.4%),降糖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3.2%,均与二甲双胍组的疗效相仿(P>0.05);但中药组证侯的改善较为明显。②中药组的SI与IAI显著改善(P<0.05),而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P<0.05),但IRG无明显改善。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可减轻继发性磺脲类失效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通腑清热法对实热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促炎、抗炎介质的影响。方法:实热证型的MODS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予西医对症治疗,通腑清热组20例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黄柏、黄芩、生大黄、栀子、甘草)。观察2组患者发生功能衰竭的器官例数及病死率。检测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通腑清热法治疗MODS患者,可下调促炎介质TNF—α、IL-6及抗炎介质IL-10的水平;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降低MODS患者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腑清热法结合西医治疗可对MODS患者炎症反应和代偿抗炎反应有调控作用,从而改善MODS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通腑泻热汤辅助西药治疗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常规和中药扶正通腑泻热汤治疗,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胃肠功能障碍(腹痛、腹胀、胃肠蠕动、肠鸣音及排便)评分、血清炎性指标(CRP、PCT)和肠道黏膜屏障功能(DAO、D-乳酸)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明显改善(P0.05);上述变化中药辅助治疗观察组较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自拟扶正通腑泻热汤有助于西药治疗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肠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法对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通腑中药.结果:经治1月,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腑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观察生大黄颗粒对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抗炎作用。方法: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2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颗粒剂鼻饲,疗程均为7d;观察2组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lI评分),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外周血降钙素原(proealeinin,PC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和hs—CRP和PC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相关指标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大黄颗粒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病理反应过程,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的疗效与其对血管活性多肽[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接受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安慰汤剂。治疗组加用通腑泻热活血法方药,每天1剂,2组均治疗4天。结果:治疗组急性期死亡率为13.6%,对照组为26.1%。治疗后18天和48天,2组存活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18天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48天,2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治疗组治疗后24h、6天、12天和18天ET、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通腑泻热活血法方药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降低病残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降低血浆ET、NO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通腑泻热方胃管灌入,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观察2组患者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介素~6(IL-6)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排气、排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TNF—α在治疗后第1、7天2组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3天降低幅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伊〈0.01)。2组IL-6在治疗后第1、7天2组降低幅度比较,差畀无显著性意义(P〉0.05),第3天降低幅度治疗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腑泻热方辅助治疗EPⅡ大大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可降低血中TNF—α、IL-6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腑法联合治疗性鼻胆管引流术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配对分为常规治疗组、通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以及综合治疗组各10例。分别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医疗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综合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综合治疗组未出现恶化病例。综合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通腑治疗组、内镜治疗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它各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通腑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中转手术率综合治疗组、通腑治疗组也低于常规治疗组,但由于各治疗组病例数有限,未作进一步统计分析。内镜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的治疗费用明显升高,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通腑法联合治疗性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效果良好,但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腑泄热复元汤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肠道功能、炎症反应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75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腑泄热复元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功能障碍症状评分、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炎症反应水平,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肠道功能障碍症状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及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8.38%,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泄热复元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肠道功能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早期应用熄风通腑法治疗中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健  彭梅 《江西中医药》2009,40(10):32-32
目的:观察发病早期(2~4周内)应用熄风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病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熄风通腑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各30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熄风通腑法的早期应用能显著提高中风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王倩  李淑芳  熊旭东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048-1049,1078
目的观察通腑泻热活血方对脓毒症热毒炽盛证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泻热活血中药。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相近;治疗组治疗5d后咳嗽咯痰、发热积分显著改善,WBC、NE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对照组无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1β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RP均明显下降,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腑泻热活血方结合西医综合治疗可以较快改善患者症状,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祛毒活血中药配合西医干预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西医常规疗法结合祛毒活血方)和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每组各15例,疗程为7天。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APACHEⅡ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TNF-α、IL-1、IL-6和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55.3%,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值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IL-1、IL-6和IL-10水平下降(P〈0.05),且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祛毒活血中药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脓毒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血通腑清热化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出血患者2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与对照组120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通腑清热化痰中药,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活血通腑清热化痰法治疗急性脑出血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