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2治疗后,两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MNCV及SNCV分别为(44.16±1.25)、(47.86±5.67)、(41.33±4.08)、(43.18±9.61)m/s,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硫辛酸治疗,且可改善患者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及SNCV,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8月-2019年8月88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单一治疗,观察组有44例,接受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为(5.82±1.49)分,低于对照组(8.94±2.07)分(t=8.114,P<0.05);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NCV、MNCV明显高于对照组(t=9.573、9.797、7.721、9.251,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能够更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有良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选择2018年3月至12月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应用依帕司他,观察组加用硫辛酸注射液30d。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 00%)高于对照组(80. 00%),MNCV和SNCV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治疗DPN,能够提升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4.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DPN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硫辛酸、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三联治疗。结果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感觉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高,(P 0. 05);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OD、GSH-Px值均较高,(P 0. 05)。结论硫辛酸、依帕司他及前列地尔联合用于治疗CPN可有效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神经传导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SOD、GSH-Px水平、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与感觉传导速度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依帕司他、α-硫辛酸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西洛他唑与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及对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4例DPN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压、降糖、降脂等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联合西洛他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神经病变症状、临床疗效,检测血清MDA、SOD水平,同时测量病人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结果治疗后,两组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灼热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23%与77.19%,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SNCV和MNCV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西洛他唑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DPN,可有效改善病人血清MDA、SOD水平和神经电生理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年该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前列腺素E1(10μg,静脉滴注,1次/d)+甲钴胺(1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α-硫辛酸(6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46.27±6.15)m/s、正中神经MNCV(54.23±6.21)m/s和腓总神经神经传导速度(SNCV)(44.23±4.58)m/s、正中神经SNCV(45.69±5.17)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73.81%)(P0.05)。结论α-硫辛酸、前列腺素E1、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不适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及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8周;观察临床疗效,肌电图仪检查周围神经传导速度,记录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感觉传导速度(SNCV)。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1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9、23、8例及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神经的MNCV、SNCV均增快(P均<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快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DP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7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 10例)和对照组(1 17例).治疗组采用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腺苷钴胺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行肌电图检测症状明显一侧肢体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和运动传导速度(MNCV),观察自觉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腓总神经及正中神经SNCV、MNCV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SNCV及腓总神经MNCV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联合腺苷钴胺治疗DP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在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应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血糖控制、MNCV、SNCV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福建省诏安县医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依帕司他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硫辛酸,分析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水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临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水平、SNCV、M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SNCV、MNC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神经症状,维持血糖稳定,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DPN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鼠NGF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鼠NGF治疗。检测两组左侧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应用运动传导速度(MNCV)、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TCSS)评分、神经病变主观症状问卷(TSS)进行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MNCV、SNCV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TCSS评分及T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0%与80.0%,P 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鼠NGF治疗DPN,可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80例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联用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结果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治疗后的感觉与运动传导速度均增加,TC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针对DPN患者,予以α-硫辛酸与前列地尔治疗可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西药治疗消渴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DPN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密歇根糖尿病审计病变计分(MDNS)、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传导速度(SNCV)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N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DN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与SNC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与SNCV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与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能够更好地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同时改善病人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入该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入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1:1的方法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硫辛酸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治疗有效性。结果对照组治疗前的运动神经中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36.40±1.55)、(36.43±1.16)m/s,感觉神经中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分别是(37.28±1.45)、(25.24±1.33)m/s,与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36.57±1.48)、(36.20±1.25)、(37.26±1.51)、(25.30±1.42)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1、0.954、0.068、0.218,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中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55.89±3.14)、(49.47±2.35)m/s,腓总神经传导速度(48.43±1.60)、(40.54±3.09)m/s较对照组(47.59±2.25)、(41.19±2.25)、(43.18±1.40)、(34.29±2.50)m/s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93、17.996、17.461、11.11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治疗有效性,值得临床推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老年DPN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α-硫辛酸治疗。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11.78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正中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腓肠神经S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和SCV、腓肠神经SCV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老年DPN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7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联合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腓总神经SNCV、腓总神经MNCV、正中神经SNCN、正中神经MNCV水平,各项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西医联合芍药甘草汤合四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将DPN 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B组: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连续治疗三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症状和体征及神经传导功能都得到明显改善,其应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组可以更加明显改善DPN患者症状及体征,更明显增加神经病变组织的传导速度,疗效显著。结论运用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该科病房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硫辛酸方案,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方案,1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对比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及MDNS、VAS得分。结果正中神经SNCV、MNCV及腓总神经SNCV、MNCV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MDNS、VAS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普瑞巴林对老年患者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用硫辛酸,另一组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治疗,3周后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3%)优于硫辛酸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NCV与SNCV均较前提高,但联合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的DPN患者9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给予甲钴胺,观察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能够提升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