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酒》2009,(2):7-7
在德鲁克眼中,“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和满意度。所以,要成为企业家,仅仅创办企业是不够的。一个人开了一家餐馆,虽然他冒了一点风险,但不能算是企业家,因为他既没有创造出一种新的满足,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消费诉求。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针对企业家群体进行的专项调查中,创新、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企业家精神的构成部分。这表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在当今中国经济大转型的时候成为焦点话题,可以表明中国的改革已经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日在京召开了第八届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调查结果发布暨研讨会。与会官员、专家、企业界人士就企业创新问题进行研讨,大多数与会者认为,相对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而言,企业自身更重要的是观念创新。在企业观念创新的问题上,与会者主要有以下的观点和意见。 首先认为,在所有企业创新领域,观念创新应该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因为观念是指导企业经营行为最重要的基础。所谓观念创新,就是要敢于挑战传统,超越前人,否定自我。中国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从这思想本身来说,创新方面的精神和内容不是很杰出。因此,对观念创新提出了考验。 其二,观念创新意味着树立新的资源整合概念。随着新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市场新空间和新的增长点不断增加,企业家必须好好审视自己的企业,看看自己处在什么地置上,以便更好地组合资源,发挥资源更大的效益。 其三,观念创新就是要对未来市场具备预见性。大家看到现在身边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其实这些企业的成功,应该说早在10年或者8年前就已注定了(如晨鸣纸业先期完成的三项制度改革和一系列技术进步措施)。也就是说,这些企业都是有预见性的,企业家做事情要有一种"先知先觉",要能在商机没有形成之前,就看到机会。观念创新重要的还要抛弃投机心理,要以平常心做事,要能忍受10%以下的利润率,要有耐心和恒心用10年、8年打造一个品牌,切忌做表面文章和急功近利。 其四,目前,观念创新要有全球意识。过去我们的企业经营必须有行业观念、地区观念、全国市场的观念,而现在仅有这些就不行了,需要重新设定参照系。如果说过去干企业是拿着全国地图,现在干企业则需要拿世界地图了。 企业界人士深有感触地指出,重要的是让创新的观念深入到企业和员工的骨髓中去。  相似文献   

4.
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将导致"富不过三代"。在家族企业的传承研究中,企业家精神传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仅有财富和权力的传接,通常无法保证"家业"长青。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传承,就没有企业的持续,将导致"富不过三代"。保持和发扬企业家精神,才是家族企业传承的关键。企业家精神的本质人们较早是从创业者的心理特征来认识企业家精神的。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创业者具有的高风险取向、高成就需求、高内控程度等特质。  相似文献   

5.
健美操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美操教学中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其目的在于引发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凸现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健美操课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学科,也在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进而塑造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否定词语及用法、否定对象和否定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并总结出英语和汉语在否定形式上的差异及规律,可供学习者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201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到2017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创新”一度成为关键词,频频亮相各种场合,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似乎一夜间席卷了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8.
况冬生 《新食品》2010,(1):26-26
企业的发展总有高有低,所以在起伏中企业常常需要进行自我审视,以重新规划发展方向及发展策略,不过实际上许多企业在自我评价时很难真正做到客观公正,毕竟要否定自我需要太大的勇气。但是企业要走正确的道路。绕不开也避不掉自我否定这样一个环节,也只有善于进行自我否定的企业,才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更快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整个社会的趋势就是调整、重建、创业和创新,整个社会都渴望新思想、新技术,都需要创新和创业精神。社会即如此,企业也是如此,企业的成长蜕变也同样需要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就像凯越集团,在10年间,从眼镜行业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发展成为如今的眼镜行业综合供应商,正是靠着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一.什么是凯越集团的"两创精神"凯越集团的"两创精神"是指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代表着凯越人不断为实现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中提剖:安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探索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以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为参照确定损害赔偿额度,完善诉讼证据规则、证据披露以及证据妨碍排除规则。探索建立非诉行政强制执行绿色通道。研究制定商业模式、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弘扬企业家精神,对处于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关键时刻的印刷产业至关重要。1.企业家具有产业情怀。他们一旦投身于所钟情的产业,就会执着追求、孜孜不倦,竭尽全力地推动发展和变革。他们不会为了赚钱而不断飘忽,相反,会坚守自己的抉择。有些企业家,可能终身只做一件事情。2.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他们能够敏锐地洞悉市场变化,善于把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新衣     
在设计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一直在持续,从元素到精神,从具象到抽象,各种表达方式层出不穷,尝试创新的设计者不断地为文化套上一层又一层新的外衣。  相似文献   

13.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简要回顾了我国古代纺织服装业的企业家精神,然后结合当今我国纺织服装业的时代特点,归纳出企业家精神的构成要素。进而指出企业家精神的重要作用。最后,对培育我国企业家精神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间,一个名为《浙商的22条军规》的帖子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并引发热议。浙商,这一被吴敬琏盛赞为“中国企业家精神最突出”的群体,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乱世需要英雄。萧条的态势需要一方振兴剂,舆论需要英雄。公司裁员,企业破产、老板跑踏,各种消息基嚣尘上,人们开始召唤企业家精神的回归,公众需要英雄。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要树立创新和实践意识,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创建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拓展其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要求,教师应具有团队精神,科学地把握教师素质提升的发展与机遇。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眼镜市场国际化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竞争的空前加剧,对于中国眼镜企业创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企业家,切不可沉湎于过去或现有的成功,而必须在新的起点上进行新的创新,为此,就必须不断地扬弃过去,超越自我,在营销战略上进行调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就是要适应世界  相似文献   

17.
龙狮运动是我国民间艺术的结晶,它深受国人的喜爱;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社会竞争不断激烈,人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需要升华的大环境下,目前,中职生既要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又要面对未来的就业压力,龙狮运动对于学生团结向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塑造,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形式。它在积极塑造学生体魄的同时,又贯彻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又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也是激发学生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8.
韦兰女 《轻工机械》2005,23(2):116-116
在韩国,一名真正的企业家是非常受人尊重的。韩国人都懂得,“正是千千万万个企业家所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推动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什么是企业家精神?韩国高丽大学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回答说,在韩国就是要求企业家“树立一种建设国家经济意识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作为一个企业家,这种精神是不能违背的。  相似文献   

19.
正印刷行业需要一批拥有企业家精神的"舵手",带领我们这个行业冲破重重困难,走向新的未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要获得成功,必须过三个关,第一市场有需求,第二技术要过关,第三要有市场竞争力。制造业的创新取决于大环境,即整体工业水平。打个比方,第一阶段是菜园子,什么东西都可以有,但要自己亲力亲为。第二阶段是菜市场,东西是有的,但需要自己拿回去加  相似文献   

20.
周明俊 《广西轻工业》2010,26(8):196-19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人潜能的需要,是体育融入教育大潮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创造能力的核心。然而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文章就影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