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采用25 m分辨率的DEM并收集多年洪水位、潮位数据,以保证源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结合研究区地貌特征和水系分布,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工具采用种子蔓延法进行了有源淹没分析计算,得到淹没区范围和水深分布图.结果表明:淹没区主要分布在水库和河流下游的冲洪积平原和海积平原,淹没面积共318.08 km2,占全区陆域面积的18.6%.洪水淹没深度为0~7.6 m.以水库为种子点的淹没区域较大,淹没水深自种子点到海岸线逐渐增大;以河流为种子点的淹没区域呈带状分布,淹没水深自河流中线向两侧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5.
基于DEM的三峡区间洪水淹没范围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栅格型数字高程模型,采用VC 6.0和MapObjects进行三峡区间的洪水淹没模拟,包括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预处理、矢量与栅格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无源淹没和有源淹没分析模拟。应用结果表明:洪水淹没区范围可以准确计算,洪水淹没过程的动态可以清楚地图示,这为灾情评估和防洪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城市面临着台风、暴雨、高潮位和上游下泄洪水叠加的“四碰头”复合极端风暴洪水的严重威胁。构建了大气-海洋-陆地相耦合的一体化数值模拟系统,实现了上海市“风”“暴”“潮”“洪”多灾种复合情景的极端洪涝淹没模拟,并验证了耦合方法的有效性,为复合风暴洪水的一体化模拟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在9711台风影响下,模拟了1998年堤防升级改造后淹没面积(水深>0.2m)比改造前减少了62%,表明沿海沿江堤防设施建设在上海市防台防汛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复合极端风暴洪水的有效模拟可为财产保险和未来市政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9.
一种基于DEM的洪水有源淹没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是洪灾损失评估和防洪决策的核心环节,现已成为GIS在水利应用领域的研究前沿,洪水淹没模拟分为有源淹没和无源淹没两种情形,针对有源淹没的递归算法占用计算机资源较多,容易造成系统堆栈溢出,导致程序崩溃等缺陷,丈中提出了一种计算洪水有源淹没范围算法:堆栈节点遍历算法:其以.NET为编程基础平台,在GIS技术的基础上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格网模型进行洪水淹没分析一通过与原有的递归算法对比,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最后成功应用在“南昌洪水淹没分析系统”中,对促进防洪减灾的信息化建设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地理信息系统系列工具软件为开发平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可视化技术,设计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为政府部门进行城市震前、震时、震后的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辅助工具,为提高城市综合防震能力提供有效手段。文章采用了系统化设计思想,阐述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并详细介绍了基础数据库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3.
建立基于GIS的城市工程地质信息系统是城市地质数据管理和综合利用的最佳途径,文章从系统功能设计、总体结构、数据集内容、软硬件的配置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最后根据实例提出了系统实施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又是重要的水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对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2010和2011年衡水市区内生态水(景观水)、暴雨路面积水和天然雨水的水质状况的分析研究,为开发和利用城市雨洪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北江“94.6”洪水模拟及调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北江流域概况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支流,整个流域呈扇形,地势北高南低,飞来峡以下地势较平坦,进入堤围区。三水站以上干流全长468km,流域面积46686km2。流域降雨主要是4~6月的锋面雨,其次是7~9月的台风雨,年降雨量在1300~2400mm之...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