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矿井地质类型划分即矿井地质条件分类,在煤矿安全生产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1-2],结合矿方以往地质成果和矿井生产实际,井田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为简单,井田煤层稳定程度评价为简单,井田瓦斯类型为极复杂,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复杂,结合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瓦斯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和其他开采地质条件等,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提出了东曲矿地质类型划分为极复杂型的结论,为矿井制定采掘计划、选择采掘方法提供了基础资料,促进了矿井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基于五阳井田瓦斯基础参数测试资料、采矿资料、矿井地质资料等,并结合实际地质条件,研究了煤变质程度、地质构造、围岩、煤层埋深、水文地质等主要地质因素对井田3号煤层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奇 《煤炭技术》2018,(3):135-136
瓦斯问题长期制约着白皎煤矿的安全生产,基于此特开展白皎井田瓦斯地质赋存规律研究。深入研究分析了白皎井田瓦斯地质赋存规律控制因素,对地质构造、煤层上覆基岩厚度、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煤层厚度及结构变化、煤质、岩溶与陷落柱等控制要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sufer软件编制了矿井瓦斯地质图,进而得出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4.
根据寺家庄矿井的井田基本情况,总结井田内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详细说明矿区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对以往的水文地质和防治水工作进行综合评述。详细叙述井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其水力联系、矿井充水因素以及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5.
沈国栋  高为 《煤炭技术》2012,31(8):126-128
以郭官煤矿矿区井田的矿井地质、水文地质、煤系地层等地质特征为基础,分析了矿区煤层古地理条件、开采水文地质条件、瓦斯、煤尘等因素对煤矿开采的影响;研究了煤层顶底板稳定性等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对煤矿开采带来的问题。为矿区今后正确地估价开采地质条件和确定开采规模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和瓦斯地质赋存规律,可为超前进行瓦斯防治、有效控制煤矿瓦斯突出事故、遏制重特大瓦斯突出灾害提供技术依据。介绍了鹤煤二矿矿井基本情况,通过对矿井瓦斯地质特征、井田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矿井瓦斯变化的地质因素,得出瓦斯地质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7.
芦岭煤矿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芦岭煤矿井田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主采煤层特点和应力场等对瓦斯地质特征的控制作用,分析了瓦斯分布特征和瓦斯涌出量及其地质控制,得到煤与瓦斯赋存和突出预测规律,可为治理矿井瓦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质因素对井田瓦斯涌出影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小楼井田30多年来煤层瓦斯资料收集整理,对瓦斯赋存特点及涌出规律进行总结,最终结合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矿井地质条件变化是形成本井田瓦斯赋存特点的主要原因,也是构成局部地点瓦斯喷出的关键所在。同时对井田深部瓦斯涌出规律进行地质分析,对深部瓦斯治理与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分析矿井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矿井瓦斯实测参数和实验室测试,运用瓦斯地质理论指出丰汇井田的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是影响丰汇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5,(11):141-144
根据鑫基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将井田划分为4个瓦斯地质单元。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结合煤层瓦斯含量多源分析方法,研究了鑫基井田内不同地质单元的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规律,并指出煤层埋深、井田大型断裂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是影响2#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黔西织纳煤田戴家田井田的含气特征及控气地质因素,根据依据大量的煤田地质勘探资料及实验室测试分析数据,探讨了研究区控气地质因素对煤层气含气量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诸多地质影响因素中,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煤层埋深及灰分含量是控气的主要影响因素,含气量与煤层埋深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灰分含量成负相关。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对含气量均有着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瓦斯地质单元的合理划分是矿井瓦斯分区分级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正确认识井田瓦斯赋存特征的依据。以瓦斯指标为主的传统瓦斯地质区划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瓦斯的波动,尤其是对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瓦斯预判结果失真,从而导致瓦斯事故频发。在分析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区域构造演化的基础上,运用构造地质学、瓦斯地质学等理论与方法,以地质构造定量评价为基础,提出以构造等性块段法来划分井田构造分区的方法,采用块段构造指标分别描述不同地质块段构造复杂程度,建立地质构造自然边界和人工边界来区划不同瓦斯地质单元方法。以城郊井田为例,选择断层、褶皱、岩浆侵入3个地质指标对井田构造复杂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了瓦斯区划应用研究。结果显示:运用该方法可以对复杂地质条件下不同瓦斯地质单元进行较准确划分,城郊井田共划分出5个相对独立的瓦斯地质单元,分别研究了5个单元的瓦斯赋存特征。  相似文献   

13.
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评价10煤底板突水危险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临涣矿区的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 ,用模糊数学方法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选取含水层水压、隔水层厚度和地质构造三个因素作为聚类指标 ,建立模糊相似关系等 ,将矿区 10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分区 ,这对于10煤安全开采和水害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文杰 《中州煤炭》2020,(1):21-24,29
针对传统纸质瓦斯地质图存在难以保存、数据利用率低、难以真实反映矿井瓦斯地质动态变化等问题,探讨分析了现阶段瓦斯地质图编图方法。提出了基于SuperMap的矿井瓦斯地质图动态编图技术思路,设计了软件系统功能结构,并构建形成了瓦斯地质动态分析系统数据库。基于SuperMap GIS服务平台,采用C#语言二次开发形成矿井瓦斯地质动态管理系统。通过在阳煤五矿的应用显示,实现了矿井瓦斯地质资料的高效利用,为矿井经济、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5.
瓦斯是气态地质体,是地质成因的产物,地质构造和含煤地层的历史演化控制了煤层瓦斯的生成条件和保存条件。文章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郭二庄矿瓦斯地质特征,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及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初步总结了煤层瓦斯地质规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目前的低瓦斯矿井极可能升级为高瓦斯矿井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辛宪耀  李瑞菊 《陕西煤炭》2012,31(1):112-113,97
通过对长平煤矿地质构造和控制特征分析研究,分析了影响矿井瓦斯地质的因素,从而搞清井田范围内煤层区域的瓦斯地质规律,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瓦斯地质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矿井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工作管理体系、瓦斯地质规律的探索和实践、瓦斯治理预警体系和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内容等方面论述了瓦斯地质预测预报在矿井瓦斯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家沟井田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的分析,根据该矿的矿区区域构造演化特征,结合瓦斯地质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其瓦斯分布规律,得出埋藏深度控制着煤层的瓦斯含量,以及突出主控因素为构造应力,最终为马家沟矿瓦斯突出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9#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依据实际瓦斯地质资料,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研究了区域和井田构造控制特征;对煤与瓦斯突出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坪湖矿煤与瓦斯突出的特征;分析了区域演化、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煤厚及其变化、煤质、矿井构造和采掘因素等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与控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顶底板岩性、煤厚及其变化、采掘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有重要影响,而断层构造控制着突出的发生和分布规律。因此,根据煤层瓦斯地质条件变化实现突出危险程度区带划分,从而更好地指导矿井的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为类似条件下的煤矿分区分带治理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一种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