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我国聚丙烯市场 1.7.1供需状况 2005年我国PP产量为523万t,同比增长12.3%(见表6)。2005年我国进口PP302.33万t,出口2.25万t,表观消费量822.98万t。截止2005年底,我国有聚丙烯生产企业90多家,生产装置共有90多套,总生产能力约为545万t/a,约占世界PP总生产能力的12%,其中,连续法PP生产装置有37套,生产能力合计超过420万t/a,约占国内PP总生产能力78%;间歇式生产装置有54套,生产能力合计为120万t/a,约占总生产能力22%。2005年产量超过10万t的企业有18家,其生产能力达到357.3万t/a,占全国总生产能力545万t/a的65.6%。1995-2005年,我国PP消费以年均17.59%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电子、电气行业正在快速发展 ,汽车工业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市场对聚甲醛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近年来年均需求增长率已超过 2 5 %。国内需求几乎 10 0 %依赖进口 ,因此大力发展聚甲醛工业已刻不容缓。我国聚甲醛消费量从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的 2 0 0 0~30 0 0 t提高到 90年代初期的 (1~ 2 )万 t/ a经历了 15年 ,而从 (1~ 2 )万 t/ a发展到 90年代中后期的 4万 t/ a,仅用了5年 ,目前国内聚甲醛年消费量约在 5万 t。由于国内产量较小 ,我国聚甲醛大量依靠进口。我国聚甲醛生产厂家已建成并投产的只有上海溶剂厂和吉化石井沟联…  相似文献   

3.
1.4 我国聚丙烯产需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PP生产态势良好,全年产量达到426.8万t,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增长13.8%。2003年我国PP进口量为273.4万t(其中一般贸易方式进口量为113.3万t,占41.46%;来、进料加工141.8万t,占51.87%),PP出口量为1.19万t,2003年我国PP表观消费量为699万t。2003年中石化集团公司PP产量为291万t,其中股份公司PP产量为216.7万t。今年开局,我国PP产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1月份PP月产量达到37.5万t,同比增长7.1%。预计全年产量有可能超过470万t。而消费量将达到约730万t。  相似文献   

4.
按照 2 0 0 0~ 2 0 10年国民经济以年均 7.0 %的速度增长 ,并考虑到我国消费结构将发生的变化趋势 ,专家预计 ,2 0 10年我国对乙烯需求量约为 (170 0~ 180 0 )万 t,比 1999年增长 85 %。对与乙烯相关的下游产品五大合成树脂的需求量约为 3 5 0 0万 t,比 1990年增长 6 0 %。对合成纤维需求量约为 (80 0~ 10 0 0 )万 t,比 1999年增长 5 0 % (以高限计 )。对六类合成橡胶需求量约为 16 0万 t,比 1999年增长 6 0 %。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石化产品的总需求十分强劲 ,未来我国石化产品生产大幅增长的潜力将十分巨大2010年我国石化…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化工信息报道,2005年我国丁二烯共有生产企业17家,总生产能力为110万t/a,产量101.3万t,表观消费量为117.5万t,供需基本平衡。2006年随着中海壳牌14.5万t/a和蓝星公司(天津)3万t/a丁二烯装置的相继投产,我国丁二烯总生产能力达到128.5万t/a,国内自给率进一步提高。预计2010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40万t-270万t,而届时需求量约在200万t左右,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到2000年底,我国PP的生产能力已达319.55万吨/年,在合成树脂中生产能力中名列交茅,产品产量已突破300万吨大关,在合成树脂中位居榜首,我国PP树脂的表观消费量增长更为迅猛,由1995年的222.5万吨增长到2000年的483.32万吨,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速度16.8%,国产PP树脂仅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66%,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2005年PP树脂的需求量将达到700万吨。近几年来,从国产PP品种的生产情况看,连续法生产装置的PP树脂品种仍然以挤出扁丝料为主,2000年的产量占连续法PP总产量的54.5%,其次是纤维料占15.4%,以下为薄膜料(占15%),注塑料(占13.7%),涂覆料(占0.4%)。为了适应我国PP市场需要,国内树脂生产企业自1997年开始加大了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即减少通用牌号产量,增加专用牌号产量。  相似文献   

7.
�й���Ȼ����������Ԥ�⼰��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东 《天然气工业》2003,23(4):124-126
供需发展趋势预测   1 需求量预测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能源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预测 (宋武成 ,2 0 0 0年 ) ,到 2 0 10年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18~ 2 0 )× 10 8t标煤 ,2 0 2 0年为 (2 2~ 2 5 )× 10 8t标煤。到 2 0 2 0年预计石油需求年增长率为 3.8% ,届时年石油需求量为 4 .4× 10 8t。石油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维持在 2 0 %左右 (国际能源署 ,2 0 0 0年 )。天然气需求量预计年平均增长率为 11.7% ,从 2 0 0 1年的 30 0× 10 8m3 增加到2 0 2 0年的 2 2 0 0× 10 8m3 左右。2 产量增长趋势预测(1)产量增长…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酰胺的生产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国外聚丙烯酰胺的生产及消费情况目前世界上聚丙烯酰胺的总生产能力约为 5 5〔10 4t/a,总产量约为 5 0〔10 4t/a ,美国、日本、欧洲是聚丙烯酰胺的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75 %。国外聚丙烯酰胺的主要消费领域是水处理和造纸业 ,其用量占总消费量的 80 %以上。各国聚丙烯酰胺的消费结构有所不同 ,美国和西欧的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水处理 ,在造纸业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而日本的聚丙烯酰胺则主要用于造纸工业。2 国内生产消费及市场分析196 2年上海天原化工厂建成我国第一套聚丙烯酰胺生产装置 ,生产水溶胶产品。…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我国乙烯产量超过了1 500万t,达到1 544.94万t,同比增长2.97%,其中传统的石油路线制烯烃乙烯产量达到1 517.25万t,占我国乙烯产量的98.2%;非油原料制烯烃的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乙烯产量为27.69万t,占我国乙烯产量的1.8%。据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统计,至2013年底我国乙烯总生产能力已超过1 700万t/a,达到1740.5万t/a(不含东方乙烯15万t/a,因东方乙烯从2012年9月开始停车至今)。能力的增长主要来自采用自主开发  相似文献   

10.
己二酸最大的用途是制造尼龙 6 6 ,它占其总产能的73%。尼龙纤维占其总市场的 4 7% ,尼龙树脂占 2 6 % ,非尼龙部门占 2 7% ,其中聚氨酯是最大的用途 ,其他用途为增塑剂、树脂、涂料和聚酰胺 4 ,6。己二酸也用于生产湿式增强树脂 ,用于制取造纸化学品和合成润滑剂及润滑脂。供需和生产能力 全球己二酸能力 2 .8Mt/a,欧洲能力约 1.10Mt/a。欧洲占世界消费量约 35% ,欧洲生产量由 2 0 0 1年 850kt/a增加剂 2 0 0 2年 90 0kt/a。表 1为世界主要的己二酸生产能力。预计今后几年全球己二酸需求年增长率为 4 %~4 .5% ,非尼龙应用领域增长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来自上海口岸的信息显示 ,国内市场聚乙烯需求持续大幅增长 ,预计今年关税下调将进一步刺激聚乙烯进口。据上海海关统计 ,2 0 0 2年 ,上海口岸共进口聚乙烯1 11Mt,比 2 0 0 1年增长 2 2 1% ;进口金额 6 5 5亿美元 ,增长 8 5 %。今年 1月份的进口量达 0 15Mt ,同比增长1 0 5倍 ;进口金额 96 2 5万美元 ,增长 1 37倍。 2 0 0 3年 ,我国聚乙烯进口关税降至 12 9%。据了解 ,国内市场近年聚乙烯消费年均增长都在 19%以上 ,其中塑料行业的需求年均增长 9%。去年 ,我国进口的聚乙烯平均价格比2 0 0 1年下降了 10 6 %。但近期受全球石油价格上…  相似文献   

12.
白颐 《油气世界》2007,(5):5-13
一、我国能源多元化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1.目前我国能源的生产和消耗状况 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1亿吨,同比增长4.3%;进口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5.9%,进口量约占消费量的42.4%;原油加工量为3.0亿吨,同比增长7.2%,供求矛盾和市场风险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原油探明储量仅占世界的1.4%,属缺油国家。  相似文献   

13.
国内苯乙烯生产始于50年代中期,80年代以前发展缓慢。近10年来,我国苯乙烯生产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到1999年,全国共有13个苯乙烯生产厂家,总生产能力为85.6万t/a,产量约62.5万t。2000年的产量预计达到75.9万t,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4.
崔小明 《石化技术》2005,12(3):17-17
目前.我国苯乙烯的生产企业有12家,总生产能力达到1.109Mt,约占世界总产能的4.3%,其中有7套为引进装置,产能合计为669kt/a,约占国内总产能的56.2%,2004年产量为985.7kt,比2003年增长约4.0%,1999-2004年产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7%。其中,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产量为466.6kt/a,约占总产量的47.3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产量为324.1kt/a,约占总产量的32.88%。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全球需求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1 .97Mt,其中 ,北美占 35 % ,西欧占 2 7% ,日本占 1 9% ,亚洲 (除日本外 )占 1 5 % ,其他地区占 4%。2 0 0 2年由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需求增长 ,世界MMA的需求也回升。预计到 2 0 0 6年 ,MMA需求的年增长率为 3%~ 5 % ,亚洲是潜在的增长最快的地区 ,预计需求的年增长率为 5 %~ 7% ,中国和韩国将是增长最快的市场 ,年增长率将达 8% ,而北美为 3.1 % ,欧洲为 2 .4%。到 2 0 0 4年 ,需求将超过 2 .1 0Mt/a ,目前生产能力近 2 .5 0Mt/a。新建的MMA装置已有规划 ,Lucite国际公司 (原Ineo…  相似文献   

16.
吴欢 《石油商技》2007,25(2):30-36
近年来,全球润滑油产量和消费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4%,润滑油需求总量增长平缓,需求量基本在每年3 800万t左右。其中,船用油在润滑油消费结构中约占5%,船用油每年消费量在190万t左右。根据预测,2004-2008年,全球润滑油需求的平均增长率约为2.2%,2008年需求量将达到4100万t,船用油需求量将达到210万t。根据初步计算,在国内船用油市场上,中高端市场容量在15万t左右。船用润滑油主要包括船用气缸油、船用系统油,船用中速机油及其它小品种油。气缸油主要用于大型十字头低速柴油机活塞与气缸套之间的润滑,船用系统油主要用于大型十字头低速柴油机曲轴箱的润滑,船用中速机油用于船用中速筒状活塞柴油机的润滑,这三大类船用油占船用润滑油总量的90%~95%。其它为小品种油,包括汽轮机油、液压油、冷冻机油、齿轮油、压缩机油、导轨油、尾轴管油等,约占5%~10%。本文介绍了船用润滑油的选用原则和依据,并就船舶各部位所使用的润滑油进行了推荐。  相似文献   

17.
《焊管》2000,23(4):18
据有关部门披露 ,2 0 0 0年我国油田总进尺约 16 0 0万米 ,按每米进尺用管 5 4.32 kg计算 ,需消耗各类油井管 85万吨 ,其中套管约 6 0万吨 ,油管 2 0万吨 ,钻杆 5万吨。石油套管是油田专用管材的主要品种。近年国内产量不断增长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仅天津钢管公司年产就达 32万吨。宝钢、宝鸡、成都等都有相当的套管生产能力 ,石油套管在国内油田唱了主角。但目前国产套管尚不能完全满足油田需要 ,进口量仍居高不下 ,2 0 0 0年国内套管采购量仅 35万吨 ,油田利库 15万吨 ,仍要进口 10万吨。1999年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 ,石油管材市场不景…  相似文献   

18.
《润滑油与燃料》2005,15(5):28-29
英国(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润滑脂市场由7家主要的石油公司控制,总生产能力超过10万t/a。前20年内,英国润滑油需求达到3.8万t/a,能力超过需求,现在市场为1.8万t/a。由一些主要的石油公司供应50%,其余50%由独立生产商供应。英国现在至少有11家独立生产商生产润滑脂,总能力超过2.5万t/a。英国1.8万t/a润滑脂市场占欧洲润滑脂总市场约17%~18%。  相似文献   

19.
聚乙烯发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市场评述 1.1全球概况 2005年全球聚乙烯产量达到约6100万t,同期的世界生产能力为7327.5万t,平均生产能力利用率为83.4%。基于上一个五年(2000-2005)4.6%的年均增长以及预期的北美和欧洲经济的恢复,SRI Cousulting预计全球聚乙烯消费量在下一个五年(2005-2010)将增长4.7%/a左右。全球供需平衡显示,增加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间有部分重叠,到2010年预计开工率将下降6%。根据SRI Cousulting统计,世界PE市场的发展情况见表1-5。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国外氯碱工业概况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世界氯碱工业逐渐开始复苏。 1985年世界烧碱生产能力约4400万吨,产量为3550万吨,比1984年增加50万吨。预计今后世界烧碱需求量将以2~3%的速度增长,增长最快的将是发展中国家。1995年预计拉丁美洲将增长3倍,中美洲将增长5倍。 1.烧碱产量主要国家近年烧碱产量见表1。美国烧碱产量仍居世界首位,其产量约占世界烧碱总产量的25%,我国居第五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