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性辐射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监督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评价的重要个人剂量依据。根据国家《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我县从1991年开始进行该项监测,本文着重对1991年4月14日至1992年4月14日一年的监测结果作一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 1.对象:我县所有从事医用诊断x线机、工业探伤机及其他射线装置的工作人员(包括兼职放射工作人员)为个人剂量监测的对象。由于透环用x线机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不稳定,未列入这次监测  相似文献   

2.
20世纪 5 0年代开始 ,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至今 ,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体系。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主要目的是为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我国于 2 0世纪 80年代起全面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从 1987年起 ,金坛市卫生防疫站依据《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 5 2 94-85 )和《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规定》 ,对医用类放射工作人员、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现对 1993~ 2 0 0 2年个人剂…  相似文献   

3.
苏州市现有工业X射线使用单位37家,涉及的工业X射线工作人员379人。自1998年以来,苏州市独立完成全市范围内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历年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市工业X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发生了明显变化。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太钢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太原市钢铁厂(下称太钢)从1998年起开始对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进行监测,通过10几年的监测,给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了一系列科学依据,使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逐年降低,为评价1998年以来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降低程度,笔者对1988、1993、1998年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 太钢从事放射工作的有3类,即医用X线诊断、工业X射线、工业γ射线。其中1988年共计110人,1993年139  相似文献   

5.
2000~2004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4年,对黑龙江省3 08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涉及的放射工种有医用诊断X射线、放射治疗、核医学、工业探伤.同时对不同年份、不同工种、不同级别医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外照射个人剂量作了分析,按GB4792-845《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和GB5492-85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开封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受照剂量水平与评价安敬福于淑梅于风虎1.对象与方法根据放射卫生防护要求,我市从1988年开始个人剂量监测,其中1991~1995年监测1351人,包括医用诊断、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等放射人员。用热释光个人剂量仪,使用元件为...  相似文献   

7.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监测能较准确地提供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改善防护条件及诊断放射损伤提供重要依据。现将1992年~1997年度青岛市从事医用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以及工业探伤等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青岛市从事医用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及工业探伤等放射工作的人员。12 方法 测读仪器为FJ-377热释光剂量仪。测量程序为阶段性升温,预热温度120℃,恒温10s,测量温度为240℃,恒温10s。退火装置为FJ-…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的监测,是除工作场所的空气照射剂量率测试外,获得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剂量水平的另一有效手段。本文对1992—1997年度南京市从事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教学科研等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监测人数及监测比南京市1992~1997年度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应监测人员数为2427~3035人。实监测人员数为534~1019人,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监测比为33.66~21.17%,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见附表。则要】99…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离辐射技术在医学、工业、农业、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日益增多。为此 ,我们于 1987年以来对福建省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 ,本文就我省开展个人剂量工作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和对策作简要的介绍与分析。1 基本情况1987— 1999年全省应接受个人剂量监测的职业性放射工作人员的总人数为 2 96 78名 ,分别为从事医用诊断 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辐射加工、CT诊断等工作 ,而实际接受监测人数为 6 85 0名 ,总监测比为 2 3.1% (表 1) ,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情况见表 2。 1987…  相似文献   

10.
2018年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法对883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规范监测759人,其中7人年有效剂量超过调查水平,无超过年有效剂量限值者。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为介入放射学类人员,为0.75 mSv∕年;最低为X射线工业探伤类人员,为0.22 mSv/年。医用辐射类与工业辐射类放射工作人员,诊断放射学与核医学、介入放射学人员,X射线工业探伤与其他类(主要为核子秤、料位计、测厚仪等)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诊断放射学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综合三甲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十堰市放射工作人员整体受照水平较低,远低于国标限值。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郑州市1997-2001年度放射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5年度各年均剂量当量分别为2.58,1.74,1.92,1.72,1.70mSv。其中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放射治疗、工业探伤及其他工种历年来个人剂量均值分别为1.79,4.96,2.13,1.70,1.65mSv,年剂量当量<5mSv/a的占97.5%。在个人剂量监测管理中,核医学监测率高达66.0%-100%,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监测率为60%-80%,工业探伤监测率<60%。对放射职业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是评价辐射防护效果及辐射影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太钢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水平,评价放射防护设施和管理绩效。方法采用胸章个人剂量计,对四个年度不同放射工种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的年人均剂量当量1998年以后比1993年以前显著下降;超过5 mSv*aˉ1剂量当量的人数明显减少;医用X射线诊断工种受照剂量明显高于工业γ射线工种。结论太钢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未超过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工作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沙市市放射工作人员七年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提供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水平,对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了建立放射人员剂量档案,提高放射卫生防护管理水平,我们市根据卫生部颁发《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从1986~1992年历时七年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现将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监测放射科医师个人剂量当量,评价与分析放射防护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对放射科诊断工作人员X射线诊断接诊人次、诊断环境有无不合格监测点、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诊断人员与传统放射诊断人员TLD值比较等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放射诊断工作人员X射线诊断接诊人次与其TLD值无相关性(r=0.066),诊断环境有无不合格监测点其放射科医师的TLD值比较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t=2.45,P<0.01),CT诊断人员与传统放射诊断人员TLD值比较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t=1.671,P>0.05).结论本文认为影响放射科医师个人剂量当量的主要因素是放射防护设施,加强放射卫生预防性监督、监测是减少放射科医师X射线受照剂量的关键;X线诊断接诊人次量估算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方法似不够妥善,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TLD元件开展个人射线剂量当量监测为宜,以正确评价放射诊断工作人员X射线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平谷区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北京市平谷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加强和改善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Excel等软件对个人剂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9~2004年平谷区个人剂量监测率逐年提高;1999~2002年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5mSv,所有工业探伤和核仪表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5mSv,X射线诊断操作人员中>5mSv的人数仅占监测总人数的0.5%。结论平谷区放射防护安全可靠,但应重点加强介入放射学操作和室外现场工业探伤的放射防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金山区2010—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情况。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对金山区2010—2013年接受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监测。结果金山区2010—2013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1 159人次,4年总体剂量当量为0.882人/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761m Sv/a,年剂量低于2m Sv者占总监测人次数的95.43%,4年内无一人年剂量超过20m Sv。在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中,从事X射线工业探伤和X射线诊断的人员的集体剂量当量和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538人/Sv、0.290人/Sv和0.813m Sv/a、0.751m Sv/a,二者是集体剂量的主要贡献者。结论近4年来,金山区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总体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均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年剂量限值,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工业探伤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卫生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可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按照国家标准[1] 方法 ,杭州市于 2 0 0 0年对本市 6 42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个人剂量监测。1 仪器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 杭州市、区、县医疗单位从事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 5 5 2人 ,工业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 90人。1 2 监测仪器 TGD -3型热释光剂量仪 (北京防化研究院生产 ) ;FJ -4 11热释光退火炉 (北京核仪器厂生产 ) ;LiF(Mg ,Cu ,P)粉末制剂量探测器 (北京防化研究院提供 )。1 3 方法 TLD…  相似文献   

18.
朱旭  杜成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6):692-694
目的 评价昆山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年剂量当量水平。方法 选择昆山市内所有从事放射工作的医务人员及工人,参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要求进行监测。结果 我市放射工作人员5年人均年剂量当量为(0.53±0.02)mSv/a,医用X射线诊疗和X射线工业探伤类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水平较高。放射危害管理有待进一步合理化。结论 虽然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剂量当量逐渐降低,但工业用X射线探伤的人均年剂量当量为最高,而从事医用X射线诊疗的人数近些年增长较快,因此今后我市放射管理和监测的重点工种为医用X射线诊疗和工业用X射线探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和掌握淮安市放射防护现状,为预防和控制职业性放射病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依据国家放射卫生标准开展主动性监测工作,主要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防护性能监测和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监测。结果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防护性能监测合格率为95.5%,放射工作场所防护监测合格率为98.9%;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所有受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低于2m 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751 m Sv,介入放射学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0.833 m Sv);放射工作人员辐射效应监测结果显示,辐射相关指标异常率核医学岗位最高(28.6%)。结论各哨点单位放射防护基本良好,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切实贯彻执行各项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关注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岗位的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山西省1995-1997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 按照GB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结果 放射工作人员年均剂量当量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工业探伤工作人员的年均剂量相对最高。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乡、镇级医院年均剂量当量相对较高。结论 应改善基层医院医疗设备和工作条件,提高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