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龚家方4号斜坡位于三峡库区巫峡段龚家方崩塌下游1.5 km,鉴于其地质条件与已崩塌的龚家方斜坡类似,其失稳亦诱发涌浪灾害。通过对该斜坡详细调查以及专业仪器监测和室内试验等手段,对其变形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该斜坡变形以层间剪切、坡面拉裂、倾倒变形为主。监测数据表明,目前斜坡仍处于变形阶段。影响该斜坡稳定性因素为岩性特征、地质结构、水体作用,其中库水和水岩作用为主要因素,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库蓄水坝址区边坡变形稳定可对水电工程产生困扰和影响,分析并查明枢纽区岸坡变形破坏的类型、规模、分布差异对水电工程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白龙江某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方法对其枢纽区基本工程地质条件、岸坡结构类型、岸坡不良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从地形地貌、岩性特征、岩体结构、岸坡应力场等方面总结出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岸坡结构变形破坏形成机理。研究表明:顺向河谷中,发育有层状同向结构岸坡、层状反向结构岸坡、层状横向结构岸坡及层状斜向结构岸坡4种类型;左岸不良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小但发育有大规模滑坡和变形体,右岸不良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大但多为小型倾倒体和松动体;枢纽区内岸坡呈现出剪切-滑移型、倾倒弯曲型、拉裂型变形破坏特征;岸坡结构变形破坏受岸坡  相似文献   

3.
溪洛渡库区星光三组岸坡发生了严重的倾倒变形破坏,由原本的顺层斜坡变为反倾边坡,像星光三组这类特殊的倾倒变形体由于其成因机制与常规的倾倒变形体不同而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详细描述了星光三组变形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形破坏特征,并基于数值模拟对该倾倒变形体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星光三组岸坡岩层呈现软硬互层的薄层结构,该结构为倾倒变形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构造作用与金沙江的快速下切分别为变形体的形成提供了高水平地应力与地形条件;溪洛渡库区星光三组岸直倾倒变形演化过程可划分为卸荷变形、时效变形、灾变失稳3个阶段。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库岸塌岸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塌岸导致沿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对当地的经济及环境产生影响,故对库岸的塌岸机理及防治措施应重视.三峡水库的蓄水运行,大大改变了库岸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岸坡的稳定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总结库区的主要岸坡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峡库区几种典型的塌岸模式机理:侵蚀-剥蚀型、坍塌型、滑移型、崩塌型.针对岸坡的不同物质构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给库区库岸塌岸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介绍阿海水电站库岸岸坡结构类型及分布状态,对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和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库岸稳定程度分类标准和地质特征,将水库分为7个库段,评价其稳定性及所属岸坡类型,为护岸工程预测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库岸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其变形往往和自身蠕变特征关系密切。文章以辽宁省白石水库右岸岸坡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岩耦合以及岸坡蠕动特性,利用DDA方法从变形量、变形形态以及变形过程等方面对岸坡倾倒变形进行研究,结论显示利用DDA方法获得的计算结果与现场观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该方法可以用于水库岸坡倾倒蠕动变形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水库蓄水后库岸变形破坏是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库岸变形、失稳将对库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和枢纽建筑物安全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因此正确预测蓄水后水库岸坡变形破坏的规律和稳定性,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水库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锦屏一级水库自2012年11月底蓄水以来,发生了大量规模不等、类型不同的岸坡变形破坏。在对岸坡变形破坏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岸坡结构等方面分析了岸坡变形破坏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发展演化规律。相关结论可为制定防灾减灾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也可为类似的高山峡谷型水库岸坡变形破坏预测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8.
岩体结构对三峡库区岸坡变形失稳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三峡库区114个高陡危岩及崩滑体的调查,总结了高陡岸坡变形失稳主要表现为沿结构面滑动、倾倒、弯曲等3种形式,分析表明,一定的岩体结构可能对应一定的失稳模式。滑动模式、倾倒模式、弯曲变形模式均有自身典型的岩体结构特点。野外调查发现,一定的结构面变化可能引起失稳模式发生变化或者复合。以神女峰至孔明碑一带的库岸为例,分析了该库岸坡结构和失稳模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岩层产状的变化,该段岸坡的变形失稳模式以滑动式→板裂-滑动复合→板裂倾倒式进行变化。同时,采用离散元概化模型模拟分析了节理化岩体中小型结构面组合对累进性变形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万家中型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推荐段坝址岸坡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根据岸坡地质结构特征和库岸变形破坏特征,对岸坡稳定性进行了分类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稳定条件好库岸累计长占总长的36.7%,稳定条件较好库岸占总长的59.2%,稳定条件较差库岸占总长的4.1%,库岸稳定整体较好,根据库岸稳定性进一步分析了水库蓄水后形成BT1和BT2崩塌堆积体位置、地质特征、塌岸量及稳定性情况,为水库修建及后期水库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从而避免对坝址、库尾居民和农田造成影响,造成水库淤积。  相似文献   

10.
水库蓄水后将引起库区岸坡的变形和再造。为了研究其塌岸类型及规模,通过对库区重点岸段的详细地质调查,总结了白龙江某库岸段存在三种主要塌岸模式。并针对不同的塌岸模式和岸坡结构等,预测合理的参数来对各库岸段塌岸规模进行计算,得出极限平衡法更适用于滑移型破坏模式的库岸,佐洛塔廖夫法和类比图解法预测的塌岸结果相接近,卡丘金法整体偏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时空演化特征,以硝洞槽岸坡为研究实例,首先在工程地质资料调查分析基础上对岸坡进行倾倒变形空间分区分析,然后基于地表位移监测资料分析岸坡不同区域倾倒变形随时域变化特征,最后对地表离散位移监测点采用距离反权重插值法得出岸坡倾倒变形位移演化云图,综合分析岸坡倾倒变形时空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岸坡前部以水平变形为主,后部以垂直变形为主,岸坡整体变形受控于前部水平变形;(2)岸坡中部条带区域变形控制着岸坡整体变形演化过程,岸坡整体变形滞后于岸坡中部变形,中部条带状变形区位移的增加会诱发后期岸坡整体位移的增加,推断该带状区为倾倒变形锁骨段。  相似文献   

12.
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库区水位在30 m范围内周期性波动,将引起地下水位变化和库岸再造,对土质岸坡和岩质岸坡产生不利影响。确定岸坡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是评价岩土体稳定性的重要内容,采用传统方式在库区 5 311 km 的大范围内开展调查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借助遥感技术,利用泥沙指数 SI 提取试验区相对泥沙浓度,并对泥沙浓度进行等级划分;通过不同等级的泥沙浓度划分,可大范围快速圈定土质岸坡和岩质岸坡的空间分布。经在三峡库区长江干流32个区段的野外实地验证,该方法划分岸坡类型的精度达 84.375%。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永久通航船闸全部在山体中挖出,形成长达1600多米、高达170m的岩石高边坡。“六五”以来围绕高边坡工程问题,开展了大规模的岩石力学试验研究工作。本文仅就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作一综合的分析,简要介绍各阶段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并对进一步应当进行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消落带岸坡岩体劣化特性测试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何  汤明高  许强  霍宇翔  向育才  邓文锋 《水利学报》2020,51(11):1360-1371
三峡库区自2003年首次蓄水以来,在库水位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消落带岸坡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逐渐劣化,从而引发多次岩质岸坡的失稳破坏,严重影响和威胁库区航道运营安全。以三峡库区典型的泥质粉砂岩、泥灰岩、灰岩岸坡为研究对象,应用地质雷达、回弹仪对消落带及高水位以上的岩质岸坡进行岩体质量测试,采用钻孔取芯及室内声波测试进行验证,对岩体劣化性质进行了质量评价。研究认为三峡库区岸坡岩体的劣化模式分为溶蚀塌落型、层面龟裂型、层间碎裂型和侵蚀剥落型4类,并提出了水库岸坡岩体质量劣化性质的现场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对于大型水库岩质岸坡岩体质量劣化评价及稳定性分析具有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万州区金金子滑坡是三峡水库右岸涉水覆盖层滑坡,在降雨、人工活动等诱发因素影响下,局部发生了较大的变形破坏。该滑坡于1996年发现变形迹象,2003年库区大坝蓄水后仍存在变形,滑坡近20 a来变形持续,2016年滑坡体局部发生了变形破坏。在深入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现场监测数据,从地质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滑坡成因及变形破坏规律展开研究。通过地质调查发现,斜坡区大量松散崩坡积物堆积于下伏近水平粉砂泥岩上,斜坡形态呈阶梯状,其上冲沟发育,大片覆盖人工种植苗木。滑坡监测数据显示,位移变形曲线存在突变,突变后趋于平缓,在突变前期研究区内有明显的降雨过程。分析认为:滑坡整体仍存在持续变形,局部区域变形失稳后趋于平缓;阶梯状斜坡上覆的松散堆积体和下伏的软弱地层为滑坡变形的地质基础;降雨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则为该滑坡的主要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反倾层状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破坏机理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倾倒变形破坏常见于层状岩质边坡工程,其机理研究对边坡稳定性分析具有重大意义。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对弯曲倾倒、块状倾倒及块状弯曲倾倒3种不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就边坡几何形状、岩层强度和长细比、层面力学参数、地下水、开挖作用等因素对倾倒变形的影响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倾倒变形破坏机理在物理模型试验、极限平衡、数值模拟3种方法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说明了研究中需要改进和深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分析黄河班多水电站左岸Ⅰ号倾倒体发育的地质环境和倾倒变形体的主要特征:岩层倾角自岸坡水平向里由缓变陡;倾倒、弯曲、拉裂变形显著;弹性波速较低等。根据这些特征,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法阐述倾倒体的变形机制;用离散元方法对地质原型进行模拟。分析表明倾倒体的失稳破坏方式主要以沿潜在折断面的剪切蠕滑为主,并伴以沿板理面发生错动、倾倒,最终将以滑坡形式结束整个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采用传统工程类比方法获得的单一静态变形监测预警指标无法表达岸坡在库水位变化过程中动态变形特征的问题,以土质堆积体岸坡为研究对象,考虑库水位变化引起岸坡岩土体的流固耦合作用,提出了一种动态反映库水位变化条件下岸坡变形特征的监测预警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三峡库区泄滩污水处理厂土质堆积体岸坡在不同库水位变化阶段的变形监测预警指标及其大小进行确定,并对其在库水位变化过程中的安全状态进行了动态判别,通过该岸坡现场变形监测与所提方法预警结果对比,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相似文献   

19.
水对岩质边坡倾倒变形影响的DDA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工程实例表明,水位变动与水库库岸岩质边坡的变形失稳有紧密联系。本文基于非连续介质力学的DDA(Discontinous Deformation Analysis)方法,采用经典的 Goodman 倾倒模型,对边坡进行倾倒变形及失稳过程模拟,分析了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的机理、影响因素,变形稳定和整体失稳的控制条件。在此基础上,考虑水的浮托力和渗透力的作用,模拟了水对岩质边坡倾倒变形的触发作用以及水位变动对变形的影响,分析了水对岩质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发生倾倒变形的安全系数远小于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坡脚的稳定性对边坡的整体稳定起控制作用,坡脚的滑移是边坡发生倾倒变形的必要条件;水的作用降低了坡脚的稳定性,一定条件下是边坡进一步发生倾倒变形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岸坡工程地质特征及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平邑口库岸塌岸进行预测,并提出了库岸防护措施建议.研究表明,在三峡库水作用下,平邑口库岸的塌岸灾害是较严重的,需进行系统完善的工程防护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