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目的 检测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即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对2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的T细胞亚群.即所有表达于T细胞表面的分子(CD3^ ).辅助T性细胞表面分子(CD4^ ),抑制性T细胞表面分子(CD8^ ),以及NK细胞表面分子(CD16 56)进行检测。结果 (1)进展期胃癌组CD3、CD4、CD16 56阳性细胞数.CD4^ /CD8^ 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受到抑制。(2)术后第3天组的CD8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术前组,CD16 56阳性细胞数、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术前组,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进一步受到抑制。(3)术后第7天组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阳性数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但同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4)术后第7天组CD4^ /CD8^ 比值明显高于术后第3天组,提示机体TH/TS比值逐渐好转.细胞免疫功能逐步改善。结论 开展围手术期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群的动态检测.对了解进展期胃癌细胞免疫状态.肿瘤的转移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并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免疫治疗或免疫化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表达,研究大肠癌患者免疫状况与肿瘤分期的关系,以预测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60例大肠癌患者和30例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大肠癌患者CD4^+细胞值、CD4^+/CD8^+比值下降且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CD8^+细胞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这种变化随临床分期的增高更加显著(P〈0.05);化疗后CD4^+细胞值、CD4^+/CD8^+比值的下降和NK细胞活性的降低及CD8^+细胞值的增高更为突出(P〈0.01);术后发生转移的患者CD4^+细胞值、CD4^+/CD8^+比值下降及NK细胞活性下降,CD8^+细胞值再回升。结论:大肠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紊乱,并随病情进展及肿瘤转移而加重,切除肿瘤有助于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水平,探讨其与良、恶性脑胶质瘤的关系,并探讨与神经功能状态KRS计分有无相关。方法 44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相应判定标准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设立健康对照组44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实验者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水平。结果脑胶质瘤患者CD4+细胞值显著降低、CD8+细胞值则显著升高。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降低。恶性组与良性组相比,CD4+细胞值、CD4+/CD8+比值及NK细胞活性(NKA)也均显著降低。CD4+/CD8+比值和NK细胞活性与KRS计分有相关性。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NK活性降低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与神经功能状态KRS计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胃癌患者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及MTT法检测5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Tlymphocyte,TC)亚群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活性,并与38例正常对照进行了比较。结果 术前患者CD3^+、CD4^+、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增高(P<0.01);术后20天,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Bormann Ⅰ、Ⅱ型与Ⅲ、Ⅳ型比较,淋巴结未转移与淋巴结转移者比较,术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CD3^+、CD4^ 、CD4^+/CD8^+比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消长有密切关系,TC亚群和NK细胞活性可作为疗效和判定预后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高秀子 《友谊医学》1999,22(1):23-25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对老年肿瘤患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APAAP法检测老年肿瘤患及老年非肿瘤患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 老年肿瘤组CD3^ 、CD4^ T淋巴细胞、NK细胞活性较老年非肿瘤组明显下降,两组相比有显性差异。老年肿瘤组CD3^ 细胞、CD4^ /CD8^ 比值低于老年非肿瘤组,两组相比无显性差异。结论 老年肿瘤患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是导致老年肿瘤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三氧治疗对淋巴瘤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氧联合化疗对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5例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n=30)和化疗加三氧组(n=25),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患者的CD3,CD4,CD8,CD4/CD8和NK值,以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 ①淋巴瘤患者CD3^+,CD4^+,CD56^+(NK)细胞,CD4^+/CD8^+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CD8^+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②单纯化疗组各项免疫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③化疗加三氧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和单纯化疗组治疗后比较,CD4^+细胞,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CD8^+细胞明显降低(P〈0.05),CD3^+,CD56^+(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T细胞亚群在淋巴瘤患者中受到抑制,三氧治疗能提高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该方法是一种低毒高效的生物反应调节剂。  相似文献   

7.
陈农 《浙江医学》2002,24(10):579-580,583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方法及MTT法检测45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NK细胞的活性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 ,并与4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胃癌患者手术前NK细胞活性、CD3 +和CD4+细胞阳性率及CD4+/CD 8+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1) ,CD8+细胞阳性率升高(P<0.01)。术后28d ,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与手术前相比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的消长有密切关系。NK细胞活性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阳性率可作为疗效评定和预后评估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胃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Ⅰ、Ⅱ期胃癌患者与Ⅲ、Ⅳ期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胃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甘露聚糖肽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6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同术期给予甘露聚糖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术前2d(T1)、术毕(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含量以及NK细胞含量。结果术前两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毕以及术后1d、3d对照组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含量较术前下降,术后7d恢复到术前水平,CD8^+无明显变化。术毕以及术后1d实验组各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术后3d、7d各指标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露聚糖肽能促进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恢复,对细胞免疫具有保护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定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Ⅱ~Ⅲb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A组),肺部良性肿瘤进行手术的患者15例作为对照组(B组),40例正常健康成人作为基础对照组(C组),于术前取全组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术后第10天取A组和B组外周血再检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结果术前A组T细胞亚群和NK细胞与B组和C组的比较,除CD8^+外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的患者CD8^+低于剖胸探查者(P〈0.05),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剖胸探查组(P〈0.05),而完全性切除与不完全性切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肺癌患者的免疫监测,其中CD4^+/CD8^+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负荷的情况。完全性切除和不完全性切除都能显著性提高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为放疗或化疗取得更好的疗效创造较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 T 淋巴细胞免疫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胶质瘤57例,其他肿瘤23例;胶质瘤按照 WHO 分级标准分为低级别组19例和高级别组38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对照组、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术前1 d 、术后1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CD8+显著低于其他颅脑肿瘤组和胶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颅内肿瘤组比较,胶质瘤组外周血 CD3+、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前、后低级别组 CD3+、CD4+/CD8+均显著高于高级别组,CD8+显著低于高级别组(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 CD3+、CD4+/CD8+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低级别组中位生存期31个月,高级别组中位生存期13个月,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34个月,CD4+/CD8+<1组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免疫抑制作用越明显;T 淋巴亚群水平检测可以作为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30例肺癌行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检测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1天NK细胞活性、CD^4 、CD^4 /CD^8 、IgG、Ig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降低较实验组明显。实验组术后NK细胞活性、CD^4 、CD^4 /CD^8 、IgG、IgM水平术后恢复较对照组快。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减轻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抑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每组各37例。自体组患者接受回收式自体输血;异体组接受异体输血。术后1 d和术后5 d时,测定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术后1 d和术后5 d时,自体组患者APTT、TT、PT水平及D-D、FDP含量与异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均低于手术前,TLR2+细胞、TLR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 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均高于手术前且自体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异体组,外周血中TLR2+细胞、TLR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s CD40L、CINC-1、TNF-α、IL-6的含量显著低于异体组。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在不影响凝血功能的基础上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45例患者采用术后肠内营养组作为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术后肠外营养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治疗期间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在患者术前1d,术后1d及术后7d时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患CD3+、CD4+、CD4+/CD8+及NK各免疫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各免疫细胞活性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各免疫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术前,也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为(1.8±0.5)d,住院时间为(10.8±2.3)d,对照组分别为(2.5±0.6)d,(15.6±4.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可尽快恢复患者肠道功能,改善营养,提高免疫功能,对患者术后尽早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态观察良恶性脑瘤患手术前后的外周血自然杀细胞活性,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良恶性脑瘤患分为两组,采用ABC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用^3H-TdR标记靶细胞杀伤释放法测定NK,LAK活性。结果;两组患术后第3天的NK活性,LAK活性的CD^+3,CD^+4细胞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术前,CD^+8细胞则明显高于术前,相差均非常显,术后第7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胸腺肽-α1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被随机分成胸腺肽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胸腺肽组于术前1 d、术后3 d,分别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 mg,对照组不做此处理。全部病例于术前1 d、术后2,7 d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的数目。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CD56+与术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但下降的幅度不同,胸腺肽组下降的幅度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CD8+变化不明显。结论:胸腺肽-α1可以改善围手术期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状态,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IL-2和 IL-6含量变化的影响. 方法:30例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未用药,实验组用UTI. 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8,24,48,168 h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IL-2和 IL-6含量. 结果:对照组和UTI组患者术后4,8,24,48 h 时CD3,CD4,NK较麻醉前均下降(P<0.05);但术后8,24,48 h UTI组C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24,48 h UTI组CD4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 UTI组NK细胞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4,8,24,48 h时血清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IL-6较麻醉前升高(P<0.05);UTI组患者术后4,8 h时IL-2含量较麻醉前降低(P<0.05),4,8,24,48 h时 IL-6较麻醉前升高(P<0.05),术后4,8,24,48 h时UTI组IL-2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4,8,24,48 h UTI组IL-6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乌司他丁对CPB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有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壮年人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特点 ,以指导临床治疗。 方法  93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 ,按年龄分为青壮年组和老年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3 3例老年人肺结核、60例青壮年肺结核的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 ,比浊法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 ,并检测 2 0例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作为对照组。 结果 老年人肺结核与青壮年人比 ,CD4 、CD4 CD8比值下降与CD8、CD56 上升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与对照组比 ,CD8与CD56 上升、CD4 CD8比值下降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血清IgG、IgM、IgA水平改变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结论 老年人肺结核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体液免疫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镇痛及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87 例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n =43)和复合组(n =44),全身麻醉组患者采用单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复合组患者则在全身麻醉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前行胸椎旁神经阻滞,两组患者均于术毕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24 和48 h时VAS 评分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和48 h时PCIA 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及输注量,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或复合组神经阻滞前(T0)、气管拔管即刻(T1)、术后24 h(T2)、48 h(T3)和72 h(T4)时,监测静脉血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 细胞,并计算CD4+/CD8+值。结果复合组患者术后2 和24 h时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合组均低于全身麻醉组;复合组患者术后24 和48 h时PCIA自控按钮启动次数和地佐辛输注量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复合组均低于全身麻醉组;与T0 时比较,两组患者T1~4时CD3+、CD4+、CD4+/CD8+比值和NK 细胞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全身麻醉组比较,复合组患者T2~4时CD3+、CD4+、CD4+/CD8+比值和NK 细胞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减轻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