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疗效。方法 :将 42例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2 2例采用纤支镜介入微波并局部注药 ,对照组 2 0例只进行局部注药。结果 :2 2例治疗组平均药物注射 3 .3次 ,微波平均治疗 3 .5次 ,症状改善率 90 .9% ,KPS评分提高者 95 .5 % ,纤支镜下病灶好转率 81 .8% ,胸部CT及X线改变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好转率 77.2 %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该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局部药物注射组 ,能缓解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呼吸困难 ,解除阻塞 ,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作者2005年5月~2008年12月对3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采用经纤支镜引导支气管后装插管近距离加外照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腔内后装加外照射治疗30例中央型肺癌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2005年5月-2008年12月对3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采用经纤支镜引导支气管后装插管近距离加外照射治疗,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伟  丁自沛  侯伟  徐颖  邓旻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5-757,761
目的 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微波治疗、局部化疗并全身静脉化疗晚期中央型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Olympus BF-P30纤支镜介入治疗(微波治疗及NM-3K型注射针注入丝裂霉素12mg)并MVP方案全身静脉化疗。对照组单纯用MVP全身静脉化疗。结果 治疗组32例中,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17例,稳定(SD)2例,疾病进展(PD)1例,有效率(CR+PR)90.6%;对照组32例中,CR 3例,PRl5例,SD10例,PD4例,有效率56.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0.5、1.0及2.0a生存率分别为87.5%vs62.5%(X^2=4.08;P〈0.05)、71.8%vs40.6%(X^2=5.14;P〈0.05)及60.8%vs38.4%(X^2=3.96;P〈0.05)。结论 经纤支镜微波治疗和局部化疗对中央型肺癌有较高的局部疗效,该方法配合全身静脉化疗较单纯化疗可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内镜下微波治疗肺癌29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微波治疗晚期中心肺癌的疗效,方法:29例肺癌患者按纤支镜介入治疗常规准备并插镜,将末端对准欲行微波治疗的病灶中央,然后将微波同轴导线经纤支镜活检管道送放,将游离的轴芯末端刺入管腔内的瘤体中央,调节微波功率为50-80W,时间为每次5s,25-30次。结果:显效纤支镜下见瘤体缩小2/3,呼吸困难明显改善18例。有效。纤支镜下见瘤体缩小1/2,呼吸困难有所改善9例,2例治疗1次后未复诊疗效不详,结论:内镜下微波治疗管腔内生长的晚期中心型肺癌,能使瘤体迅速缩小,使呼吸困难改善,延长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6.
经纤支镜微波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组织凝固法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的价值。方法 :8例肺癌患者按纤支镜介入治疗常规准备。插入纤支镜到达病变部位后 ,将微波同轴天线经纤支镜活检孔插入 ,尖端插入或紧贴治疗部位。调节微波功率为 4 5~ 6 0W ,持续时间为 8~ 15s/次。行多点烧灼。同时配合用鳄口钳清除焦化坏死或游离的组织。 1次 / 5~ 7d ,3~ 5次为一疗程。结果 :显效 :纤支镜下见瘤体缩小 6 0 %以上 6例 ;有效 :瘤体缩小 >30 %≤6 0 %者 2例 ,气逼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见效快的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纤支镜观察支气管肺癌后装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支镜观察支气管肺癌后装治疗分析广州市肿瘤医院李志明我院从1990年2月开展后装放疗至今,已治疗了200多例支气管肺癌。本文对其中209例在纤支镜下所观察到的情况作分析。临床资料本组209例支气管肺癌病人均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鳞癌148例占70.8...  相似文献   

8.
纤维支气管镜下给药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支镜导管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临床价值。方法:纤支镜导管介入空洞并注入抗痨药物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88例,与单纯化疗组88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5%,病灶吸收率60%,空洞闭合率70%,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7%、21%、20%(P〈0.01)。结论:经纤支镜导管介入空洞内注药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且无并发症及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组织凝固治疗中央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经纤支镜微波治疗,3-7 d一次,每例进行3-5次。结果:显效8例(53%);有效5例(33%);无效2例(13%)。肺不张4例中3例(75%)复张,1例部分复张。结论:经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为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见效快的姑息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央型肺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介入微波治疗肺癌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尤其是为晚期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我院于2003年1月-2004年5月在纤支镜室应用纤支镜微波治疗肺癌,在缓解患者呼吸困难、解除支气管阻塞、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腺癌患者在化疗前癌组织中Nanog的表达,以及其与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肺腺癌56例患者的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四个周期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癌组织中Nanog的表达水平.[结果]56例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Nanog蛋白高表达者29例(51.8%),低表达者27例(48.2%),其表达高低与患者性别(P=0.643)、年龄(P=0.143)、临床分期(P=0.096)均无相关性.Nanog高表达组化疗有效率(24.1%)低于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和Nanog的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anog表达水平是肺腺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Nanog高表达有可能预测着肺腺癌患者对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疗效不佳以及更差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化疗联合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6例中晚期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全身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GP)联合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即经气管镜,氩氦刀切除肿瘤后放置气管支架(联合治疗组),两个化疗周期后评定临床疗效;同时设对照组即单纯化疗组(49例)仅采用全身标准一线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两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72.2%,症状缓解率为69.4%,1年生存率77.8%;单纯化疗组有效率为28.6%,症状缓解率为38.8%;1年生存率44.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化疗联合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型肺癌疗效显著、症状缓解迅速,是目前治疗中晚期中心型肺癌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外周静脉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收集3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的资料以及36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资料.采集上述各研究组静脉血的标本并检测静脉血中CTC的数量(阳性判断为测定结果CTC的数量≥8.7 CU),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以及病理类型与CTC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CTC值水平呈现偏态分布.且NSCLC组的CTC值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t=62.865,P<0.01)以及健康对照组(t=86.710,P<0.01);初诊NSCLC患者全血CTC的数值与患者性别(t=1.581,P=0.177),年龄(t=-0.981,P=0.329)之间无显著性差异;NSCLC患者的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CTC数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341,P=0.186),而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之间的CTC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F=4.708,P=0.006).[结论]CTC计数与NSCLC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初步反映NSCLC患者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PC)方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恪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收治的98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PC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结合同步放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血清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抗原(SCCAg)、糖抗原(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缓解率为37.50%(18/48)、总有效率为81.25Voo(39/4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5.53%(12/47)、65.96%(31/47),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EA、SCCAg、CA125、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Ⅲ度、Ⅳ度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皮疹、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0.3个月(P〈0.05)。【结论】PC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晚期肺腺癌较紫杉醇+顺铂联合放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肺动脉化疗栓塞(TPCE)联合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序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TPCE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P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PMAT)序贯治疗.治疗后3个月行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随访3年,记录1、2、3年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4.5%(49/5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2%(3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8,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血清CEA、CA125、VEGF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CE联合PMAT序贯治疗可明显提高NSCLC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同期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NP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康艾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完全缓解与疾病进展病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缓解与疾病稳定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N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患者时,应加用康艾注射液治疗,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45例老年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45例65岁以上老年人纤支镜检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日本产Olympus IT-10型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常规检查。结果 支气管慢性炎症病变22例(48.9%),肺癌9例(20.0%),肺结核5例(11.1%),支气管扩张1例,未能明确诊断5例(15.5%)。全部病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安全的,对肺部肿瘤及结核的诊断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化疗并用抗癌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晚期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身化疗联合超声雾化吸入5-氟脲嘧啶在治疗晚期肺癌中的价值.方法65例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晚期肺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全身化疗用丝裂霉素、长春花碱酰胺和顺铂(MVP)方案,联合组35例用MVP方案+超声雾化吸入5-氟脲嘧啶.每例患者至少化疗2个疗程.结果联合组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5例,有效率为49%,对照组中CR0例,PR11例,有效率为37%.联合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86%,对照组5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毒副作用大致相同(P>0.05).结论全身化疗并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晚期肺癌可获得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穴贴压对减轻绝经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焦虑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首次进行宫腔治疗的绝经期宫颈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护理联合耳穴贴压,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周再次行宫腔置器前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估,对宫腔置器术中疼痛评分及术后满意度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SA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1周,观察组SAS得分为(42.3±44.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9.76±4.5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00,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1级15例(25%),2级42例(70%),3级2例(3.33%),4级1例(1.67%);对照组疼痛1级2例(3.33%),2级28例(46.67%),3级27例(45%),4级3例(5%),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5.74;P<0.001)。观察组术后满意度得分(4.89±0.10)亦明显优于对照组(3.87±0.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1,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穴贴压能够减轻宫腔置器术中的焦虑紧张、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