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皓 《传媒》2021,(11):56-5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同媒体共同发力,利用短视频这一"利器"助力疫情防控"战疫",通过推送抗疫宣传内容鼓舞人心.众多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创新了发布形态和技术应用,记录全民抗疫影像,突出抗疫正能量与主旋律.本文以抗疫类MG动画短视频为例,探析新媒体图形动画产品如何引导网民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展现短视频助力抗疫宣传迸发出的希望和能量.  相似文献   

2.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江西网遵循网报融合的传播规律,组织精兵强将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战疫报道中,把新闻报道的主方向由春节节日报道转向全民抗疫,利用融媒体、多渠道面向受众及时发布权威疫情信息、普及防疫知识、宣传抗疫部署,粉碎谣言、传播真相,同时积极发挥社会沟通桥梁与纽带的作用,组织系列策划,增强服务社会与群众的能力,体现了媒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也折射出了网站和报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3.
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属加工杂志社快速反应、快速决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策划抗疫专题,组织在线讲堂,统一规划部署,充分发挥全媒体平台特别是强大的数字媒体平台优势,主动向制造业企业、专家和作者约稿,利用网站、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数字媒体平台发布专题,并对在线讲堂进行宣传推广,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期刊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责任、发挥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4.
贾泽军 《编辑学报》2020,32(2):142-144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国政府和人民采取了最强有力的措施来抗击疫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作为与医务工作者息息相关的医学编辑应借助自身平台和优势,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积极参与全民抗疫,体现编辑的社会责任。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工作实际,从积极服务作者、精准策划组稿、医学科普宣传等3方面总结医学编辑的抗疫实践,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报道即是使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网络上肆意横飞的谣言,如何保证报道真实、客观、科学、有效地打好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宣传战役?主流权威媒体必将成为促进防控信息无缝渗透、巩固公众统一认识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大量主流媒体发布的权威解读及宣传报道的数据,使走在"抗疫防疫"宣传第一线的全国主流媒体成为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央视频《疫情二十四小时》慢直播成为疫情特殊时期的情感寄托,超一亿网友"云监工"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直播"。云监工"作为"慢直播"和"饭圈文化"融合的产物,起到了"陪伴式"社交的功能,成为一个独特的集体记忆和媒介事件。文章认为"云监工"们通过命名投射情感、通过拼贴的再创作进行情感参与、通过应援表达情感支持,起到了表达和传播情感、释放紧张情绪、构建共同"抗疫"的群体感和身份认同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1月19日,江苏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在南京召开,表彰了30个荣获2020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及提名奖的单位.江苏省档案馆申报的"为英雄建档、让英雄留名"系列宣传项目,被授予"2020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提名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省档案馆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务实推进,用心用情倾力宣传留存江苏战"疫"人民战争的伟大记忆.省档案馆抗疫档案工作在全国档案系统启动最早、收集征集内容最全、影响力最大,受到省委书记娄勤俭的批示肯定和表扬.  相似文献   

8.
腾讯 《新闻战线》2020,(4):43-46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腾讯调动互联网企业资源,捐款筹物,为抗疫前线提供物资支持,发挥企业优势,助力疫情研判和群防群控;发挥社交平台优势,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定向支帮防疫重点和薄弱地区。腾讯始终与全国人民战斗在一起,自觉承担腾讯责任、贡献腾讯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广泛使用隐喻以建构受众对他国形象的认知.本文选取2020年《纽约时报》新冠肺炎疫情议题涉华报道201篇为语料,采用MIP 隐喻识别机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了该报在报道中使用隐喻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新闻现象.研究发现,该报主要通过战争隐喻:疫情是战争,戏剧隐喻:中国的宣传是戏剧、竞赛隐喻:国家抗击疫情是竞赛这三种框架建构了中国"鼓吹抗疫胜利""编造抗疫宣传剧本""竞争世界领导地位"的国家形象.通过分析新闻话语中的隐喻呈现了该报疫情报道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旨在揭示西方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中蕴含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建构中国国家形象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与目的 .  相似文献   

10.
王照重 《青年记者》2020,(11):66-67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市场监管报》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新闻媒体,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场监管总局党组关于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市场监管领域宣传主阵地作用,把市场监管战“疫”宣传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统筹采编力量,组成特别报道组,用真情报道市场监管人的担当作为,接地气反映市场监管人的所思所想,灵活组合报纸版面和新媒体宣传平台,积极开展融媒体战“疫”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开来。为了赢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投入抗击疫情的艰巨工作中。本刊编辑部特别策划战“疫”专题,呈现全国网信系统为抗击疫情迅速行动,记录网媒深入一线创作多元化新闻产品,聚焦互联网企业提供物资、技术与服务等全方位保障,见证网信战线齐心抗“疫”、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12.
《新闻战线》2020,(3):F0002-F0002,I0001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宣传报道的组织策划。截至2月9日,人民日报前方报道组成员已达43人。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人民日报记者迎难而上、宵衣旰食,捕捉一个个真实感人的瞬间,记录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用责任与担当冲锋在抗"疫"一线,用初心和使命激发必胜信念。打赢人民战"疫",人民日报和你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新闻从业者与白衣战士、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等人员一样,勇敢作"逆行者",承担着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生动讲好抗疫故事、普及防疫知识的作用。长春日报社作为全市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为全力以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行动。截至4月10日,通过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融媒体平台,累计发稿近3万余条,充分履行党报职责使命,精准有效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舆论引导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4.
朱静  张璐 《传媒》2021,(12):50-52
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地暴发.作为疫情初期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武汉的疫情变化始终牵动着14亿国人的心.新华社深入一线,跟随武汉的抗疫、封城、解封,制作了武汉战疫纪录片《英雄之城》,全景展现武汉抗"疫"以来的英雄群谱,源于体验采访、蕴于故事挖掘、现于创作笔墨,引发了受众共鸣,一经播出后好评如潮.本文结合《英雄之城》的实例,探析该全景式纪录片成为爆款文化产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多层次、高密度地发布疫情相关的短视频报道,压缩了疫情的谣言空间。坚持生产传播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优质短视频内容,坚守主流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公正、公平、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在战"疫"新闻宣传工作中,定民心、碎谣言、讲时效,吹响了主流媒体冲锋的号角。  相似文献   

16.
刘序明 《传媒》2021,(7):42-43,45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中国组织人事报突出行业特点,围绕系统行业重点工作、战"疫"中的先进典型、直面问题做好报道,形成了全方面、多层次的宣传矩阵;唱响主旋律,强化策划、创新和协同作战三大意识,体现专业厚度与深度,并做好融媒体报道,进而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17.
郑智 《传媒》2021,(6):51-52
2020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战"疫"宣传报道是对主流媒体的一次实战检验,也是对媒体深度融合成效的一次验收.本文以《检察日报》为例,从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三个方面探讨了行业媒体如何充分运用融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独特优势,发挥舆论主阵地作用,做好做实抗"疫"报道.  相似文献   

18.
2020这一年我们面临了重大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来临之时,在重大事情发生之时,众多传统纸质媒体挺身而出,将战疫宣传作为非常重要的抗疫情任务,用心感受,做好每一篇报道,让群众的心聚集在一起,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9.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医学期刊在抗疫战斗中的重要性及疫情给医学期刊出版带来的变化。认为医学期刊应从转变出版思维模式、优化出版生产流程、精心策划抗疫专题及专刊、开展线上抗疫科普知识及先进人物宣传、借助中国知网等网络首发平台及时发表新冠肺炎论文等方面践行社会责任,从而更有效地发挥医学期刊在抗疫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国乃至全球出版业生态,影响了我国出版业各环节的常规面貌.疫情对我国出版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主题出版、图书竞价折扣、直播与出版业融合、书展新生态四方面.疫情环境结合新媒体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线下阻隔、线上活跃的传播特征对出版业影响较大,使新旧媒体图书销售的竞价折扣恶性生态加剧失衡.高效的抗疫行动带来了更早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更丰富的抗疫经验,加之政策扶持,使得战"疫"主题出版与线下书展在全球脱颖而出.疫情加速了传统出版业的融合创新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中国传统出版业的创新能力,也成为深刻反思行业痼疾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