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灰细泥浮选入料的逐渐增高,煤泥分选效果恶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添加浮选药剂改善煤炭的浮选效果是最重要的途径。本文分别选用煤油和柴油为捕收剂、仲辛醇和QPJ为起泡剂,测定添加浮选药剂后煤浆的表面张力,再使用煤油做捕收剂、仲辛醇做起泡剂,进行实验室浮选试验,从而探索了浮选药剂对煤浆表面张力和浮选效果影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选过程中煤浆表面张力与浮选效果的关系密切,随着捕收剂或起泡剂用量的增加,煤浆表面张力有10mN/m左右的降低,可燃体回收率增加15%左右,并且表面张力最低时可燃体回收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屯兰选煤厂煤泥浮选效率低、成本过高的现状,以该选煤厂煤泥为研究对象,以煤油和ZFC乳化油作为捕收剂,仲辛醇作为起泡剂,进行浮选药剂及其用量选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ZFC乳化油作为捕收剂时煤泥浮选效果优于煤油;当ZFC乳化油与仲辛醇的用量分别为1 000、9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94.35%,浮选完善指标为49.72%。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烃类油作为煤泥浮选捕收剂耗量大、分散性差等问题,采用煤油、仲辛醇、水和表面活性剂在常温下以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机械搅拌,成功制备出均一透明的微乳液。通过绘制拟三元相图得到当表面活性剂与仲辛醇的比值为1.5时,微乳液的效果最佳。分别用此微乳液和煤油对2种煤泥进行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屯兰煤,微乳液的最佳浮选完善指标比煤油高2.9%,且整个微乳液的用量比煤油低25%。对属于动力煤的麻家梁煤,微乳液可获得高的可燃体回收率,而煤油不能。在达到相同的可燃体回收率时整个微乳液的用量比煤油至少低50%。因为仲辛醇的存在,省去了添加起泡剂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针对七台河铁东选煤厂浮选精煤灰分高的问题,分别选用复合药剂MB2和MB25、捕收剂THT92和煤油、起泡剂仲辛醇进行浮选药剂选择试验和浮选速度试验,确定最佳浮选药剂种类及其用量。研究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捕收剂选用THT92,起泡剂选用仲辛醇,且其用量分别为120、24.6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浮选精煤产率为59.50%,灰分为6.92%,浮选完善指标为67.73%,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80.82%。该研究可为铁东选煤厂的煤泥高效浮选和精煤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曙光煤业选煤厂高灰难浮煤泥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捕收剂和起泡剂组合及用量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捕收剂和起泡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不同药剂组合作用时的浮选指标差别很大;在精煤灰分≤11%的条件下,煤油与仲辛醇组合及SN98与仲辛醇组合的浮选效果均优于煤油与GF的组合,煤油与仲辛醇的作用效果最好,对应的药剂用量为煤油300 g/t,仲辛醇45 g/t;在获得相近浮选指标时,SN98与仲辛醇组合的药剂总耗量最低,SN98为120 g/t,仲辛醇为45 g/t。  相似文献   

6.
马爱鹏 《煤》2021,30(4):95-97
为了解决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精煤灰分高、药剂用量大等问题,采用煤油、煤油与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复配作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结果表明,煤油-ODEA捕收剂能改善煤泥浮选效果,当矿浆浓度为90 g/L、起泡剂用量为150 g/t、煤油-ODEA捕收剂(复配比10∶1)用量为25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佳,精煤产率为68.36%,尾煤灰分为60.24%,可燃体回收率为83.26%,相较于煤油捕收剂分别提高了13.9%、14.61%、18.03%,复配捕收剂用量减少56%左右,实现了提高煤泥浮选效果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开滦矿区煤泥细泥含量高的问题,采用两种捕收剂、三种起泡剂进行了单因素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药剂种类和用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显著,煤油和仲辛醇的组合效果最好;选择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及充气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充气量对浮选效果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8.
《选煤技术》2022,(2):20-25
为了考察临涣选煤厂<0.5 mm粒级煤泥的可浮性,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分步释放浮选试验,考察了起泡剂用量、捕收剂用量、矿浆浓度、单位面积充气量对浮选精煤产率和灰分的影响。直观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矿浆浓度、单位面积充气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依次为:起泡剂用量、捕收剂用量、矿浆浓度、单位面积充气量;综合分析得到,最佳浮选药剂用量为:正十二烷用量为800 g/t,仲辛醇用量为80 g/t。  相似文献   

9.
针对屯兰选煤厂细煤泥浮选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分别以煤油和仲辛醇作为捕收剂、起泡剂,探索水玻璃和三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三种抑制剂对细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不同药剂的最佳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抑制剂用量的增加,细煤泥浮选效果逐步改善,但过量添加抑制剂会使其浮选效果变差;当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为40 g/t时,细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浮选精煤产率为69.72%,对应的灰分为9.81%,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为78.60%,浮选完善指标为44.40%。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屯兰选煤厂高灰细粒煤泥浮选难度高、效率低等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型号起泡剂、捕收剂和抑制剂进行浮选试验,探讨不同药剂用量以及药剂相互结合条件下的浮选优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量药剂的添加会使浮选效果变好,抑制剂对高灰细粒煤泥的精煤产率影响最大。在仲辛醇用量为80 g/t、煤油用量为400 g/t和水玻璃用量为60 g/t时,浮选效果达到最佳,可燃体回收率为88.22%,浮选完善指标为61.76%。  相似文献   

11.
浮选过程中高岭石夹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浮选过程中高岭石的夹带规律,通过设计高岭石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高岭石粒度、矿浆质量浓度、起泡剂用量和捕收剂用量对浮选过程中高岭石回收率、水回收率和高岭石夹带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岭石的粒度与起泡剂仲辛醇的用量是影响高岭石夹带行为的主要因素,高岭石粒度越小,起泡剂用量越大,高岭石的夹带率就越大;矿浆中高岭石的质量浓度对高岭石的夹带率影响不大,随着高岭石质量浓度的增大,其夹带率基本保持不变,只会增大水回收率;随着捕收剂煤油用量的增大,高岭石回收率的增加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下峪口矿选煤厂的煤泥,采用仲辛醇为起泡剂,在最佳矿浆浓度、捕收剂作用时间、煤泥粒级和PH值基础上进行非离子型捕收剂浮选试验,确定最佳的药剂用量,并对相同试验条件下的非离子型捕收剂与煤油的浮选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捕收剂各项性能优于煤油,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最佳浮选浓度120g/L,最佳作用时间60~100s,最佳浮选粒度0.125~0.5mm,最佳PH值为8。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官地选煤厂煤泥浮选效率低、灰分较高等现状,采用ZFC乳化油、吉化GF油、仲辛醇及纳尔科等新型药剂进行浮选试验,探讨不同药剂用量对浮选效果及其优化选择试验,并采取浮选精煤可燃物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以评价煤泥的可浮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浮选药剂剂量的增加,其浮选效果逐渐变好,但过量的药剂会导致精煤灰分增加,浮选效果变差;当起泡剂用量60g/t时,仲辛醇药剂可燃物回收率达到78.12%,浮选完善指标达42.47%,吉化GF油药剂可燃物回收率达到75.92%,浮选完善指标达38.92%;当捕收剂用量400g/t时,ZFC乳化油和纳尔科的浮选精煤产率分别可达64.12%、63.93%;吉化GF油和仲辛醇具有良好的起泡效果,ZFC乳化油和纳尔科具有良好的捕收效果,可改善官地选煤厂煤泥浮选试验结果及提高精煤产率。  相似文献   

14.
常村煤矿选煤厂0.25 mm原生煤泥中0.045 mm细泥含量偏高,矿物组成以石英和高岭石为主,通过实验室浮选试验对药剂种类和用量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煤泥浮选的作用效果不同,且药剂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采用现场药剂组合,捕收剂和起泡剂用量分别为600、80 g/t时,浮选精煤产率为70.42%、灰分为7.70%,尾煤灰分仅为46.51%;而在相同药剂用量条件下,现场捕收剂与仲辛醇起泡剂组合可获得产率为85.38%、灰分为9.43%的精煤,尾煤灰分高达75.52%,分选指标优于煤油与仲辛醇组合;而将现场起泡剂与煤油捕收剂进行组合时,浮选精煤产率为69.86%、灰分为7.72%,尾煤灰分46.68%。  相似文献   

15.
捕收剂对煤泥反浮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糊精作抑制剂 ,仲辛醇作起泡剂 ,在先用起泡剂浮起易浮煤之后 ,考察了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煤泥反浮选的影响 :用十二胺盐酸盐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捕收剂时 ,浮尾灰分最低 ,分别降至 8 0 9%和 10 2 7%;当十二胺用量为 70 0g t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用量为 5 0 0g t时 ,反浮选效率均达到最大 ,分别为 4 3 6 9%和 32 80 %。实验结果表明 ,十二胺对煤泥的反浮选效果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好。此外 ,文章还讨论了糊精用量对煤泥反浮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晓晶 《煤炭工程》2023,(8):165-169
针对孝义市难选煤泥表面官能团多、可浮性差、产率低和浮选药剂消耗量大等问题,研发了新型捕收剂B-H,并采用两因素多水平浮选试验分别探究了传统捕收剂柴油、新型捕收剂B-H与起泡剂仲辛醇的最佳药剂用量,并对最佳药剂用量做了煤泥可浮性试验。结果表明:当浮选精煤灰分15%左右时,B-H捕收剂最佳药剂用量为700 g/t、仲辛醇用量为250 g/t,浮选精煤产率为80.42%;柴油捕收剂最佳药剂用量为1100 g/t、仲辛醇用量为250 g/t,浮选精煤产率为50.76%。新型捕收剂B-H相比较常规捕收剂柴油,精煤产率提高了30%左右,浮选完善度提高了18%左右,提升了煤泥可浮性,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煤泥浮选效果,降低煤泥浮选药剂用量,使用新型煤用捕收剂FC9700、起泡剂F810与常规浮选药剂煤油、仲辛醇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浮选药剂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和起泡能力,能够有效地对微细粒煤泥进行分选,在保证精煤质量的前提下,其精煤产率高出常规浮选药剂的20%以上,且药剂用量减少了40%左右,高精煤产率和低药耗给选煤厂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屯兰选煤厂-0.5mm原生煤泥为对象,通过药剂用量优化研究了传统两产品浮选工艺对煤样的分选效果,并在对产品粒度组成、不同粒度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煤泥三产品浮选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煤样通过传统浮选难以同时得到低灰精煤和高灰尾煤。采用三产品煤泥浮选工艺,通过药剂制度优化可使粗选得到灰分大于65.0%的尾煤,精选环节能够在保持较高回收率条件下得到低灰精煤。以煤油为捕收剂,仲辛醇为起泡剂,药剂用量分别为800g/t和150g/t时,通过三产品浮选可得到灰分9.61%、产率73.83%的精煤,以及灰分39.83%的中煤和灰分66.10%的尾煤。三产品浮选工艺的产品结构更为合理,有利于实现煤泥的分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细粒煤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选择性絮凝的分选机理,并选用相对分子质量3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300)为选择性絮凝剂对富含高灰细泥的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和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选择性絮凝剂,可有效提高精煤产率和可燃体回收率,精煤产率最高可提高25%,可燃体回收率最大增加26.50%,浮选完善指标最大增加9.78%。选择性絮凝剂的用量增加,浮选完善指标先增加后减小,最佳值为10~20 g/t;捕收剂-絮凝剂-起泡剂的加药顺序优于絮凝剂-捕收剂-起泡剂。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低阶难浮煤泥浮选过程中煤油消耗量大、浮选效果差等问题,用自制磁化装置,以煤油-AEO9捕收剂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不同磁化温度、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间对捕收剂的性质的影响,然后进行煤泥浮选实验,考察其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磁化前后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条件可以有效降低煤油-AEO9捕收剂的表观黏度和表面张力,且都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磁化处理后的捕收剂用于煤泥浮选的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捕收剂的较佳磁化条件为磁化温度25~30℃,磁场强度0.3 T,磁化时间6min,浮选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 10.56%、10.36%和11.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