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建立甘露胶囊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甘露胶囊中的丹参、五倍子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ⅡA的含量. 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在0.0242~0.24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8.41%,RSD为2.23%(n = 6).结论 该方法 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可用于甘露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丹参酮胶囊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建立丹参酮胶囊质量控制体系。采用C18柱分离测定;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 l/m in。结果: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0.20~160μg(r>0.999 9)、0.21~1.68μg(r>0.999 8)质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98.7%~103.0%之间。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同时测定中药材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二氢丹参酮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药材样品中的丹参酮用高速匀浆法提取,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1.7μm,2.1 mm×50 mm)超高效液相色谱柱为固定相,40%的乙腈(内含0.1%的磷酸)为流动相分离,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6 m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二氢丹参酮在5.0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加标回收率在91.5%~98.6%之间,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1%,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8%,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中的3个丹参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同时测定丹参及其复方制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Waters Spherisorb ODS2(5μm,4.6 mm i.d.×250 mm)为色谱柱,V(甲醇)∶V(0.1%磷酸)=85∶15混合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在10 min内实现有效分离和准确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5.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培养的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分泌胶原蛋白的影响,为肾脏疾病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第2~4代,经不同浓度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不同时间培养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和TUNEL法检测其PCNA、p27、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及凋亡情况.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抑制肾间质成纤维细胞表达PCNA和Ⅲ型胶原蛋白,促进p27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在一定浓度、时间范围内具有量效、时效关系(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够在体外发挥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减少胶原蛋白的合成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复方决明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得每片复方决明片(0.25g/片)中含丹参酮ⅡA13.49μg,线性回归在0.04~0.64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81%.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了通之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使用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73:27),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8.008--72.072μg/m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28%,RSD=1.1%(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通之舒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丹参脂溶性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和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丹参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3-反式-4,5-顺式-二烯-6-羰基硬脂酸(1)、丹参螺旋缩酮内酯(2)、丹参酮Ⅰ(3)、丹参酮ⅡA(4)、二氢丹参酮Ⅰ(5)、二氢异丹参酮Ⅰ(6)、异隐丹参酮(7)、丹参酸甲酯(8)、弥罗汉酚(9)、Sibiriqninone A(10)、Sibiriqninone B(11).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2,3-反式-4,5-顺式-二烯-6-羰基硬脂酸.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冲剂中丹参酮ⅡA 的含量。色谱柱为ODS2 (4 .6× 2 5 0mm) ,粒度 5 μm(大连依利特公司 ) ,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 (80∶2 0 ) ,检测波长为 2 70mm ,平均回收率为 97 7% ,RSD =1.3% ,线性关系、精密度及重现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应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 (MECC)同时分离测定丹参及其中成药中水溶性成分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的方法 .在最佳分离条件下 ,原儿茶醛、原儿茶酸和丹参酮ⅡA的峰面积与浓度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分别为 :0 .5 0 μg mL ,0 .2 5 μg mL和 1.0 μg mL .该方法被成功用于丹参及其他 3个中成药中水溶性和脂溶性成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旨在探索丹参酮ⅡA对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PXR转录因子活性的影响,确定丹参酮ⅡA诱导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等耐受的分子机制。使用系列浓度梯度的丹参酮ⅡA处理HCC细胞系MHCC97-H细胞,检测丹参酮ⅡA对PXR转录因子活性以及PXR下游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同时在裸鼠中利用MHCC97-H细胞建立HCC肿瘤模型,对动物给予丹参酮ⅡA后,再使用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对动物进行抗肿瘤治疗,确定丹参酮ⅡA对索拉非尼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丹参酮ⅡA对MHCC97-H细胞及肿瘤组织中索拉非尼代谢与清除速率(半衰期)的影响。结果显示,丹参酮ⅡA能够在HCC细胞中诱导PXR的转录因子活性、上调PXR下游耐药相关基因CYP3A4以及MDR-1的表达、加速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在HCC细胞中的代谢与清除作用,最终诱导HCC细胞对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耐受。这表明,丹参酮ⅡA调控孕烷X受体的转录因子活性诱导肝细胞癌细胞对索拉非尼耐受。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丹参中丹参酮Ⅱ A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丹参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S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柱温25℃;检测波长270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丹参酮ⅡA在0.0041~0.410 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8.59%,RSD为1.05%。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可用于滇丹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测定丹参各营养器官中丹参酮ⅡA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并用该方法测定丹参各营养器官中丹参酮ⅡA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C18(150mm×4.6mm,5.0m)为色谱柱,柱温为30℃;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8nm。结果:丹参酮ⅡA浓度在4.4~70.4μg·mL^-1(r=0.999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9.7%(RSD=2.1%)。结论:该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析方法,可以为丹参的种植,采收.品质鉴定、扩展药用部位以及控制丹参药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同时测定川黄口服液中的原儿茶醛、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 5种有效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用C18(50mm×2.1mm,1.8μm)分析柱,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35 mL/min.在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采用的是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原儿茶醛、黄芪甲苷、黄芪皂苷Ⅱ、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3~12.0mg/L、0.3~7.2mg/L、0.15~6.00mg/L、0.005~2.000mg/L、0.005~1.000mg/L;5种成分的加样回收率为78.5%~102.0%;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4.01%.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复性好,高灵敏度,可作为川黄口服液质量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供测定冠心七味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应用反相HPLC法.结果:本制剂中丹参酮ⅡA在8.416~42.080μg/ml浓度范围内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2%,CV为1.65%.结论:该法具有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作为本品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建立丹参注射剂中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考察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粉针剂两种剂型的贮存期.采用以丹参酮ⅡA为指标成分,经典恒温法,预测和比较了丹参注射液和丹参粉针剂的贮存期.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的含量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经典恒温法测定得丹参注射液中丹参酮ⅡA贮存期0.43年,其在粉针剂中贮存期可达2年以上.故制备中药冻干粉针的方法可以提高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稳定性,延长有效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采用工业甲醇、乙醇两种有机溶剂,对丹参中丹参酮进行提取,并利用薄层层析法对丹参酮的有效成份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进行分离与鉴定.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简便易行,得率较高,分离效果好,适合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了丹参酮ⅡA,讨论了压力、温度、时间、乙醇流量对丹参酮ⅡA提取收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2h,乙醇流量1.0 mL/min,并与乙醇提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乙醇提取法.而后用液质联机分析得到其结构式.  相似文献   

19.
炮制对白花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不同白花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本实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测定。采用色谱柱(150mm×4.6mm,51μm);检测波长丹参酮ⅡA为270nm,丹酚酸B为286nm;流动相:丹参酮ⅡA采用乙腈-水(74:26),丹酚酸B采用甲醇-乙腈-甲酸-水(30:10:1:59)的条件。结果表明,白花丹参不同炮制品中丹参酮ⅡA含量高低为:原药材〉生品饮片〉米炒品〉酒制品,丹酚酸B含量高低为:原药材〉生品〉酒制品〉米炒品。说明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花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超声提取对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超声提取丹参药材粉和小节状中的丹参酮ⅡA及隐丹参酮成分小样品实验研究,确立了超声提取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最佳提取条件,探讨了超声对提取小批量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影响,并进行了液相色图谱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可用于医药工业大生产的提取工艺,所提得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成分与浸泡提取法所得结果比较,结构未变,提取时间短,提取率高.提取最佳条件为用体积分数为90%、料液比为1∶5的乙醇,超声提取45 min.应用此方法提取,丹参药材中的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含量分别可达0.285 6%和0.355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