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樊洪业 《科学》2005,57(6):6-9
随便翻一翻老一辈科学家的传记.会发现很多人在忆述早年求学经历时,都曾淡到“科学救国”的理想。如果有条件接触到他们思想改造运动以后的应时文章或传记资料。又会发现多数人都有围绕“科学救国”展开的自我检查。再看一看近20多年来的言论。1985年前后,热门话题是科学立国、科学强国、科学兴国。到1995年则定格在“科教兴国”,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融到了一起。“正-反-合”背后的政治风云在变幻.“救、立、兴、强”的字眼在演进.在20世纪的中国.这“科学”是与国运紧密关联着的。  相似文献   

2.
吴家睿 《科学》2005,57(4):25-27
古人曾经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日常生活或社会活动,而且在科学上更为重要,因为科学的理解和交流都建立在正确地使用科学术语基础上。对中国的研究人员来说,由于近现代自然科学主要来自西方.如何准确地翻译外来科学术语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为此.我国专门成立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负责科技术语的审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3.
A.I.是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缩写,意思是“人工智能”。所谓“人工智能”.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一词诞生于1956年,此后科学家提出了众多的理论,使这一概念逐步扩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地中海蕾经干洇11970年.“格洛玛·挑战者号”科学勘探船来到了地中海,执行一项全球性的科学任务——“深海钻探计划”.取出的岩心让科学家们十分吃惊.因为岩心中发现有岩盐、石膏及蒸发岩,这可是非比寻常的发现。“地中海下面发现蒸发岩层,证明深海底下存在着盐层,而且巨大的盐层是在甚短的地质年代期间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Hull  D 周昌忠 《世界科学》1996,(11):38-39
一个革命的科学哲学家DavidL.Hull著周昌忠译托马斯·S·库恩(ThomasS.Kuhn)于6月17日逝世,终年73岁。他以把“范型”和“不可比性”这两条原理引入关于科学的研究之中而著称。然而,他的工作之影响所及已超出这些范围。托马斯·库恩与1...  相似文献   

6.
科学史教育与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红专 《科学》2006,58(4):37-40
罗马作家西塞罗(M.T.Cicero)说过:“一个人不/了解他出生之前的事情,那他始终只是一个孩子。”哲学家培根(F.Bacon)也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近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已认识到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大力提倡把科学史纳入到科学课程中。中国科学教育界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已把科学史纳入内容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史教育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  相似文献   

7.
叶铭汉  戴念祖 《科学》2004,56(5):30-34
吴大猷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物理学家。他的后半生与台湾结下不解之缘。1970—1980年代.中国台湾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学术界不少人认为.这与吴大猷在台湾执掌科学、推动科技进步.以及推行全面教改、培养并延揽岛内外各方人才不无关系。对于科学教育,吴大猷有很多论述,尽管多为二三十年前之所为,对今天仍有启迪。  相似文献   

8.
《科学》杂志与中国科学社史事汇要(1914-191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洪业 《科学》2005,57(1):37-40
1915年1月,一份创办于美国大学校园之中的学术杂志在上海刊行问世,刊物封面上醒目地印着中文“科学”和英文“Science”字样。这份刊物的创办者们是一批身居异乡、心系祖国的中国留学生。在接受了几年的系统科学训练后。他们从内心对科学发出了深切的呼唤,立志引进西方人称为Science的科学,来改变祖国国力衰微的面貌,是谓“科学救国”。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科学》月刊,为此他们首先组建了“科学社”,不久又改建为“中国科学社”。今年时逢《科学》创刊和中国科学社成立90周年。90年来,前辈的科学救国理想已化为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往事并非如烟.几代科学家奋斗的足迹已深深地印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史册中。本刊今年各期将连载由中国科学社史研究专家樊洪业先生编写的“史事汇要”。为读者再现“赛先生”在中国发育成长的这一重要侧面,并借以为《科学》杂志后承者祭奠前辈的一瓣心香。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与科学同样重要”,这是对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技术(NMR)做出开创性工作的理查德·R·恩斯特(RichardR.Ernst)。与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斯蒂法妮.哈里斯(StephanieHarrisl在林道会议上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伪科学,当然是骗局一类的闹剧,揭穿了,一文不值。但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还有一种是地道的以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为幌子的骗局,这就是科学骗局。 科学骗局,确实使一些普通百姓信以为真,而且也使一些科学家受骗。其实,这也不奇怪,科学家也是人。他(她)们在某一研究领域是内行、是权威,但对其他研究领域,他(她)们又是外行,是普通百姓。一旦有经过包装的所谓科学“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同样也是会欺骗他(她)们的。 在20世纪的100年内,科学骗局出现过不少,有的是用论文发表的形式公…  相似文献   

11.
“年”非“光年”斐君[编者按]《假设与探索》栏目开设之后,我们发表了两篇文章。文章刊出后,编辑部收到好几篇针对这两篇文章的商榷之作。在开设栏目之时,“我们希望大学生、中学生以及一切有志于科学技术的人.把你认为‘有一卢、科学道理’的认识写出来,交给我们...  相似文献   

12.
破除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伪科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在我国封建迷信沉渣浮起,应当破除,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道理。然而对于伪科学的危害的认识.人们似乎还不那么顶真。其实,当今的伪科学,不仅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科学研究秩序.而且严重地损害了科学的尊严。许多人大受其害,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破除反科学、伪科学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把这项工作始终不懈地坚持下去。”既然要坚决反对伪科学,就必须区分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什么是科学?科…  相似文献   

13.
刘钝 《科学》2004,56(5):24-26
“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如今已成为生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中国人企图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始于一个半世纪前的晚清。然而.一场海战彻底埋葬了这一由少数上层官僚发起的“自强运动”(亦称“洋务运动”)。作家钱钢10年前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标题就叫《海葬》。今日回过头来看那段令人心碎的  相似文献   

14.
科学是人类实现梦想的翅膀,是人类到达理想彼岸的航帆。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成就令人目不接的今天,科学带来的一场巨大的革命,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社会公众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用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武装自己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为此,我们开辟了”科学家平台栏目,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科学家走近公众.让公众走进科学。这里选载的都是我国著名的专家、学者面向公众所作的专题演讲。这些演讲从不同的角度,以通俗而精妙的话语.向公众讲述了科学知识,传达了科学精神.可让我们读者同科学…  相似文献   

15.
周光召 《科学》2005,57(6):1-2
90年前,中国还处在国势衰弱、民族危亡的时期,任鸿隽、杨杏佛、胡明复、秉志、赵元任、周仁等一群怀着“科学救国”理想,留学美国的中国青年,为创办一份名为《科学》的杂志,成立了一个名为“中国科学社”的团体。今天,中国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回顾当年《科学》的创刊和中国科学社的成立,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16.
温振国  周保罗 《科学》2007,59(1):35-38
2006年3月2日,世界著名的免疫学家、法兰西学院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前任所长库里尔斯基(P.Kourilsky)应邀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作了一个题为“当今是否是疫苗开发的黄金时代”的报告。本文根据库里尔斯基教授的报告内容,回顾疫苗学的发展历史及疫苗开发的一些特点.介绍公众对“当今是否是疫苗开发的黄金时代”这一问题的看法,并阐述库里尔斯基教授他个人对这些问题的科学见解。  相似文献   

17.
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特别是最近几个月,“泥石流”、“堰塞湖”这两个名词已不绝于耳。那么,这两种四处频发、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中,又隐藏着什么科学原理呢?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单位资料室看到了《世界科学》。打开第一页时,我就被丰富多彩的目录内容深深吸引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空间科学”、“科学评论”、“今日启明星”……所有这些,是我一直渴望了解又难以在其他杂志获得的崭新领域。我继续翻开后面的内容,仔细地阅读着,每篇文章流利的文笔、严密的逻辑和精益求精的学风,再次打动着我、吸引着我。我如饥似渴地读着、看着,仿佛进入了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新王国。在这奥妙无穷的科学之舟里,我懂得了大自然的奥秘,科学的真谛,大至宇宙天体、中至人体生…  相似文献   

19.
陈同斌 《科学通报》2002,47(3):238-238
200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以“污染环境的植物修复”为主题的“青年科学家论坛”学术研讨活动.出席论坛活动的青年科学家代表共33名,涉及到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地质学、土壤学、农学等20多个专业领域,其中不乏“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青年学术带头人.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中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骆永明研究员共同主持.围绕“污染环境的…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西山区法院曾经审理过一个案子.很多癌症患者都到庭听审。庭审里有个让人难解的“题目”:治愈癌症的草药,竟然是不科学的“非法”草药。这个案子有点“连环套”.医院告药监局,堂上作证的是几十名癌症康复者。而从事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的专家也在听审。专家说.要是按针对西医的那套法规来衡量中医。大部分中药都不科学不合格。这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