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ICU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对两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3.85‰,与对照组26.42‰相比,相对更低(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统计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治疗期间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分压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时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可预防VAP,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加速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集束化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机械通气48小时的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为对照组,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为集束化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迟发性VAP发生率。结果 VAP发生率对照组为47.22%,集束化治疗组为23.8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5);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为11.03±4.87天,集束化治疗组为9.02±3.75天,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4);ICU住院时间对照组为15.17±5.96天,集束化治疗组为12.81±4.59,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迟发性VAP对照组为82.35%,集束化治疗组为50%,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02)。结论集束化治疗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干预用于呼吸机治疗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预防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行机械通气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30例患者为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1月-2019年1月的30例患者为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量、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口腔分泌物量多于常规组,且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的VAP发生率为6.90%,低于常规组的26.67%(P<0.05).结论 使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实行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分泌物流出,缩短其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内科》2017,(4)
目的分析呼吸衰竭患者在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管路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监测结果分为污染组与非污染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VAP的发生情况、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分析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管路细菌污染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呼吸衰竭患者在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时,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的发生率高达46.7%;污染组患者VAP发生率(21.43%)与病死率(17.86%)均显著高于非污染组(6.25%,4.69%),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也显著长于非污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在ICU病房行机械通气治疗时管路细菌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呼吸机管路细菌污染会明显增加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死亡风险,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刘明伟  王忠平  郝丽  卢爽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99-1601
目的评价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50例和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3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刘明伟  王忠平  郝丽  林昕  曲艳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0):1381-1383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组和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作为对照组,各5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再插管率等情况。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合并中间综合征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插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研究,共纳入206例机械通气大于48 h的患者,其中54例发生VAP,152例无VAP发生,比较VAP和非VAP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我院ICU VAP发生率为26.2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机械通气时间长、ICU住院时间长、脑血管病、肿瘤术后为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康复治疗是VAP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VAP由多种高危因素引起,早期康复治疗有助于预防VA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方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05~2016-05入住该院ICU行机械通气的2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4-05~2015-05入住ICU的患者87例纳入对照组,2015-06~2016-05入住ICU的患者117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棉球擦拭法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采用病例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比较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VA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AP的发生率为28.70%,观察组VAP的发生率为17.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冲洗法的口腔护理效果优于棉球擦拭法,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衡水市哈励逊临床医学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经皮扩张气管切开的患者178例,按气管切开时间分为早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10d)及晚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10d),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d病死率。结果早期气管切开组VAP的发生率低于晚期气管切开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均明显缩短,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VAP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但对患者28d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成本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我院ICU2004年5月~2006年3月机械通气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SSD组(气囊上滞留物引流组)50例,对照组(未引流组)50例,记录发生VAP的时间、细菌培养的结果,呼吸机通气日,ICU住院日。结果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体有一致性和相似的构成比,SSD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气囊上滞留物引流可以明显降低VAP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时间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BCDE集束化、个性化护理方案对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2021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入住ICU的121例>60岁老年ATAAD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2019年入院的60例病人为对照组,2020—2021年入院的61例病人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ABCDE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组给予基于ABCDE集束化管理方案制定的针对老年病人的个性化术后护理方案。对比2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谵妄发生的时间点、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结果 干预组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发生谵妄的时间点明显迟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总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ABCDE集束化管理方案制定的针对老年病人的个性化术后护理方案能有效推迟老年ATAAD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并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持续声门下吸引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榆林市星元医院收治的建立人工气道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导管进行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过程中采用可冲洗的气管插管,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术。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及声门下滞留分泌物菌落。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留置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声门下滞留分泌物为革兰阴性菌、真菌菌落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声门下滞留分泌物为革兰阳性菌菌落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声门下吸引术可以降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VAP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AE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应用有创一无创序贯携氧呼吸机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间我院ICU患者32例,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待患者神志完全清醒,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早期拔管,继续无创呼吸机携氧正压通气治疗,并选择本院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间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30例于ICU予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治愈好转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结果序贯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任ICU时间、治愈好转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病率、再插管率及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一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安全有效,提高治愈好转率,优于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调查我院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病原菌特点及其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地调查了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并行机械通气>48h的所有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将这些患者分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VAP组)和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NON-VAP组),并对VAP组进行进一步分组,分为早发VAP组和晚发VAP组,对所有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同时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85例VAP患者中共分离出96株菌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有79株(82.29%),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最常见;VAP患者中72例患者(84.71%)为单细菌感染,13例患者(15.29%)为多细菌感染;早发型VAP患者36例,共培养出38株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晚发型VAP患者49例,共培养出58株致病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早发型VAP患者气道分泌物中培养出7株多重耐药菌,而晚发型VAP患者气道分泌物共培养出24株多重耐药菌,两组在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早发型VAP和晚发型VAP的机械通气天数分别为8.49±4.36 vs. 26.06±14.90(P=0.001),总住院天数分别为28.11±25.51 vs. 42.88±31.41(P=0.020),30天病死率分别为50.00% vs.35.42%(P=0.180),60天死亡率分别为58.33% vs.45.83%(P=0.257)。VAP和NON-VAP组机械通气天数分别是16.82±38.83 vs.6.66±5.28(P=0.018),ICU住院天数分别为24.16±40.42 vs. 11.79±11.63(P=0.007),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54.12% vs. 39.67%(P=0.023)。结论:我院ICU中VAP的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最常见,其中早发型VAP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晚发型VAP致病菌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主;多重耐药菌更常见于晚发型VAP病例;晚发型VAP的机械通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早发型VAP的延长,两组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VAP延长ICU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治疗时间,也增加危重患者的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例)采用SBT指导撤机,对照组(n=38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指导撤机,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内再插管率、ICU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SBT在及时脱机、减低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SIMV撤机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持续机械通气超过48h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最终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各50例。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起病时间和死亡率)、基础疾病(机械通气前的肺部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坏死性肠炎、肺出血、脓毒症和呼吸窘迫综合征)和VAP相关影响因素(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气管插管的次数、气管内吸引的次数、外科手术、肠道外营养以及ICU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对其中有差异性的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找出PICU患儿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VAP组和非VAP组患儿各项基础疾病均未见显著差异(均P0.05),无统计学意义;VAP组和非VAP组患儿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气管插管的次数、气管内吸引的次数、肠道外营养以及ICU住院时间存在差异(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肠道外营养、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气管插管的次数、气管内吸引的次数和ICU住院时间是导致儿科ICU患儿出现VAP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肠道外营养、机械通气的持续时间过长、重复气管插管、多次气管内吸引和ICU住院时间过长是导致儿科ICU患儿出现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7,(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超过48h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57例)和非VAP组(103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应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VAP发生率为3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AP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有基础疾病、有输血史的比例高于非VAP组患者,VAP组患者平均吸烟年限长于非VAP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组患者留置胃管、中心静脉置管,使用激素、行机械通气前48 h使用抗生素、经鼻插管以及昏迷的比例显著高于非VAP组患者(P0.05);VAP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长于非VAP组患者(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 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年龄、合并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行机械通气前48 h使用抗生素是重症监护室治疗患者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崔金玲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2):1552-155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严重脓毒症并发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成年住院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28天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结果血必净治疗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病死率降低,ICU住院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天数缩短,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必净可以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儿口腔护理器联合三氯新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作用。方法将80例入住ICU病房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婴儿口腔护理器联合三氯新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牙菌斑指数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牙菌斑指数及VAP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儿口腔护理器联合三氯新含漱液对脑卒中患者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牙菌斑指数、VAP的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