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比较研究者总是站在一定的文化立场上来选择比较视点、比较范围、比较对象和比较方法,而被选择来进行比较者在某种意义上也都是具有特定价值的文化利用对象.无论比较研究者是选择重基本共性、相似性、亲缘关系的影响研究,还是强调现象独特、内容与形式各具特点的平行研究,文化利用都是其共同的要素.如果忽视这一点,就有可能在比较研究的批评中失之过崇或求全的偏颇.  相似文献   

2.
近三十年<庄子>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柏拉图、卢梭、尼采、海德格尔等人身上,反现比较研究史的其他个案,<庄子>比较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尽人意.造成研究困局的原因有:翻译的局限、方法的制约、学科的疆域."循环往复、净化澄澈"也许是传统的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之外,行之有效的比较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比较文学纷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较学者"研究向度"的分异。"研究向度"是指个体比较学者潜在、不自觉、难以被自己所觉察的研究偏向。基于"平行"与"影响"两大类型以及"趋同"与"趋异"两大方向,"研究向度"可四分为:平行/趋同、平行/趋异、影响/趋同与影响/趋异。比较学者一般在这四向中偏向其一,不同"研究向度"具有等价性。但长期以来,由于比较学者"研究向度"意识的缺失,时常导致对"异向"者的误读与指责,如于连、曹顺庆("平行/趋异")对钱钟书"共同诗心"("平行/趋同")研究价值的批评与否定。"研究向度"的系统揭示,可使比较学者重审本己与他者"研究向度"的差异,实现对本己的超越和对他者的接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古典园林和法国古典园林进行了比较研究,侧重于两国古典园林艺术总体布局及植物、假山与石景的比较,也涉及理水和建筑质料等其他造园要素.研究表明,中法古典园林艺术由于文化背景和审美理想的不同导致连园思想不同,两者在风格和形态上表现了明显的差异性,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5.
关于文化、文明及其比较研究等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精神上或思维上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又总是要通过特定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文明”则是体现这种联系所形成的文化形态发展到特定阶段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文明”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文化价值结晶。“文化比较研究”侧重于对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形态的动态把握 ;而“文明比较研究”则是对不同时期或不同文化所达到的总体的和基本的价值尺度的比较认识。虽然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 ,但本质均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不仅仅是对三大逻辑体系的比较研究,它更侧重于不同文明背景下逻辑与文化、逻辑与哲学、逻辑与社会和自然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评价的比较逻辑学的根本属性在于它的跨越性和可比性。这种跨越性的研究思路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评价的比较逻辑学的这一根本属性为构建比较逻辑学学科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追述了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产生的过程、其研究对象、学理假设和基本方法,着重指出平行研究,特别是中西文学间的平行研究目前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文章认为,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要走出困境,可以向中西比较哲学的平行研究借鉴"语境化"方法。在这方面,比较哲学家郝大维、安乐哲合著的《期望中国》一书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以来,比较文学的发展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摆脱了以往的中西比较、影响研究、纵向研究等范式,更加关注比较文学的文化内涵、诗学意义和人文品格,特别注重对人类经验的"整合",以肯定人的内在超越性和终极价值。在比较方法、比较对象、比较视角的选择上也更加科学客观,富于理性,中国作家之间的平行研究在国内研究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就,李继凯就是中国现代作家平行研究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的鲁迅与茅盾比较研究E1’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认可,王俊虎的《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也是平行研究的力作,在老舍、曹禺研究和比较文学研究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中西传统景观园林的风格与特色,采用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西自然观形成的原因及在不同自然观下中西传统景观园林的特色,提炼出中西传统景观园林文化的本土资源环境特征,为探求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念和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社会比较的动力:动机与倾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比较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推动社会比较的因素有很多,目前受到最多关注的两种动力因素是社会比较动机和社会比较倾向性.推动社会比较的动机可分为三大类:自我评价、自我提升和自我增强.在不同动机驱动下,比较者在选择比较目标和比较维度、对比较过程和比较信息的操纵等方面有差异.社会比较倾向性指进行社会比较的意愿.社会比较倾向性的个体差异会影响个体进行比较的频率和效应.高社会比较倾向的人更喜欢做比较,更容易受社会比较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