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加口服牵正散对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牵正散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面瘫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口服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明显改善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针刺对治疗口眼斜的疗效.方法对本组病例给予针刺加脉冲电疗,配合牵正散加味(散剂)口服.结果经15~20d针、药治疗,本组15例全部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应用针刺电疗结合牵正散加味治疗口眼斜,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针刺对治疗口眼斜的疗效.方法对本组病例给予针刺加脉冲电疗,配合牵正散加味(散剂)口服.结果经15~20d针、药治疗,本组15例全部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应用针刺电疗结合牵正散加味治疗口眼斜,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针刺对治疗口眼斜的疗效。方法 对本组病例给予针刺加脉冲电疗 ,配合牵正散加味 (散剂 )口服。结果 经 15~ 2 0d针、药治疗 ,本组 15例全部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为 10 0 %。结论 应用针刺电疗结合牵正散加味治疗口眼斜 ,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面部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风痰阻络型面肌痉挛患者予以牵正散加味并针刺治疗,隔日针刺1次,14次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痊愈10例,显效39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0%。结论:牵正散加味口服配合针刺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药针刺对治疗口眼Wai斜的疗效。方法 对本组病例给予针刺加脉冲电疗,配合牵正散加味(散剂)口服。结果 经15~20d针、药治疗,本组15例全部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应用针刺电疗结合牵正散加味治疗口眼Wai斜,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合用中药治疗急性面神经炎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祥 《陕西中医》2006,27(9):1118-1119
目的观察针刺合用中药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21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2例,针刺患侧迎香,阳白,地仓等穴位,中药自拟扶正解毒牵正散;对照组100例用传统针刺和药物“牵正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提示针刺合用中药能益气养血、疏风通络、祛风散寒,使筋脉通达,气血调和,筋脉得到濡养。  相似文献   

8.
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系现代医学所称面神经麻痹,有中枢性及周围性之分。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和加服中药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效果满意,现简介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男性2 5例,女性7例;右侧面瘫2 8例,左侧面瘫为4例;年龄最大5 2岁,年龄最小2 0岁;病程最长2 0天,最短5天。2 治疗方法针刺治疗选用患侧颊车对透地仓,阳白透鱼腰,牵正透迎香,患侧太阳、翳风、双合谷针刺得气后留针2 0min ,每日1次。中药牵正散每次口服5 g ,日2次热酒送服。3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眼睑闭合良好,口角不歪斜,面部表情肌恢复;好转:临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拔罐配合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用针刺、拔罐及牵正散治疗。结果:治愈31例(81.6%),好转5例(13.2%),未愈2例(5.2%),总有效率94.7%。结论:针刺、拔罐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37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19例,用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对照组18例,单用牵正散治疗,疗程14天,观察症状情况并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痊愈4例,显效10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高达89.4%,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口僻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我院确诊的口僻患者,利用中医辨证论治,方选牵正散加减,并联合针刺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6例患者中,痊愈95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03%。结论:临床运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口僻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静滴利巴韦林、口服泼尼松片、注射Vit B1,Vit B12及针刺、理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加味牵正散口服,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李种泰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2):1285-1286
目的:观察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牵正散加减口服,结合针刺透穴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牵正散对面部黄褐斑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均口服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结果有效率达90%(P〈0.05)随访一年无复发。结论牵正散加减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刘雪景 《光明中医》2016,(10):1424-1425
目的观察牵正散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面神经炎患者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以牵正散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以常规医药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牵正散加味配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针刺为主治疗颜面神经麻痹11例广东省深圳市平湖镇人民医院(518111)戴小欣,梅湘江主题词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而神经麻痹/中医药疗法,牵正散/治疗应用自1994年2月~1995年3月,笔者采用针刺疗法为主,辅以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颜面神经麻痹11例...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2004年以来,应用针刺疗法配合中医牵正散加味口服,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48岁;患左侧面瘫26例,右侧面瘫14例;病程1天至6个月.  相似文献   

18.
分期针刺法结合牵正胶囊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法结合牵正胶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采用分期针刺法配合牵正胶囊口服,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配合牵正胶囊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92.5%。提示:分期针刺结合牵正胶囊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可以提高患者的痊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20例门诊患者,针刺(攒竹、阳白、丝竹空、太阳、下关、颊车、四白、人中、地仓、承浆、合谷、风池),留针30min,1次/d。牵正散(僵蚕10g,白附子6g,全蝎、桂枝、防风各10g,川芎20g,天麻10g),1剂/d,水煎200m 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4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00%。[结论]针刺联合牵正散治疗面瘫,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1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使用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H-B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7.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B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