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检测47例肝病患者血清IgM型丙型肝炎抗体(IgM抗HCV)和IgG型丙型肝炎抗体(IgG抗HCV)。IgG抗HCV阳性的9例急性肝炎、10例慢性肝炎、12例肝炎后肝硬化中IgM抗HCV阳性者分别为9例(100%)、8例(80.0%)及10例(83.3%),表明IgM抗HCV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有早期诊断意义及提示预后的作用。20例输血后HCV感染者IgM抗HCV阳性或IgM与IgG抗HCV同时阳性,说明多次输血造成HCV反复感染,其中11例(55.0%)为HC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重叠感染,提示乙型肝炎患者多次输血或血制品是造成HCV感染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 例1:患者,男,66岁。言语不清四肢活动受限2小时。查体BP 24/14 kPa,神志清晰。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双上肢肌力Ⅰ级,双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低,膝腱反射( ),双侧巴氏征(±)。颈无抵抗,克氏征(-)。头颅CT未见异常。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发现2个月,原口服消渴丸,改服优降糖后出现症状,查血糖1.7mmol/L,应用高渗糖及能量合剂后约50分钟,四肢肌力  相似文献   

3.
作者检测了1982~1985年间250例心脏手术病人输血后肝炎发病情况及为其供血的3142名志愿献血员(HBsAg 阴性、ALT<1.33μkat/L)血清抗HCV、抗HBc 和ALT 值。检测结果:受血后经12个月随访,250例受血者中40例(16%)发生非甲非乙型肝炎。其中5例输血前抗HCV 阳性,其余85例中30例(86%)抗HCV阳转;210例未发生肝炎者中仅2例(1%)抗HCV 阳转。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72岁。2002年6月16日以头痛伴呕吐2天入院。患者高血压病史20年。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共济运动正常,全身感觉无异常。颈抵抗明显,克氏征(-),双侧巴氏征(-)。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压、血管解痉药物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80~1981年收治非占位性类脑瘤型散发性脑炎22例,死亡5例,择2例尸解报告如下。例1:男性,24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语言不清、伴头痛1天入院。查体:患者意识矇眬,两瞳孔不等大,颈有抵抗感。左上、下肢肌力均为0度,肌张力低;右上下肢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双侧锥体束征阳性。其余术发现异常。化验:血白细  相似文献   

6.
郝连玉  杨琴 《山东医药》2008,48(34):50-50
患者女,26岁,因头晕、呕吐1月,伴言语不清,四肢无力10余天入院.查体:眼球向右水平及垂直震颤( ),向左视物成双,右侧眼睑轻度下垂,左侧面部痛觉较右侧减低,双侧鼻唇沟可疑变浅,口角无偏斜.轻度饮水呛咳,软腭上抬无力,双侧咽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低,肌力5(-)级,右侧指鼻试验欠稳准,肢体及躯干痛、温觉较左侧弱.双下肢腱反射减弱,Chaddock征、Babinski征( ).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 血清采自血透前、血透后2-60月的10例肾衰患者,用ELISA检测抗HCV,用PCR法检测HCV,RNA和HCV基因型。 结果 10例患者透析前无HCV感染。透析后2-60月,3例抗HCV阳性(30%),2例HCV RNA阳性(20%),其基因型均为HCVⅡ型。10例患者中7例有输血史,其中4例(57%)HCV感染,所有抗HCV阳性和HCV RNA阳性患者均有输血史。而无输血史的3例患者未见HCV感染。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HBV感染与HCV感染无相关性。 结论 反复输血是血透患者感染HCV的高危因素,长期血液透析是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8.
作者前瞻性研究居住在HBV和HCV感染低流行的法国的24例HB_SAg阴性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病人(其中6例为南非裔),23例有肝硬化,11例有长期饮酒史。对该组病例用RIA法检测HB_SAg、抗HB_C和抗HB_S;用ELISA法和RIBA法检测HCV;用PCR法检测肝组织的病毒基因组。结果24例中11例ELISA和RIBA法检测抗HCV均为阳性,1例仅RIBA法阳性。11例长期饮酒史者中6例抗HCV阳性。12例血清HCV RNA阳性者的抗HCV也均为阳性。检测9例病人肝脏肿瘤和非肿瘤组织的HCV RNA,其中4例检出病毒基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我们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92例HCV感染者血清标本测定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并根据荧光反应模式判定结果为:HCV感染者92例中有36例出现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9.1%,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自身抗体检出率12.8%(P<0.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P<0.01)。其中HCV感染者ENA阳性率为16.8%,由此可知,HCV感染后可出现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可能是HCV感染后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共检测了164例抗 HBc 单项阳性者的 HBV DNA、HIV 和 HCV。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乙肝病毒基因的三个不同区域。结果54例(32.9%)乙肝病毒 DNA 阳性,但大多数滴度较低,约半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4.3%为 HIV 阳性。在153例中62例(40.5%)抗 HCV 阳性,其中2/3为 HCVRNA 阳性。进一步探讨抗 HCV 阳性与抗HBc 单项阳性的关系。49.2%抗 HBc 单项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并分析河北省某县有偿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等检测了抗-HCV、HCV核糖核酸(RNA)和抗-HIV。结果:共检测109例受HCV感染的献血员,其中ALT异常者为38.53%(42/109),抗-HCV阳性率为95.41%(104/109),HCV RNA阳性率为70.64%(77/109),抗-HIV阳性率为0(0/109)。结论:在该县有偿献血HCV感染者中HIV-1感染率为0,HCV感染者中HIV-1感染存在地区差异,并非所有地区HCV感染者HIV感染率均高。  相似文献   

12.
例1:患者67岁,男性,因家人发现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10min急入院。查体:T36.8℃,P110次/min,BP160/90mmHg。昏迷状态,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min,光反射存在,给予疼痛刺激无反应,四肢肌张力低,双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急行头颅CT未见异常,查血生  相似文献   

13.
《肝脏》2017,(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HCV RN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清ALT、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i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HCV RNA含量、抗HCV、ALT、PA、TBil检测,对比治疗前后的HCV RNA阳性检出率及ALT、PA、TBil水平变化,分析HCV RNA含量与ALT、PA、TBil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HCV RNA+抗HCV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1.94%,明显比HCV RNA和抗HCV单独检测的阳性率更高(P0.05)。治疗后的HCV RNA、抗HCV、HCV RNA+抗HCV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HCV RNA阳性率明显低于抗HCV和HCV RNA+抗HCV阳性率(P0.05)。不同HCV RNA含量患者治疗前的抗HCV、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4组不同HCV RNA含量(1.0×10~3、1.0×10~4、1.0×10~5、≥1.0×10~6)患者的ALT水平均明显降低、PA水平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的HCV RNA含量与ALT异常率、PA异常率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期间的HCV RNA含量与ALT、PA水平变化密切相关,同时进行HCV RNA含量、ALT、PA监测有助于更好地评估丙型肝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逆转录双PCR法对340不例同慢性肝病患者中的抗—HCV阳性血清进行HCV—RNA检测,66例抗HCV阳性血清检出55例HCV—RNA阳性,HCV—RNA阳性率为16.18%(55/340),在慢迁肝、慢活肝、肝硬化、慢重肝及肝细胞癌中HCV—RNA阳性率分别为10.98%(18/164)、20.59%(7/34)、36.67%(11/30),33.33%(1/3)及16.51%(18/109)。HCV感染在慢性肝病中主要是以与HBV合并感染形式存在,为10.88%(37/340),单一HCV感染仅为5.29%(18/340),结果提示HCV感染可加重慢性乙型肝炎的肝损害,促进病情向重症化发展,而其在肝细胞癌中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HC与丙型肝炎的关系,采用ELISA方法检测48例PHC及106例非肝病患者的扰HCV抗体及HBV-M。结果显示PHC组中抗HCV抗体阳性21例(43.8%),对照组14例(13.2%,P<0.01);HBV-M阳性45例(93.8%),对照组50例(47.2%,P<0.01)。HBV-M阳性PHC病人中,HBsAg、HBeAb及HBcAb三项阳性21例(46.7%),HBsAg、HBeAg及HBcAb三项阳性7例(15.6%),HBsAg及HBcAb二项阳性5例(11.1%)。HBV-M阴性PHC患者中,抗HCV抗体阳性2/3例(66.7%),HBV-M阳性PHC病人中,抗HCV抗体阳性19/45例(42.2%,P<0.05);HBsAg阳性PHC病人中,抗HCV抗体阳性14/38例(36.8%);HBsAg阴性病人中,抗HCV抗体阳性7/10例(70.0%,P<0.05)。在抗HCV抗体阳性PHC患者中,3个月前有明确输血史8例(38.1%)。以上结果提示在我国,PHC与丙型肝炎有关,在HBV-M阳性患者中。HBsAg、HBeAb及HBcAb三项阳性患者发生PHC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
维持性血液透析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维持血液透析致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透析中心血液透析的99例患者中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输血情况,与透析相关的感染控制措施及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以及HCV RNA、HCV抗体和肝脏B超检测指标等.结果 99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有20例感染HCV,患病率为20.2%,其中HCV感染患者的年龄平均为(63.3±10.9)岁,透析龄为(79.9±38.7)个月;发现HCV感染的平均持续时间为(32.6±22.6)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患者为103.5个月.HCV感染者中有16例(80%)感染HCV前有输血史.曾有4例患者血清HCV RNA阳性,其中1例经应用干扰素治疗半年后持续HCV RNA转阴,1例1月后HCV RNA自行转阴,其余2例患者血中HCV RNA仍阳性.抗HCV阳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及透析龄均明显大于抗HCV阴性者.实行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后血液透析患者平均每年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发病例(1.2%)较前(5.3%)明显下降(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输血(P=0.001)及透析龄(P=0.001)是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输血及透析龄是血液透析患者感染HCV的独立危险因素.实行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56例儿童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少平 《传染病信息》2000,13(4):177-178
我院应用HCV-EIA,HCV-RNA-PCR技术对1994年~1997年三年中56例HCV患儿进行检测。结果:56例HCV患儿中抗HCV-IgG全部为阳性,阳性率为100%,抗HCV-IgM阳性为29例,阳性率为51.78%,HCV-RNA阳性46例,阳性率为82.14%。结合临床和流行病史调查发现小儿HCV感染以输血为主要传染途径(60.7%)、母婴垂直传播(14.2%)及家庭成员密切接触(5.3%),原因不详者占19.6%(P≤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RNA)载量与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C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荧光定量 (FQ PCR)法检测 2 0 8例疑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CVRNA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 HCV。结果  2 0 8例血清样本中HCVRNA阳性率为 81.3 %。HCVRNA平均载量为 4.63× 10 5Copies/ml。结论 FQ PCR法检测HCVRNA是判定HCV感染的直接证据 ,是反映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直接指标 ,有确诊价值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价值。HCVRNA与抗 HCV具有高度正相关。HCVRNA较抗 HCV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对42例乙型菜场炎病毒(HBV)阳性,32例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及22例抗HCV与HBV双阳性原发性肝癌(PHC)病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与正常人比,HBV阳性、抗HCV阳性及HBV与抗HCV双阳性PHC病人的NK活性均明显下降,sIL-2R水平均显著升高,二者呈明显负相关,且HBV阳性及HBV与抗HCV双阳性病人的sIL-2R水平明显高于抗HCV阳性病人,同时,ALT异常PHC病人的sIL-2R水平还明显高于ALT正常者。提示在PHC病人中sI1-2R的分泌不仅反映了HBV与HCV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抑制状态,而且可为临床应用生物学反应调节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H C V)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混合感染的临床致病特点以及不同HCV基因型在HBV、HCV混合感染中的发生率,以期为HBV、HCV混合感染者的病情转归预测及病毒性肝炎的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HCV、HBV混合感染者171例,经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为血清抗HCV和HBV血清标志物1项或1项以上阳性。HCV单独感染者295例,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为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