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章君 《河北化工》2012,35(2):62-64,74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法规的日益关注,柴油脱硫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清洁柴油的生产已是超低硫燃料的发展趋势。目前柴油脱硫技术主要以加氢脱硫技术为主,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脱硫技术,其中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较快。综述了清洁柴油的脱硫技术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对国内外清洁柴油主要质量指标的进行了对比.介绍了柴油单段加氢脱硫技术和非加氢脱硫技术.提出在发展柴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同时,重点发展非加氢脱硫技术,尤其是离子液体脱硫技术、廉价氧化剂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和生物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丽  郭蓉  孙进  丁莉  杨成敏  段为宇  姚运海 《化工进展》2016,35(11):3503-3510
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各国相继推出了高质量的清洁燃料标准。低硫化是柴油清洁利用的发展趋势,研制开发高效稳定的加氢脱硫催化剂是加氢脱硫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在柴油加氢脱硫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分析了柴油加氢脱硫反应机理、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主催化剂、助剂和载体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柴油加氢脱硫的主要路径是直接脱硫和加氢路径,而柴油中受空间位阻影响大的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的脱除路径主要是加氢路径和烷基转移路径。文章从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分析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机理,得到加氢脱硫活性与催化剂的表面微观结构紧密相关。分析了近年来催化剂载体的研究进展,发现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载体主要是氧化铝及改性的氧化铝。  相似文献   

4.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的缺点,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莉蓉 《化工时刊》2004,18(8):17-19
介绍了国内外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各种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与加氢脱硫技术相比,氧化脱硫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二苯并噻吩(DBT)为例介绍了其加氢脱硫(HDS)的反应网络,并对近年来国内外柴油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认为加氢脱硫技术仍是目前国内生产清洁柴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行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柴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漏洞。对于柴油来说,其硫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污染程度,因此柴油的加氢脱硫技术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将从柴油的污染原理出发,对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目前我国柴油加氢脱硫技术发展现状指出一些有效促进柴油加氢脱硫技术发展的措施,以希冀给予我国广大柴油生产加工企业一些帮助,促进其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柴油低硫化及其含硫标准的日趋严格,是世界各国柴油产品质量与标准的发展趋势。加氢脱硫技术生产低硫柴油,存在投资大、操作费用高和操作条件苛刻的缺点,导致柴油成本大幅攀升,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国内外柴油氧化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认为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将成为今后生产超低硫清洁柴油的主要工艺之一。  相似文献   

9.
加氢柴油中残留的硫化物主要为二苯并噻吩及其衍生物,因此,脱除柴油中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是实现柴油深度脱硫的关键技术。系统地介绍了加氢脱硫、生物脱硫、氧化脱硫和吸附脱硫等技术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取得了一定进步,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柴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浪费和使用情况带来的污染问题。柴油作为重要的车用燃料,燃烧后排放的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这与柴油中硫含量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柴油燃烧会导致硫化物的形成,所以为了提高柴油质量,生产出低硫或超低硫的柴油,我国各化工企业采用了加氢脱硫技术。本文先介绍了清洁柴油加氢脱硫技术的污染原理,对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加氢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出当前加氢脱硫工艺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借以此文给予石油化工企业一些建议,以促进企业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催化蒸馏技术在石油加氢领域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包括反应器结构、催化剂装填技术及工艺技术等。对埃克森公司、IFP和CDTECH的汽、柴油催化加氢脱硫、原油直接加氢蒸馏和馏分油加氢蒸馏等技术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12.
尚猛  田正浩  迟元龙 《广东化工》2012,39(16):92-93
通过分析国内外柴油加氢精制形势,介绍了国内外非加氢脱硫技术和加氢精制工艺以及催化剂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外还是以柴油加氢脱硫工艺为主。同时也介绍了液相柴油加氢精制技术的现状和技术特点。通过资料的整理总结,可以为柴油精制技术路线的选择及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分析催化裂化柴油(LCO)加工路线及转化技术,提出催化裂化轻、重柴油分别抽出,轻柴油加氢精制后作为产品柴油;催化重柴油(HLCO)经加氢开环后,再经催化裂化反应,将部分柴油转化为汽油和液化气.通过中试实验确定了蜡油加氢原料蜡油掺炼不同比例HLCO,对蜡油加氢反应特性及产品性质的影响.工业生产运行结果表明,蜡油加氢原料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柴油加氢精制-临氢降凝装置采用异构降凝技术提高产品柴油质量的生产情况。该技术原料适应性强,产品方案灵活,可生产十六烷值较高的低凝点柴油,提高了装置运行时间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提高柴油安定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秀荣 《河南化工》2008,25(3):8-10
论述了影响催化裂化柴油的氧化安定性的因素,介绍了多种非临氢精制方法的原理及最新的工艺技术进展,如酸碱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加稳定剂法、盐精制和生物精制等,对各种精制方法进行了评价,提出FCC柴油非加氢精制的发展趋势是将各种精制工艺进行有机组合,形成新的非加氢精制工艺,以改善柴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大庆焦化柴油和重油催化轻柴油产品的安定性和对加氢装置扩能的需要,进行了FH-98型催化剂用于大庆焦化柴油和重油催化轻柴油混合油加氢精制工艺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H-98型催化剂对大庆焦化和重油催化混合柴油进行加氢精制,可以生产出0#一等品柴油,能满足加氢装置扩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气化焦油加氢制汽油、柴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气化焦油加氢制汽油、柴油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气化焦油机械杂质含量高,杂原子多、稠环芳香烃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原料油预处理、预饱和加氢、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的加氢工艺,汽、柴油产品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8.
催化裂化柴油硫含量高,芳烃含量高,十六烷值低,是较为劣质的柴油组分。通过加氢方法一般可以实现催化裂化柴油的大幅改质,但芳烃加氢饱和对提高中间馏分油的十六烷值有限。催化裂化柴油已成为限制企业柴油质量升级的关键。针对国内外车用柴油质量升级趋势,以劣质催化裂化柴油高值化和清洁化利用为出发点,综述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劣质催化裂化柴油加氢改质后调和柴油的劣势,重点介绍由劣质催化裂化柴油生产低碳芳烃或高辛烷值汽油的工艺技术,提出利用催化裂化柴油富含芳烃的特点,加氢后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轻质芳烃是最具竞争力的加工路线。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芳烃加氢饱和与侧链断裂选择性,提高低碳芳烃产率,减少低值副产物,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及其在柴油加氢工业装置上生产国Ⅴ标准柴油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柴油液相循环加氢技术处理直馏柴油、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的混合油及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时,均可以生产满足国Ⅴ标准的清洁车用柴油调和组分。在反应器入口压力9.5 MPa、体积空速1.3 h~(-1)、循环比1.5和入口反应温度360℃的工艺条件下,加工直馏柴油和催化柴油的混合油,可以生产国Ⅴ标准的车用柴油产品调和组分,并可以满足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