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0引言外径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是指在千分尺测量范围内,活动测杆做任意转动时两测量面的平行程度。平行度误差的大小实际上是由两测量面相对于轴线的垂直度所决定的。外径千分尺的平行度使用一组四块平行平晶检定。依次将四块厚度差为四分之一螺距的平行平晶放入两测量面间,使测量面与平行平晶接触,转动棘轮机构,并轻轻转动平行  相似文献   

2.
薛祖钧 《工业计量》1995,5(5):38-38
千分尺平行性的判断与修理f千分尺是一种常用量具;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准确度较高,故在工厂使用极为普遍。同时修理工作量也极大,修理时两测量面的平行性是必修项目。有许多文章专门介绍使用平行平晶检查千分尺平行性及根据干涉条纹判断两测量面的平行情况,...  相似文献   

3.
公法线千分尺要求两测量面必须与活动测杆的旋转轴线垂直,才能保证公法线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性。修理方法: 1.对于固定测量面是整圆的公法线千分尺,一般可采用千分尺研磨器研磨修复,但研磨器的外径尺寸应大于测量面的外径尺寸。 2.对于固定测量面是“1/2”或“1/6”面的公法线千分尺可把公法线千分尺活动测量杆夹持在检具上(如图示)。用“0”级刀口直角尺检查活动测量面与测量杆旋转轴线的垂直度。根据检查结果,首先在专用研磨平板上研修活动测量面,使其与测量杆轴线的垂直度不应大于1.75μ(可用光隙法比较,不出白光、色光即可),然后,再以活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大型外径千分尺的固定测头均采用可换测杆型式,使测量范围扩大至100毫米,如图1。但有的可换测杆没有定位槽,如图2(α)。这样,每次更换可测杆时,因装的方位不一样,从而引起千分尺两测量面不平行度发生变化,有时甚至出现超差。因为大型千分尺两测量面的不平行,主要由两项偏差合成的:一项是由于活动测杆测量平面与其回转轴线的不垂直引起的,如图3(α);另一项是由于活动测杆回转轴线对固定  相似文献   

5.
小经验两则     
1.一种观察干涉带的方法检定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时,将平行平晶水平放置于检定桌上,在平晶左端不远处与平晶轴线垂直方向立放一面镜子。检定员左手持千分尺尺身,右手拧动棘轮,当千分尺两测量面与平晶工作面接触时,透过平晶观察千分尺左端测量面(即固定测砧测量面)上的干涉带情况;再从镜面上观察千分尺右端测量面(即微分丝杆测量面)上的干  相似文献   

6.
外径千分尺是根据螺纹传动的原理制造的,是通过微分丝杆在螺母里的转动而在轴线方向上得到一定位移来进行测量工作的。示值误差的产生,除了与螺纹的制造精度、两测量面的平面性、平行性、测量力、温度以及其他测量条件有关外,主要是由于千分尺在使用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我们厂以前只有150毫米以下的千分尺研磨器,对于150毫米以上的千分尺一直不能修理。而且大千分尺使用较少,如果都按千分尺的尺寸配齐研磨器,不但很难办到,由于经常不使用,也是一种浪费。通过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发扬了敢想敢干大干快上的革命精神,我们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种不用大型研磨器,也能修理大型千分尺平面性和平行性的工具,用来修理150~700毫米左右的千分尺,经过反复使用,证明效果良好。今将修理工具和修理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一、修理工具修理工具如图1,平行螺杆4,是工具的关键性部件,作为检查,校准千分尺测量面的基准。它是用一根75毫米千分尺调整量杆配上螺纹套管做成的(图2),与千分尺的微分测杆相似。调整体6有一球形部分(图1),使平行螺杆可随着调整体向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使用平行平晶对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进行检定时,往往喜欢由上而下地观察一个测量面上的干涉带情况之后,将千分尺连同夹持在两测量面之间的平行平晶一起翻转过来,再由上而下地观察另一测量面上干涉带的情况。这种方法简称翻转法。  相似文献   

9.
1测量面的平行度1·1平行度失准的原因1)测量面局部磨损千分尺在正常使用中,由于工件总是从两测量面间比较固定的方向进行测量,因而造成固定测砧外测的局部磨损,而活动测杆测量面,由于测量尺寸是经常变的,所以四周磨损较均匀,形成中凸现象,只有在长期将千分尺止动器锁紧当卡规使用时,两测量面才会同时产生局部磨损。2)尺架变形使用中的千分尺,由于摔碰和尺架材料的内应力,将引起尺架变形,从而使测杆轴线与固定测砧测量面不垂直。3)微分螺母磨偏长期使用的千分尺,由于测杆和微分筒等活动部分的重力作用,常将微分螺母磨偏,使测杆偏斜,因而破坏…  相似文献   

10.
外径千分尺测砧的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固定的,另一种是活动的。目前我国生产的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在300毫米以下的测砧是固定的,测量范围在300毫米以上的测砧是活动的。对于测量范围大于300毫米的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性与平行性的修理,由于大研磨器的制做和操  相似文献   

11.
千分尺测杆与尺架导孔之间间隙过大所产生的径向摆动,不但影响两测量面的平行性变化,也会给平面平行性的修复造成困难。百分表测杆的径向摆动将影响示值稳定性。消除径向摆动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根据我们的实践,认为加焊薄铜套圈的方法较为优越。此法操作简便、工效高、便于多次修理、修理质量好、修后使用寿命长。图1是在千分尺尺架和冒分表下套筒上加焊套圈的情况。通常套圈尺寸可按下表所列的几种规格  相似文献   

12.
外径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符合要求与否对其所给出测量结果正确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讨论了以平行平晶和量块两种方法对外径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进行检定的方法并加以简单分析,从而得出在实际检定工作中如何恰当运用两种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所使用检定规程只对测量上限至100mm 的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检定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即可以用平行平晶检定,也可用量块检定。但对于测量上限大于100mm 的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只说明用专用工具检定,并没有具体解释。我们单位使用  相似文献   

14.
用平行平晶检定外径千分尺(以下简称干分尺)时,将千分尺的网测量面与平行乎晶相接触,并调整好手行平晶使其接触点在同一侧。记录两测量面上出现的干涉条纹数,然后以两测量面干涉条纹数之和乘以(波长),即争行度一干涉条纹数之和Xtr。要注意的是,千分尺平行度的确定,要用一组平行平晶(共四块)分别去检定,以其中所产生的干涉条纹数最多的为准。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平行平晶的工作面是否与两测量面充分接触。在观察干涉条纹时,要将于分尺翻转l扭y,才能观察到另一测量面的干涉条纹。为此,笔者在检定时,在工作台上放一块平面镜…  相似文献   

15.
检定量限大于75毫米以上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平行性,对每种规格的尺,需要四根平行测杆,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我们进行了改进,制造了一个测杆套,用六根嵌有钢球的活动测杆互相组合,即可检定测量极限大于100毫米至650毫米的外径千分尺测量面平行性,使用起来,既方便又节省时间。现在把它介绍出来,供兄弟单位参考。这套平行性检具的结构如图所示。因其结构比较简单,这里只把制造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叙述如下:(一)活动测杆长度尺寸可分别为25毫米、90毫米、165毫米、210毫米、265毫米、340毫米(可根据外径千分尺测量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增减)。(二)由于外径千分尺的测杆粗细有φ8毫米、φ6毫米等不同,因此活  相似文献   

16.
千分尺测量面的平面度和平行度是检定规程中重要的检定项目之一,由于平面度和平行度的不合格,导致示值误差过大,直接影响着工件的产品质量。为了使千分尺的平面度和平行度达到规程要求,研磨器在修理千分尺测量面时是必不可少的修理器具,只有它才能使千分尺工作面获得理想的平面度和平行度。在修理千分尺两测量面时研磨器使用较频繁,造成研磨器两工作面凹凸不平的现象,给量具修理人员  相似文献   

17.
修理两则     
修理两则1公法线千分尺的修理公法线千分尺的测量面较大,用研磨器修理其测量面的平面性和平行性时,由于研磨剂切削的面积大,产生的阻力也大,修磨起来非常困难。现介绍一种简便的修理方法:1.1先将尺的活动测砧(装在测杆上的测砧)用自制90°弯头螺刀(见图2)...  相似文献   

18.
在千分尺检定规程(JJG21-81)中,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检定有如下规定:测量上限至100mm的千分尺两测量面的平行度用平行平晶检定,也可用量块进行检定.但是,用平行平晶和用量块作此项检定时,检定误差是不一样的。下面试举例说明。 用平行平晶进行检定,其误差主要有基准件平行平晶平行度误差。根据检定规程,尺寸至90mm的平行平晶平行度误差1μm,考虑千分尺面积只有平行平晶面积的1/25,因此此项误差为1/25μm。另外还有读数误差,因为小于一条干涉带的误差就无法读出。此项误差为0.3μm,考虑平行平晶两面读数,因此此项误差为2次。 而用量块进…  相似文献   

19.
外径千分尺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万能量具之一,用于测量工件的外尺寸。千分尺的示值误差是各种故障和缺陷的综合反映。测量面的平面度、平行度、测杆的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以及测力变化的各种缺陷均会造成误差。在生产现场使用的千分尺,消除了这些产生误差的因素后,由于被...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对平行性测得数据的处理,就可求得千分尺丝杆误差、固定测量面和活动测量面垂直度误差的方法。这样,可在修理时避免盲目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一、丝杆误差的分离为了求出全部受检点的丝杆误差,可在平行性检测时多检一组尺寸,即25.00那组。检测点中,当 A 为零时,0—25mm 的千分尺检测点是以上下测量面直接接触对零。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