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等系列重要讲话,推进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战略要求,河南省加大科技供给和支撑,助力精准扶贫,大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和困难户依靠科技创新脱贫致富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2.
正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重点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省科技厅制定实施了科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方案(以下简称《方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安徽省科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部署,深化科技精准扶贫,实施智力扶贫工程,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通过印发《安徽省科技厅关于加强科技扶贫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十三五"全省科技扶贫工作重点、工作举措及工作要求。同时,修订创新型省份建设"1+6+2"配套政策,将省补助资金比例上浮20%政策拓展至省级  相似文献   

4.
韩力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6):496-498
精准扶贫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科技优势,可以有效地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国科学院向农村基层派驻第一书记,开展以科技扶贫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作,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推动了精准扶贫,服务了村民百姓,提升了治理水平,最终实现了"抓党建、促脱贫"。  相似文献   

5.
精准化理念是新时期精准扶贫基本方略的核心要义。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中精准化的要点在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基于建档立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我国扶贫的精准化程度显著提高。但是实践工作中仍存在许多难点和问题,具体表现为:由于贫困认定边界的模糊性和识别要求的精确性之间的矛盾、贫困户的发展能力的有限性和脱贫任务的紧迫性之间的矛盾、扶贫机构的松散式管理和扶贫开发工作的系统性之间矛盾,这些矛盾产生了识别精准化、帮扶精准化和管理精准化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述难题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精准化程度的对策建议:一是建立贫困户分类系统,制定差别化的因村因户帮扶措施;二是建设扶贫大数据平台,推动贫困相关共享和扶贫决策优化;三是建立精准扶贫诚信体系,营造诚信帮扶和诚信脱贫的氛围;四是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监督作用,创新精准扶贫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历史看精准脱贫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十三五,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局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等模式。本文在总结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现阶段精准脱贫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独特优势,通过对福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从招生、资助、培养、就业、培训等方面探析提高福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成效的路径,同时为充分发挥福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致富作用,建议在教育经费、扶贫基地、就业准入和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充足的保障,从而助力福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同步小康。  相似文献   

8.
2015年我国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希望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精准扶贫是建立在每个贫困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贫困人口实际情况来进行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脱贫的目标。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实施文化扶贫精准识别和帮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公共图书馆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时一定要明确扶贫的关键问题,保证扶贫工作中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实施。本文主要阐述精准扶贫战略的公共图书馆扶贫对策,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科技帮扶和产业脱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思路。以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驻村工作队扶贫实践为例,介绍了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在贫困地区的做法和经验,剖析了贫困地区致贫因素,并就推动产业扶贫在贫困地区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为把脱贫攻坚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提高扶贫精准度,县科知局立足实际,着力提高产业引领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群众致富能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一)安排科技项目,实施产业扶贫。以科技项目实施为载体,实施科技扶贫项目12项,安排项目经费100万元。引导发展龙眼种植550亩、安吉白茶85亩、鲜食桃205亩、桑参种植1860亩,新型能源草种植1440亩、灰鹅1万余只,新发展年出栏1000头商品猪的寄养户19户,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230元。(二)选派科技特派员,实施人力扶贫。结合全县40个精准扶贫村对产业和科技的需求,选派科技特派  相似文献   

11.
侯智  张将 《安徽科技》2018,(7):37-38
正2017年,滁州市科技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滁州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发挥部门优势,为全市44个预出列贫困村每村选派配备1名市级科技特派员,实现科技服务对预出列贫困村的全覆盖,扎实推进全市科技精准扶贫工作。截至2017年底,全市44名科技扶贫特派员共开展实用技术培训4573人(次),共实施科技扶贫项目24项,培育建立6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一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我国扶贫模式由粗放型开始转向精准型,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四川省盐边县是一个偏远山区的贫困县,近年来,盐边县深入贯彻精准扶贫政策,通过落实建档立卡工作、建立"五个一"帮扶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盐边县特色产业等措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扶贫工作也面临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结构单一、扶贫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贫困户脱贫积极性缺乏等困境。因此,针对盐边县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多产业协调发展、培养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重视扶贫队伍建设等对策,以此更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为全国减贫事业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3.
正4月26日上午,叙永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张欣局长一行5人深入县级科技扶贫示范村合乐乡方元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为5户重点贫困户送去了价值近2万元的15只黑山羊,将为每户贫困户增收3000元以上。合乐乡方元村是叙永县8个科技扶贫示范村之一。该村地处高山地区,产业基础薄弱,贫困程度较深。为早日引领方元村脱贫解困,针对方元村实际情况,县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提  相似文献   

14.
就科技信息如何为精准扶贫服务、建立精准扶贫科技信息网络服务数据库、搭建精准扶贫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创新精准扶贫科技信息服务模式和甘南州科技情报研究所自身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毛家滩回族维吾尔族乡为中南地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该地区的精准扶贫研究,对于探讨符合内地散杂居少数民族脱贫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自2013年11月,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毛家滩乡政府面对农村造血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精准识别力度不够等困难,进行了一系列脱贫工作,降低了地区贫困人口率、完善了相关基础设施、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该文通过参考毛家滩回维乡政府相关数据,获取了毛家滩乡贫困人口总数、脱贫人口总数、易地搬迁人口具体数据以及贫困户建档立卡基本信息,对汉寿县毛家滩回族维吾尔乡的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原因、对策、成效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脱贫攻坚战中,必须要强调"能力扶贫"和"机会公平",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和价值。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是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真正达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扶智"目标。该文从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探索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有效路径,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我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地区居民家庭收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已大幅减少,但是贫困人口主要表现为深度贫困和多维贫困,脱贫难度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并深刻剖析精准扶贫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在整个脱贫的过程中,大数据作用下的"精准扶贫"功不可没,贵州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贵州省通过结合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把大数据助力脱贫攻坚作为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大数据的"聚通用",让"大数据+大扶贫"成为政府提升扶贫管理能力的途径、发展扶贫产业的方向、政府扶贫资源的载体、汇聚扶贫力量的平台。目前,贵州已经利用大数据,联  相似文献   

19.
<正>为全面落实学校扶贫攻坚各项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西北民族大学科研处先后组织学校从事畜牧养殖、中草药种植、水土资源监测等的相关专家,前往学校扶贫点进行"发力精准扶贫,科技服务人村人户"扶贫帮扶活动。学校专家组先后在对口扶贫村,通过会议座谈、实地考察、现场指导等方式,  相似文献   

2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少数民族扶贫措施从特殊政策救济发展到开发式扶贫、参与式扶贫、精准扶贫。传统的扶贫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难以奏效,精准扶贫法律体系缺失,精准扶贫方式落后和识别机制滞后,政策落实监督体制失灵等因素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亟需完善少数民族精准扶贫的相关法律体系,创新对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的方式,科学制定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对象识别机制,落实好少数民族精准扶贫政策与监督工作,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打好脱贫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