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方人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3,24(5):77-77,60
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中华建筑报社联合主办的“空调与健康室内环境高峰论坛”于2003年8月18~19日在北京举行。这次论坛还得到建设部科技司、科技社会发展司、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等单位的支持。这是我国“非典”疫情之后举办的规格 相似文献
2.
民用建筑噪声控制是实现安静化的主要措施之一.文章以标准规范为依据,通过噪声源分析,提出控制对策,以供环境保护和建筑声学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4.
民用建筑中空调的噪声,在以往被设计者所忽视,但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关注度的提高,民用建筑空调的噪声防治也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重视。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的噪声危害入手,结合国家对噪声标准的规定,提出民用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措施,以期为后续工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建设部于2001年11月联合发布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目的是为规范建筑民用建筑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和控制由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产生的室内环境污染,对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之后几年的执行中,发现了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特别是社会对建筑使用功能和民用建筑防火功能要求不断提高,建筑防火设计与建筑使用功能设计和结构设计之间矛盾不断出现,在满足建筑结构长远效益前提下尽量减少建筑结构近期投资并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度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绿色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设计全过程,将环境性能作为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设计结果对环境的影响为最小。绿色设计的核心是不仅要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求相关产品及材料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舒适和居住健康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在人一生所花费的时间中,在室内环境占了大半,像现在城中上班族在室内花费的时间更是高达80%90%,这就需要确保室内环境的健康,避免因室内环境不好而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怎样对室内环境进行全面的、有效的监测,从而确保人生活在室内的健康安全,如果室内环境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下文将就对室内环境进监测所采用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10.
民用建筑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应该满足综合治理,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人居环境安全;民用建筑设计的装备水平,应与工程的功能要求和使用性质相适应;民用建筑设计应采用成熟、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消耗;民用建筑设计,应选择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民用建筑设计,应采取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的满足用户的要求,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影响室内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各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理论,确定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利用多级模糊变换方法对室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引入实例来验证评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分析室内热湿环境参数;从热平衡的角度引入人体热舒适概念;提出改善室内热湿环境、提高人体热舒适的措施.分析室内热湿环境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和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分析了广州城市建筑室外地砖和草坪地表在日射照射情况下的热反应变化规律和特点,对室外草坪地表与其上部空气温度、地砖地表温度与其上部空气温度以及太阳辐射与温度依变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初步得出了不同温度之间的影响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改善城市建筑外环境的舒适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控制与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生态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应以生态技术措施来控制与改善室内空气环境,并分别从建材选用、建筑设计与布局、通风空调系统及植物绿化几个方面,分析了其对室内空气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空调的使用量增大和空气污染的加重,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进入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领域,成为热门话题。文中叙述了室内空气品质的概念,主要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室内空气品质直接与过滤器的过滤效率相关,分析了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的多种因素,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首先通过概述《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定义的舒适性空调所使用的通用热舒适区,提出并分析了扩展热舒适区(我们一般也称为可以被人体接受的热舒适区),即可接受热舒适区。其次,就蒸发冷却空调技术与扩展热舒适区(可接受热舒适区)进行讨论。最后阐述了扩展热舒适区(可接受热舒适区)对扩大蒸发冷却应用范围及节能减排所具有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于2004年7月中旬对长沙市某带中庭的高层住宅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高层住宅结构形式及特征、室内及中庭环境对住宅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中庭的高层住宅比一般住宅具有通风效果好、人们对室内环境满意度高等优点。为冬冷夏热地区带中庭的高层住宅的研究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全年两月一次随机选择北京市共34处办公室和35处家居作为样点,按照国家标准方法采集氨、苯、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氡几种常见有害气体,并进行浓度水平的分析,调查其污染水平及季节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北京市室内环境中氨、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超标现象严重,苯属轻度污染,氡完全符合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不同季节污染物水平表现出差异:甲醛浓度在7月最高,氨、苯浓度在9月最高,氡浓度在春季左右达到最高,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复杂,随时间变化规律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