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葛根在治消渴方中的配伍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根是治疗消渴的常用药物,通过正确的配伍方法可以增强葛根的治疗作用,减少毒副反应.葛根与人参配伍中人参以其固涩之效,能抑制葛根发散之力,葛根与甘草配伍后,甘草可抑制葛根升腾之性,而葛根抑制甘草壅滞之性,葛根与茯苓配伍有一补一行之效,葛根与收涩药五味子相配可增强生津止渴的作用,又能以五味子的收涩之性制约葛根的发散力量,葛根与补阴药生地配伍后可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葛根与清热药石膏、知母、天花粉配伍后,有助于气机通畅、津液输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测定不同切制方法 切制葛根后葛根素的含量差异,确定葛根的最佳切制方法 .方法 对葛根采用鲜切法和干切法切制,用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结果 葛根鲜切品中葛根素含量为5.14%,干切品中葛根素含量为4.91%.结论 本方法 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测定.葛根鲜切品较干切法中葛根素含量高.  相似文献   

3.
刘素玲 《河南中医》2012,32(1):106-107
目的:建立葛根祛湿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的方法,对葛根祛湿合剂中葛根、黄芩、牡丹皮、甘草等主药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各味药材薄层色谱的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展开迅速,操作简便,阴性无干扰,可以较好控制该制剂质量.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葛根祛湿合剂中葛根、黄芩、牡丹皮、甘草等主药进行定性鉴别,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葛根最佳醋制工艺.方法:以HPLC测定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含量为指标,考察辅料用量、闷润时间、文火炒制时间3个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对葛根的最佳醋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葛根的最佳醋制工艺为取葛根一定量,加入20%醋闷润0.5h,文火炒制30 min.结论:优选出的葛根醋制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梳理古今医家对葛根治疗项痹(颈椎病)作用的认识,并总结现代研究在葛根治疗项痹作用机制和疗效方面的进展.有关葛根治疗项痹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之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对葛根治疗项痹作用的认识逐渐变化.现代研究发现,葛根治疗颈椎病的主要活性单体是葛根素.葛根素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破骨细胞增殖、增强成...  相似文献   

6.
晋陕豫三省葛根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葛根生长、分布情况及资源蕴藏量,分析葛根资源在当地的利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可持续利用葛根资源提供相关资料.方法:本次调查以查阅文献入手,了解葛根资源大致分布,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现场调查收集数据,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结果与结论: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三省的葛根资源分布广泛,尚未完全开发利用,其资源有待深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秦岭不同产地葛根中葛根异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窦德明  代维正  陈振峰  郝坚 《中草药》2002,33(7):663-664
葛根属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根,富含葛根异黄酮,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是葛根素、大豆苷和大豆苷元.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些异黄酮能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和高血压[1]等心血管病.葛根黄酮对瘫痪和肌无力、突发性耳聋、耳鸣、头昏眼花、记忆力衰退以及美化肌肤等亦有重要的保健意义.所以被医药界认为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我国的葛根提取物--葛根异黄酮已销往欧美市场,未来蕴藏极大商机.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超高压水射流对葛根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影响.方法 通过150~350MPa不同压力的水射流处理葛根醇提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鉴别和测定葛根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含量变化.结果 不同压力水射流处理葛根提取液后,葛根的薄层图谱中斑点个数、大小及Rf值无明显差别;葛根的液相图谱中峰个数及形状亦无明显差别,但经150~350 MPa压力的水射流处理后,葛根素的含量依次增加,尤其在350 MPa时葛根素的含量增加率达到5.68%.结论 该研究可为超高压水射流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提供基础实验数据,对科学加工处理和合理利用葛根药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旭 《国医论坛》2007,22(4):44-45
从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来看,麻黄、葛根均为解表类药,不宜先煎.但是查仲景方中麻黄、葛根同用方剂3首,用麻黄方23首,用葛根方4首,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厚朴麻黄汤2首方剂外,麻黄、葛根在方中均为先煮,去上沫,再纳诸药,这似乎与解表药的煎煮方法不符.现仅就笔者的理解小议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京  刘桂荣 《中医杂志》2022,(2):111-114
总结张志远教授临证运用葛根的经验.葛根归阳明,擅解肌以给邪出路;属风药,性上行而升阳通络,此为其起效机制;并化裁经方推陈出新,对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进行加减运用,强调配伍不同,用量殊异,则主治有别.葛根解肌须大剂投用,升阳取少量有功,对于颈椎病、痢疾、高血压病亦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野葛及药材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解野葛生长习性和葛根活性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以实地调查的方式观测野葛的生长发育情况,《中国药典》方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葛根多糖含量.结果:初步揭示了野葛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葛根中各活性物质含量变化有一定规律,1 ~12月份中以8,9月份各活性物质含量最高,不同年限葛根各活性物质含量随年限增长而增高.结论:研究了野葛生长发育过程与葛根各活性物质积累之间的关系和机制,为野葛的采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陈丽红  唐于平  王强 《中成药》2012,34(10):2016-2017
目的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葛根芩连配方颗粒的体外抑菌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平皿法对葛根芩连配方颗粒进行体外抗菌实验研究.用两种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葛根芩连配方颗粒,一种方法是四味中药材合煎;另一种是黄连单煎,余三味合煎.结果 葛根芩连配方颗粒对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抑制作用较弱.葛根芩连配方颗粒分煎剂对以上4种菌株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250 00g/mL、0.062 50 g/mL、0.031 25 g/mL、0.015 63 g/mL,葛根芩连合煎剂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500 00 g/mL、0.125 00 g/mL、0.250 00 g/mL、0.015 63 g/mL.结论 葛根芩连配方颗粒分煎剂抑菌作用强于合煎剂.  相似文献   

13.
葛根资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葛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等功效[1]。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将葛根分为①葛根: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 illd.)Ohw i的干燥根;②粉葛:甘葛藤Pueraria thom soniiBenth.的干燥根。它们均作葛根入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葛根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葛根中异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优选葛根中异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异黄酮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葛根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最佳提取工艺进行工艺验证.结果:葛根异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65%乙醇,超声提取28 min,料液比1∶29,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4.87%.结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对葛根异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筛选出从野葛根中提取葛根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运用单因素考察以及正交试验法对葛根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葛根总黄酮的含量;利用HPLC测量提取出的葛根素的含量;以测量得到的葛根总黄酮及葛根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出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以10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h,为葛根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论该提取工艺成本低,重现性良好,适合于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葛根的ITs,psbK-psbI,trnH-psbA序列信息对不同产地葛根进行分类,为分析不同产地的葛根药材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东北、华北、华中和西北共8个居群24份葛根样品,提取DNA,扩增ITS序列、psbK-psbI及trnH-psbA序列、测序,通过序列比对,根据差异划分基因型或单倍型.结果:ITS1,ITS2序列各有1个单碱基突变,5.8S序列有1个单碱基突变;psbK-psbI序列有2个单碱基突变;trnH-psbA序列有1个单碱基突变,还有1段10个碱基的缺失突变.结论:利用ITS序列将葛根划分成4个基因型,根据psbK-psbI和trnH-psbA序列均将葛根划分成2个单倍型,为进一步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药葛根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材种植、产地初加工、药效物质基础、炮制工艺、质量标准研究、新药和功能性食品开发现状等方面对葛根产业链过程进行综述,认为目前研究在葛根的种植、产地初加工、药效物质基础、炮制和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为了使葛根饮片更好地应用于临床,以及葛根深加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应对葛根药材、饮片和提取物的质量标准再加以研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葛根不同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葛根为临床常用中药,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d.)Ohwi的干燥根,具有解肌退热、升阳透疹、生津止泻的功效.葛根又属于药食同源,也广泛地被应用于保健食品和食品中.现代化学、药理研究结果认为葛根中以葛根素为代表的异黄酮类成分具有改善心、脑血液循环,扩张冠状动脉,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是葛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9.
葛根是江西道地药材之一,在江西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作为药食两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植物,葛根在江西的产业规模已初步形成,但发展却有所停滞.此文通过总结分析江西葛根的使用价值和产业现状,针对江西葛根产业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通过葛根发展战略制定、资源库构建、技术提升、相关保健产品重点研发、立体化生态产业建立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葛根等中药对高糖培养下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葛根等对损伤牛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葛根(1 mg/mL)、胡黄连(0.1 mg/mL)、知母(1 mg/mL)及生地黄(0.1 mg/mL)组MTT测定A值均较模型组增高.结论葛根等中药能有效保护周细胞免受高糖所致的增殖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