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文内容为2019年10月冯仕达与华黎的对谈,关注的议题包括建筑设计对地形(topography)的考虑方式、拓扑关系在应对复杂情况时展现出的弹性、从平面与剖面互动关系中体现的变化及其所造成的鲜活体验、不同代际的建筑师对于材料运用的思考。从对谈中可以看出,华黎和这一代建筑师在设计思考与实践中与前辈建筑师们的差异,这为中国建筑设计的未来方向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记录了在北京工作的建筑师华黎与在香港从事研究、设计的朱竞翔教授的对谈,对谈反映了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他们近期设计工作的侧重、差异以及共通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3.
文章记录了14位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同济中生代建筑师/教师的对谈,对谈涉及当代建筑的发展状况、建筑与技术、城市问题与建筑实践、建筑教育、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以及同济的建筑教育等问题。对谈显示了这些建筑师/教师当下的工作状态以及对建筑发展和建筑教育问题的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4.
身体是连接建筑师与使用者的一座天然桥梁,为建筑带来普适性价值。在硅基时代,身体视角是找回建筑活力和价值的重点。身体与建筑的联系包含感知层面和认知层面,在华黎设计的教育项目中尤为突出。本文基于作者对四川德阳孝泉小学的使用后评估和参与海口寰岛实验学校初中部的设计过程,解析教育建筑中可被身体解读的空间、形式和材料。  相似文献   

5.
缪朴  齐欣  徐希 《时代建筑》2012,(4):74-79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的建筑师缪朴和齐欣的对谈,这两位建筑师是文革后受大学教育的建筑师中,较早到西方学习建筑学的建筑师。通过两位建筑师围绕成长经历、建筑教育,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本土化和公共性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旨在调整当下盛行的一种过度简化的建筑讨论。在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访谈中往往呈现出多方对建筑师主权的推崇,对其过往语汇的消费,以及含糊了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出入。对谈录的四个话题试图展示李兴钢在长期实践中暗含的连续思考和具体化表达,进而打破被模糊的语汇与视觉效果塑造出的僵化形象。同时,由于对谈中双方的关键词与理解多次发生错位,这份张力会在讨论与阅读过程中带给建筑师、对谈人和读者三方不断的思维转向。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建筑学而言,城市更新是更为现实的挑战,它意味着一种触动和反应,也就是建筑设计如何面对现实做出回应。""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建筑师能够扮演比狭义的建筑学更加重要的角色……"城市更新是当下中国的热点话题,建筑实践也从增量时代对规模、速度的追求,逐步转向存量时代对品质、社群的关注。本次对谈我们邀请到童明、薄宏涛、庄慎、张斌、王硕、何勇六位建筑师,对城市更新语境下的中国建筑实践展开讨论。对谈从建  相似文献   

8.
    
早在a+a的前几期已经有过关于华黎的云南高黎贡造纸博物馆和四川德阳孝泉镇民族小学灾后重建两个项目的文章,这两个项目虽然不是很复杂,但在里面总能体会到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华黎说这两个项目都具有很强的地域色彩和本身的特征,我不知道是不是正因为建筑师注重这样的地域色彩,才使建筑演绎了这一方水土和这一方人。  相似文献   

9.
作为同龄人并兼具学者和建筑师的双重身份,常青与赵辰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文章记录了他们的对谈内容,话题主要包括时代烙印、建筑教育、建筑思想等方面,试图呈现出双重身份的建筑师个体以及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时代印记。  相似文献   

10.
晚间对谈二     
正本场对谈以"互联网与文化建筑实践活动的关系"作为主题。三位嘉宾首先进行观点陈述,之后进入对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兼顾理论、实践与策展,进行着各种跨界的活动。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对文化建筑的现实与虚拟及其相互影响,进行了多种的思考。以各自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一主题。冯果川先生以《虚实相生——网络时代的公共空间状态》(Interwining'Virtual'With'Real':Condition Of Public Space In The Era Of Internet)为题进行了观点陈述。在古老的东方哲学中,建筑师的实践不在于建筑的物理外壳,而在于"空",即空间。空间是承载人生活的地方,其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记录了分别来自大陆和台湾的两位建筑师——崔愷与王维仁的对谈内容,对话反映出两岸在时代发展、建筑教育及建筑思想等方面的不同状况,并试图以此呈现两岸30年以来建筑发展的脉络以及对建筑师个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大理双廊镇是一个正在更新演变中的村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光资源,在大量个体投资者涌入的同时,原住民仍居住于当地,并在推动村镇的更新中发挥主要作用。文章记录了双廊土生土长的独立建筑师赵八旬与设计过双廊唯一出让地块的建筑师何辉的对谈,谈话就建筑师的状态、新旧建筑的文化传承、双廊镇的更新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记录和整理了两位生于50年代的建筑师梅洪元和刘谞的对谈,两位建筑师围绕时代烙印、建筑教育、建筑思想等话题,特别就共同关注的建筑的地域性、他们长期实践所在的地域文化等问题展开谈论,反映了建筑师个人的思想与实践发展变化脉络。  相似文献   

14.
对话华黎     
正UED:2019年正好是迹·建筑事务所(TAO)成立的十周年,这本专辑选择收录了TAO成立以来十年间的22个作品,这些作品之间是否有什么脉络联系能体现TAO十年来的发展轨迹?华黎:十年的轨迹并非是线性的,它更像在一个网络、一个矩阵,或者一个迷宫中,进行一段没有明显规律的运动,有一定的随机性。早期走过的某些点仍然会被不断重复地访问,后期当然也会不断有新的点产生。举例来说,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孝泉民族小学里对聚落或者建筑中的城市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为使读者全面了解到防水及幕墙从设计到选材的前因后果,特将Link-Arc建筑师事务所与其前期防水幕墙顾问公司EFC的对谈内容补充进来。分为以下5个方面:"合作过程"、"防水材料的反复比较与选择"、"建筑师与顾问工作界面划分"、"标准节点和技术创新"和"与总包合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两个相同时期不同境遇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建筑师的对谈,总结了他们以文化大革命为背景的成长过程,从而揭示了时代的烙印对其从事建筑方式和态度的影响。回顾了两人毕业三十年来的探索与思考,讨论了他们建筑认识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建筑师华黎新近落成的"武夷山竹筏育制场"项目定位于工业建筑和地域性建筑之间,虽然形象质朴平实,但能够触发一些格外重要的问题,如中国建筑现代性的表达、中国城乡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消化吸收、建筑学的知识体系与建造本质的关系、系统性的知识传承和个体经验之间的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于2014年10月在项目所在地组织了一次现场研讨会,邀请到华黎本人、理论家、建筑师和项目开发公司代表就项目自身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特邀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金秋野撰写了专题文章《落地生根》,对华黎的设计实践从本土文化角度进行了深入的综合解读。本组关注内容涉及项目背景及设计理念、建筑的结构与空间造型、使用功能及施工方式等,也涉及到建筑的结构表达和形态思考、适合乡土和低技的设计策略、建筑学的知识体系和个体经验等理论问题。作为中国当代独立建筑师的代表,华黎的设计作品倾向于一种"提问—解答"模式,即摆脱了既定的理念束缚和建筑师个人的形式符号诉求,针对具体设计条件提出明晰有力的形式解决方案,同时保留一定的诗意特征。  相似文献   

18.
山城对谈     
<正>2017年2月,《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在重庆组织了汤桦项目的踏勘活动以及研讨会,邀请各位建筑师及建筑评论家对汤桦的作品进行现场踏勘,以期集各方家之言,从不同视角对汤桦近40年的建筑实践展开论述。此次研讨会为本期6月刊汤桦专辑以及筹备中的重庆专辑提供了前提与契机。对谈中,各位老师不约而同地将汤桦的个人实践经历放到1976年以来的社会、经济以及学科的大背景中去观察并加以注解,所谈内容便为本期汤桦专辑的铺展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赵敏 《新建筑》2016,(4):80-87
建筑设计应与时代同行,怎样找到一个项目的创新点?建筑师应当一生坚持一种风格,还是要因应时代与环境去主动改变?设计到底应该追随艺术的"高冷",还是须应和普世价值与审美?针对何镜堂工作室刚刚完成的大厂民族宫和玉树州博物馆两个项目,与项目负责建筑师们展开了深入对谈。其实,赋予建筑生命力的,除了设计的具体方法,更有建筑师的职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庄慎  张斌 《时代建筑》2014,(1):92-101
在致正工作室设计的上海国际汽车城东方瑞仕幼儿园刚完成之际,其建筑师张斌与阿科米星工作室的庄慎展开了一次对谈,内容涉及该项目的一些独特构思,同时还讨论了更广泛的建筑设计中的抽象、移植、原型、恒常性、空间体验、材料选择、现实认知等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