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虽然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但很多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远远滞后于发展水平。在应对强破坏性灾害时,公众的疏散、避难、生存保障和抢险救援都存在不足,城市一旦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社区防震减灾应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年4月份的SARS灾难和今年7月份强对流天气给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造成大面积交通瘫痪,以及近年频频发生在云南丽江的强烈地震所造成的严重灾害,人们一定记忆犹新.在短期内发生多起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小灾难事件,暴露出现阶段我国的防灾、救灾体系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现代城市灾害防救形势严峻,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3.
努力增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提高城市灾害的防御能力、应急能力越来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环顾全球,经济越发达,社会越稳定、生活越安宁,对灾害的忧患意识越强。“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现代化城市的灾害防御能力和应急能力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灾害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探讨强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理论和对策,2002年7月2日至4日,在河北省唐山市召开了全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城市暴雨内涝在我国很多城市频繁发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城市水底隧道由于地势低,易遭受雨水倒灌,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将为隧道运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针对城市水底隧道的渍水灾害特点,提出了隧道渍水灾害应急预案的文件要素,包括9个一级、27个二级、7个三级要素,强调暴雨渍水风险评估结果是预案编制的重要依据。以武汉长江隧道为例,利用InfoWorks ICM模型对其进行暴雨渍水风险评估,探讨了长江隧道渍水灾害等级的划分,并介绍了暴雨渍水应急响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鞍山城市震灾的应急救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为居民提供丰厚便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同时,灾害预防工作也日趋紧迫,应急救援活动显得更为复杂.特别是大城市,在灾害危机时刻,如何有效地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或少受损失,更显得十分重要.多年来,鞍山市针对地震多发的特点,在震灾预测、预防和应急救援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7.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人类在推 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取得了辉煌业绩,但城市化引发的各种灾害损失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也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素质建设的巨大障碍。由此,如何建设和强化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便在人们防灾减灾的视野中日益凸现,成为灾害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涵义及现状分析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这个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保护现代化城市免遭灾害或将灾害带来的危害降剑最低限度,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魏文晖  方育铭  胡郢 《建材世界》2021,42(2):102-105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不仅包含许多基础设施系统,也拥有众多人口,当灾害发生时,城市系统容易受到影响,一般将导致众多人员伤亡。城市应急救援系统对于降低灾害后续人员伤亡起到关键的作用。采用韧性视角研究城市应急救援系统在灾害发生后的功能变化,可更有效地对城市功能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应对突发灾害的一类重要基础设施,具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提供灾后收容居留的重要作用。对于土地资源短缺的大城市中心城区,将学校的场地改建成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一项经济合理、方便有效的可行举措。以上海市杨浦区上理工初级中学为例,研究了校园场地改建为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布局规划、功能部署等规划设计问题。将学校纳入城市应急避难体系,利用校园场地改建开展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对提升城市防灾水平、降低城市灾害损失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急管理中的志愿者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政府迅速响应,有效应对,获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赞誉.在地震救援过程中,全国各地涌现出大批志愿者.志愿者的积极参与是汶川地震应急管理的一大"亮点".认真总结汶川地震志愿者参与的经验,对于我们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社会动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近来国内发生的拥挤踩踏事件,引起了不少人士甚至一些专业人士对公众素质的讨论。一种普遍论调是,中国人的整体素质仍然有待提高,简单归结造成这种事故的原因为,一些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或者在危急情况下不能理性应对、过于恐慌造成的。本文从专业的视角探究分析,对大众认识误区进行一些介绍。首先要说明的是,踩踏事故并非发展中国家独有,更不是中国的专利。近年来全球多地在不  相似文献   

13.
如何有效地应对地震灾害,提高地震应急整体水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地应对地震灾害,提高地震应急整体水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更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大地震,是建国以来破坏性最大、影响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相似文献   

15.
在今年7月20日由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第四次“灾害与社会管理”专家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的主题,分别进行了专题论述。他们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对社会公共安全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关注。本期“减灾论坛”特摘发其中部分文章,并以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先生在此次论坛上的开幕致辞作为这组文章的开篇,以反映在“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的应急体系”方面颇有意义的积极思考与探索。对此次论坛的其他文章,我们拟将分期选登。  相似文献   

16.
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发生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迅疾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整个过程得到了舆论和专家的普遍肯定。例如,此次地震应急响应及时,在地震发生后半小时,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带领公安、消防、安检等部门的专业力量赶赴灾区;又如,此次地震的信息发布非常透明、及时。地震发生的当天中午,四川省就召开了新闻发  相似文献   

17.
城市社区的应急信息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基层组织,也是社会外部组织和居民的分界线。基于社区的特殊位置,社区应急的信息化管理必须适应社区自救互救和对外衔接的要求,提供完整的系统灾害信息和应对信息,其中主要有应急信息、社区弱势群体分布与危机损失信息以及恢复阶段的卫生防疫和心理危机干预信息等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特别是经2011年的高速发展,微博这一新兴网络自媒体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主流应用,截止到2012年12月底,微博用户为3.09亿,手机微博用户为2.02亿。微博的即时性、简捷方便及其庞大的用户规模,已经拥有并巩固了其在舆论传播中的核心地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这一新兴网络自媒体在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运用微博开展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微博与地震应急处置工作特性分析(1)微博与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信息传播与获取上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9.
地震应急演练能够检验地震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能力。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在地震应急演练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应用在人员搜救、灾害损失评估、联动指挥、次生灾害模拟等应急演练科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