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病人负性情绪、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6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病人6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前、护理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估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领悟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后领悟社会支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1个月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老年脑梗死病人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改善病人领悟社会支持能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对腺性膀胱炎手术病人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泌尿外科收治的84例腺性膀胱炎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病人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在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自我效能量表、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心理弹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腺性膀胱炎手术病人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有助于减轻病人围术期负性情绪,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刘芳  方淑华  赵强  黄雪议  罗利霞  劳丽霞 《护理研究》2009,23(32):2952-295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两组病人均在住院后及出院前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并进行6 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干预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 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护理对皮肌炎病人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2例皮肌炎病人按照住院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皮肌炎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进行团体认知护理干预。入院初和12周后分别应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量表(SF-36)、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干预前后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病人12周后SCL-90得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认知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皮肌炎病人的负性情绪水平,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助于病人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刘丽  安丽伟  刘璐  姚海燕 《护理研究》2012,26(7):625-62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1月60例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入院后第2天及透析后第2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1月60例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入院后第2天及透析后第2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干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4例CHF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和SDS评分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改善CHF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PHN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治疗期间行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期间对其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病人疼痛情况,采用自拟的PHN病人疾病知识调查问卷评价病人疾病知识知晓情况,采用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病人治疗满意率,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易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两组病人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率、疼痛缓解率、疾病知识知晓率、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减轻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疾病知识及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采用中文版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并比较。[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MIDAS评分均高于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MID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提高老年心肌梗死病人生活质量,缓解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肌松干预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病人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认知-肌松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干预结束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人进行测评,观察两组心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病人SCL-90、SAS及SDS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负性情绪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可伴有多种负性情绪及心理障碍,认知-肌松干预方法可缓解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病人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9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两组病人均在住院后及出院前填写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并进行6min步行运动试验。[结果]干预后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6min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促进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化疗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LI-74)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GQ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护理可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干预对肺癌病人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肺癌病人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医院的常规护理方法,在入院、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分别进行疾病的健康宣教;干预组病人除采用常规护理外,还以跨理论模型为指导进行干预,根据病人所处的行为改变阶段确定干预次数、干预持续时间和干预内容。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测评。[结果]干预组在接受跨理论模型干预后SDS及SA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体健康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跨理论模型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肺癌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5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Orem自理模式。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估病人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病人焦虑状态、抑郁状态,记录住院期间两组病人心力衰竭死亡数。[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前MLHFQ评分、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MLHFQ评分高于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心力衰竭死亡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5.
徐聪慧 《全科护理》2021,19(10):1339-1342
目的:探讨团队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177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89例、对照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团队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干预活动共持续2个月,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Morisky自我报告式依从性量表(MMAS-8)、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估两组病人护理前后心理状态、遵医行为、生活质量,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AS-8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LHFQ量表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7.75%,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团队咨询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老年手术病人负性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98例老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病人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采用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来调查病人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病人SAS评分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减轻老年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程度,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知行信模式对颈源性眩晕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康复医学科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颈源性眩晕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知信行模式干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结果]两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SAS和SDS得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知信行模式干预能够减轻颈源性眩晕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双心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双心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选用Zung编制的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和抑郁情绪自评量表(SDS)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三个量表对比两组人员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与SDS评分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MLHFQ)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心护理可以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负性情绪,帮助恢复其心理健康,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DF)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6例D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入院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出院时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出院时(P0.05),观察组出院时DF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降低DF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口腔种植满意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种植科2017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进行口腔种植术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的心理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改善口腔种植术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