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4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81±1.02)d,短于对照组的(16.87±1.37)d(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54±5.12)分,高于对照组的(72.91±6.15)分(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术中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介入治疗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先心病患儿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术后出血、发热、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健康知识的掌握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先心病介入手术患儿围术期护理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行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患儿的临床综合护理效果。方法:将10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行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术后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综合护理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行胸微创室间隔封堵术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术后带管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2017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安全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安全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围术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安全管理中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对小儿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开胸手术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在围术期实行一般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一般护理方案的基础上予以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后的肺功能、胸腔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家属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频率、最大通气量、单位时间通气量及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胸腔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和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2%,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1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全部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表示满意,而对照组只有80%家属表示对本次护理的满意,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胸外科手术患儿围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儿术后肺功能,缩短患儿拔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游戏护理模式在小儿肠梗阻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院收治的行肠梗阻粘连松解术的患儿1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患儿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游戏护理模式。比较围术期间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和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戏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肠梗阻围术期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利于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机体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且患儿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忆梅  王琦  郑捷  姚军  胡艳艳  宁波 《全科护理》2020,18(23):3024-3028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在儿童膝关节镜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膝关节镜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加强疼痛知识宣教、给予超前镇痛、术后早期反应的控制等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量表(CHEOP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VAS及CHEOP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用于儿童膝关节镜围术期护理中可减轻患儿术后疼痛,加速患儿康复,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唐露金  韦少玲 《全科护理》2020,18(14):1777-1779
[目的]探讨患儿家属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8年11月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2月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8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患儿家属实施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病人家属的支气管镜检查围术期知识评分和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支气管镜检查相关知识知晓评分及对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应用能明显降低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支气管镜检查围术期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在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并拟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2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天数,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9.09%)显著低于对照组(2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天数为(4.21±0.87)d,住院费用为(2.19±0.15)万元;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为(6.47±1.73)d,住院费用为(2.71±0.21)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5.57±0.3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28±0.6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给予围术期精细化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花费,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围术期优质护理用于小儿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进行治疗的扁桃体炎患儿90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将2组扁桃体炎患儿的情绪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扁桃体炎患儿护理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优质护理能够促使扁桃体炎患儿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室间隔缺损患者行传统手术与经胸微创封堵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性。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室间隔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体外循环下VSD修补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经胸微创VSD封堵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输血量、胸腔引流量、切口长度、住院花费、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微创封堵术对室间隔缺损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该疗法安全性高,切口美观、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对治疗室间隔缺损患者具有积极影响,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唇腭裂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2/80),低于对照组的10.0%(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7.5%(78/80),高于对照组的87.5%(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唇腭裂修复术患儿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颅内动脉瘤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颅内动脉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健康调查表(SF-36)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09%vs 29.55%,χ2=5.906,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5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45%vs 79.55%,χ2=5.091,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病人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儿家属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2018年11月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2018年12月—2019年2月行支气管镜检查的108例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对患儿家属实施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病人家属的支气管镜检查围术期知识评分和对医疗服务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支气管镜检查相关知识知晓评分及对服务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的应用能明显降低术前准备缺陷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支气管镜检查围术期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同时可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3月到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与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骨水泥渗漏和脊髓压迫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5,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结论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合格率,降低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CPB)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下封堵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8例单纯性VSD病人实行非CPB TEE引导下封堵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护理人员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例病人封堵失败,立即行CPB下VSD修补术,其余病人均一次性封堵成功。2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术后复查心脏彩超示未发生残余分流,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个月,病人均恢复良好。[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病人封堵成功率,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膈疝修补术围术期的效果,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5例小儿先天性膈疝患儿按照随机列表法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等指标的差异,对综合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24h内P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复发的患儿例数明显减少,存活的患儿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综合护理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新生儿硬肿症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显著缩短患儿恢复时间,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干预在预防小儿肾积水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小儿肾积水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围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完善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儿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对照组为3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为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完善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肾积水患儿术后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消除患儿及家属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疾病治愈率,促进疾病的预后,可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取石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ERCP取石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则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ERCP取石病人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左心耳封堵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34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行左心耳封堵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病人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心功能相关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1个月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ET-1、NT-proBN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8%,低于对照组的16.42%(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为98.51%,高于对照组的89.55%(P0.05)。[结论]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人行左心耳封堵术后行综合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可以改善病人心功能指标和神经内分泌水平,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