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荆江大堤观音寺闸是国家一级水工建筑物, 因险情不断出现,需部分拆除、加固和改建。对原闸启闭机室、闸首两中墩、后胸墙均采用了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拆除。根据振动监测资料,中墩与胸墙爆破实测最大振动速度分别为6.85cm/s和5.18cm/s, 均小于控制值, 其余保留部分安全完好, 证明爆破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在石漫滩水库大坝施工现场对零坍落度混凝土采用END100、END125两种棒型振捣器进行了垂直插入、斜向插入,基底面分别为硬化和尚未初凝的混凝土等各种工况的振捣过程试验研究.其结论为,棒体垂直插入振捣影响有效半径是30~40cm,斜向插入是35~45cm;各种工况下各测点的振动全过程一般在40~60s;基底面为硬化混凝土,其浇筑层混凝土振动加速度小于基底面,为尚未达到初凝状态的混凝土,并且振动加速度衰减轻快.  相似文献   

3.
利用标准振源对振动加速度信号在频域进行滤波并积分后求得振动位移的方法进行验证,确认了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对某闸门进行了振动加速度、位移和动应力等振动响应测试,测试部位振动加速度均小于3 m/s 2,振动位移小于0.25 mm,动态应力小于153.2 MPa,闸门起升初始阶段振动位移最大值超过相关要求。结合加速度、位移和动应力给出闸门的振动评价。  相似文献   

4.
异齿裂腹鱼通过鱼道内流速障碍能力及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通过流速障碍能力是鱼道设计的主要生态指标,目前国内外主要使用封闭游泳水槽进行鱼类各种游泳速度指标及游泳行为研究,其水流流态及鱼类游泳行为与鱼类通过鱼道的实际状态有较大的差距,有必要结合鱼类游泳速度指标来探索能够更加准确量化鱼类通过鱼道流场的游泳能力测试方法。首先,在封闭游泳水槽中通过速度递增法测得异齿裂腹鱼临界游泳速度(101.01±20.86 cm/s)和突进游泳速度(196.94±21.80 cm/s);然后,以临界游泳速度和藏木水电站鱼道竖缝流速(110.00 cm/s)为参考,通过在开放游泳水槽内加不同束窄梯形体,形成类竖缝式鱼道的鱼类自主游泳能力测试水槽,开展两种底坡条件下4级短竖缝(工况1和工况2竖缝流速为101.55±14.87 cm/s、114.63±24.28 cm/s,竖缝顺水流长度均为40 cm)和单级长竖缝(工况3竖缝流速为137.45±17.63 cm/s、竖缝顺水流长度为160 cm)下试验鱼通过流速障碍能力和行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工况1、工况2下试验鱼通过4级竖缝成功率分别为82.05%、84.62%,通过流速大于临界游泳速度的竖缝时,持续爆发游泳时间为0.52±0.34 s;工况3下93.33%试验鱼以209.43±21.76 cm/s游泳速度成功通过单级长竖缝;3种工况下试验鱼通过流速大于临界游泳速度的竖缝时,以与突进游泳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的恒定游泳速度(214.01±30.64 cm/s)上溯。鱼类游泳轨迹与流场耦合分析表明:鱼类上溯所需时间及路径长度与其选择的游泳路径密切相关,试验鱼通过借助回流区同向水流推动,增加上溯效率。本文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可为鱼道设计、改造、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谐响应分析和时程分析是研究水电站厂房结构在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时最常用的2种方法。为分析2种方法的差异性,采用谐响应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计算了同一抽水蓄能电站厂房结构在脉动压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对2种方法计算的厂房结构振幅、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和动应力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分析2种计算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采用谐响应分析法计算的振幅、振动速度和振动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大于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但峰值小于时程分析的计算结果;厂房结构动应力数值不大,两者的计算结果差别不大。能够获得脉动压力时程资料时,应尽量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动力响应;缺乏脉动压力时程资料时,谐响应法也可用来分析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6.
以西安某地下水除铁除锰石英砂滤柱反冲洗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结团絮凝工艺进行了中试研究,得出了混凝剂PAC、助凝剂PAM、水流上升速度Uw和强制搅拌转速n对结团絮凝工艺的影响规律。在上升流速为34cm/min时,通过优化得出适宜的搅拌转速n为4~8r/min,PAC投量为20mg/L左右,PAM投量为1.0~1.25mg/L。适当增加投药量,最大上升流速可达42.5cm/min。在上述运行条件下,可使出水浊度小于10NTU,Fe小于1.6mg/L,Mn小于0.5mg/L,CODMn小于2.0mg/L;排泥含水率为90%~97%,污泥比阻值为(0.1~0.2)×109 s2/g。  相似文献   

7.
武汉港花山码头工程陆域堆场位于铁路专用线通过区域。为研究陆域堆场强夯对邻近铁路桥的影响,合理确定强夯工艺,结合强夯试验成果分析了夯能、夯击数、夯击距离与铁路桥振动之间的关系。现场测试采取4 500 kN·m夯能时,强夯击数>5击后铁路桥桥面振动速度收敛至3.5 cm/s。采取6 000 kN·m夯能时,40 m以外的铁路桥桥面振动速度<4.0 cm/s,振动频率<10 Hz,满足《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要求。依据试验成果推导出了黏土地基强夯引起的建筑物振动速度衰减规律方程,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江垭水电站3#机组运行约1 a后,其稳定性越来越/差。为了找出原因并彻底处理,经过分析该机组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认为摆度振动超标的原因是质量不平衡和电气不平衡。针对这2个原因,通过配重和处理转子微量偏心后,机组各部位摆度、振动正常,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长河坝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离心机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了长河坝在不同地震加速度下的地震加速度反应、坝顶沉降和破坏模式,分析了大坝的极限抗震能力.结果表明:坝体加速度反应随坝高的变化可以分成两个线性变化段,1/2~2/3坝高以下,坝体加速度反应较/b;1/2~2/3坝高以上,坝体加速度反应明显增大,越往坝顶加速度放大系数就越大;在100年超越概率1%(峰值加速度4.30m/s2)地震条件下,地震引起的坝顶沉降约为165~178 cm:地震破坏模式为坝顶局部滑动破坏;地震极限抗震能力5.32 m/s2.试验验证了长河坝的抗震措施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水弹性振动模型相似准则,对三峡船闸反弧门采用近似满足水弹性振动相似准则的有机玻璃模型进行流激振动试验,并在空气中进行模态分析。试验表明阀门的振动是随机振动,不仅有质量振动,而且有结构振动,有若干阶模态被激发参与振动。在开门和关门过程中,阀门面板脉动压力和阀门的流激振动是不大的,与葛洲坝船闸阀门段内不出现大空泡溃灭时的振动水平相当。由于采用的常压模型不能模拟阀门段的空化现象,对于廊道内可能产生的空泡溃灭所引起的阀门振动尚须通过减压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折线型实用堰过流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折线型实用堰作为低堰应用于中小型水利工程。通过整理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对实测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折线型实用堰的界限范围:0.67<δ/H≤1.5~2.0,且0.5≤P/H,给出了自由泄流时流量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中游螺山站1998年洪水实测洪峰水位比1954年洪水实测洪峰水位偏高1.78 m,经综合分析认为主要有洪水特性差异、54洪水分洪影响、洞庭湖分汇流变化影响、长江干流河道变化影响4个方面的原因。为研究各影响因素对螺山站98洪峰水位偏高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一套适用于长江中游河道的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在“81.7”洪水和98洪水复演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54洪水还原、98洪水演进和54洪水演进计算。计算成果分析表明:由于54洪水分洪使得螺山站54洪峰水位降低了0.83 m(即相当于使得98洪峰水位抬高了0.83 m),洞庭湖分汇流和长江干流河道变化联合影响引起的螺山站98洪峰水位抬高值为0.74~0.84 m,而仅长江干流河道变化引起的螺山站98洪峰水位抬高值为0.33~0.36 m。  相似文献   

13.
江口水电站斜门槽水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江口水电站溢流坝中孔检修闸门,进行了高水头斜门槽水力特性试验研究。试验内容包括闸门在动水下降过程中的闸门区水流空化特性、闸门关闭速度、闸门底缘体形、水流流态、通气孔风速、进气量对闸门持住力的影响。试验成果表明:中孔检修门槽布置符合我国高压闸门设计规范推荐的平面门槽形式;当闸门在全开及设计水位运行下,门槽区水流空化数为0.8~0.9,不会有空化发生,但因中孔为斜门槽,为克服水流对斜门槽的冲击力变化,应适当增大错台。推荐了方案5底缘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4.
边切槽圆盘试样的岩石动态断裂韧度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用边切槽圆盘试样测量岩石动态断裂韧度的实验方法。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的入射杆杆端附加劈尖及其基座,实现对试样施加高速率的劈裂载荷;将劈裂载荷时间历程及裂纹扩展时间输入有限元法计算模型得到动态应力强度因子时间历程;3个应变片粘贴在试样的切槽前端韧带上,测定裂纹扩展起始时间和扩展过程;结合动态应力强度因子历程和裂纹扩展时间,获得试样的起裂动态断裂韧度值。对大理岩实验的结果表明,边切槽圆盘试样能得到理想的劈裂加载;当加载速率为2.88×104 MPa·m1/2·s-1时,所测大理岩的动 态断裂韧度为5.15 MPa·m1/2,大理岩的断裂韧度在高加载速率下明显地提高。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中小型机械液压水轮机调速器液压随动系统机械杆系多,油、管路复杂,成本及整机故障率高。针对这些不足,采用丝杆机构取代传统杆系,用控制滑阀取代主配压阀,减少传递环节,使系统结构更加简单合理。改进后系统转速死区ix≤0.08%,静态特性曲线线性度误差ε<5%;随动系统不准确度ia<1.5%;自动空载3 min转速摆动相对值Δx≤±0.25%,接力器不动时间Tq<0.2 s,甩100%负荷,过渡过程超过3%额定转速的波峰N<2,调节时间T<40 s,且系统操作简单,维护、保养方便,运行寿命延长,可靠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对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导流底孔闸门动力安全监测资料作了介绍与分析,其中包括闸门的动力特性和在设计水位条件下闸门在动水启闭过程中的振动加速度、振动位移、动静应力、脉动压力和启闭力的监测成果。监测成果表明闸门的自振频率监测成果与闸门水弹性模型试验成果很接近,振型相同;在动水开门和关门过程中,闸门在小开度时,下游面底缘的脉动压力较大;闸门门叶和支臂的振动小开度比大开度的大,未出现危害性振动,各测点的振动位移和振动应力都比较小,闸门振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以东洞庭湖区小型入湖河流、主洪道、主湖体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9月分别设置12个代表断面进行氮、磷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及浮游植物调查。通过对氮磷营养盐形态结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因子与浮游植物的RDA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了秋季东洞庭湖蓝藻水华发生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1)东洞庭湖ρ_(TN)为0.96~1.86 mg/L,平均1.58 mg/L,ρ_(TP)为0.065~0.137 mg/L,平均0.101 mg/L,其中入湖河流的ρ_(TN)、ρ_(TP)最低。水体氮磷以溶解态为主,ρ_(DTN)/ρ_(TN)为88.5%,ρ_(DTP)/ρ_(TP)为56.0%,其中ρ_(DIN)/ρ_(DTN)为75.4%,ρ_(PO34--P)/ρ_(DTP)为80.5%,ρ_(TN)/ρ_(TP)为16.9;其中东洞庭湖藻密度为9×10~4~325.2×10~4个/L,平均72.6×10~4个/L。(2)空间分布上,主湖体藻密度高于主洪道,主洪道及主湖体大部分水域优势属种为硅藻门的直链藻(Melosira sp.),其中主湖体北部尾部水域大小西湖发生了蓝藻水华,其优势属种为蓝藻门的颤藻(Oscillatoria sp.)、鱼腥藻(Anabeana sp.)。(3)RDA分析表明TP与流速是影响东洞庭湖水体蓝藻生长的主要环境因子,其它环境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4)主洪道、主湖体已轻度富营养,秋季藕池河断流时段,主湖体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较大,尤其大小西湖水域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极大,主洪道由于水体较为浑浊,流速较大,对藻类生长有抑制作用,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调流调压阀运行安全稳定,从阀门水力设计、安装高程确定及运行调度等方面提出阀门水力特性的 优化措施。分析调流调压阀临界汽蚀系数及汽蚀装置系数确定方法,借鉴水轮机汽蚀力学判据的概念,推导出阀 门安装高程的计算公式。采集在线调流调压阀运行数据,绘制真机流量系数与开度特性曲线,对阀门水力设计进 行验证和校核。结果表明:阀门开度大于 45.3% 时流量系数实测值与设计曲线基本一致,但在小开度段偏差稍大; 现场试验过程中阀门运行平稳,噪声在 90?dB(A)以下,振动幅度也在较小范围内,进一步验证了调流调压阀水力 特性优化设计及安装高程确定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南方低洼圩区渍害成因分析及防治途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农田渍害生态系统的角度综述了我国南方低洼圩区产生渍害的五大成因:气候因素、地形地貌因素、土壤因素、水文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在分析南方各地治理渍害经验的基础上,概述了目前改造和防治渍害低产田的七大措施:搞好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水旱轮作,加强耕作管理,增施有机肥料,利用抗湿种质资源,喷施外源生长调节剂及应用高分子技术。指出治渍抗灾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向家坝水电站导流底孔平面封堵闸门拟采用液压张紧钢绞索设备进行启闭。这是水电系统首次采用该设备,由于该设备启闭闸门速度慢,且门体大、水头高,故闸门的流激振动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采用 1∶30 的水弹性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试验与计算相互验证的闸门动力特性参数和闸门结构的静、动应力以及闸门上的脉动压力特性、振动特性等研究成果。表明:闸门在启闭过程中不会发生水力共振,闸门的振动比较小,是安全的。研究发现,门后负压对闸门安全运行有较大负面影响,门后增设通气孔改善了闸门的受力条件并减小了启闭力,据此建议门后增设通气孔。由于闸门摩擦力大,建议给闸门添加配重,以便顺利关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