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荷H22肝癌阴虚证小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荷H22肝癌阴虚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成两组,病证模型组先用糖皮质激素法制备阴虚证模型,随后两组同时接种H22肝癌细胞悬液,完成造模。观察记录实验动物符合阴虚证的一般外在表现、体重、毛发情况、二便情况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价及分析,第11日处死小鼠,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生长情况。结果:阴虚病证模型组小鼠较病模组明显表现出阴虚症状,体重增长较病模组明显减慢,肿瘤生长较快。结论:建立了荷H22肝癌阴虚证小鼠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中医药防治肝癌研究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山仙颗粒对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肿瘤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的影响,探讨山仙颗粒对H22肝癌移植瘤微环境中淋巴细胞活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取5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选择40只小鼠建立H22肝癌移植瘤模型,其余10只小鼠作为空白组.造模2...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Smac(半胱氨酸)和Caspase-9(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ICR小鼠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方法复制小鼠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华蟾素注射液低、高剂量组,顺铂(DDP)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变化,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H22小鼠肿瘤组织中Smac、Caspase-9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华蟾素低剂量组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3.13%、47.06%,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P0.01)。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低剂量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Smac、Caspase-9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能明显促进肝癌组织中的Smac、Caspase-9的m RNA及蛋白表达(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上调肿瘤组织Smac、Caspase-9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发生凋亡是其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钠对H22肝癌细胞小鼠移植瘤淋巴结转移的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爪垫皮下接种H22细胞,建立小鼠肿瘤淋巴结转移模型。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阿霉素组(5mg/kg)、白藜芦醇组(40mg/kg)、迷迭香酸钠高(200mg/kg)、中(100mg/kg)、低(50mg/kg)剂量组。造模第5天开始,各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相应剂量药物,连续给药21天,建模第30天后处死小鼠;观测小鼠移植瘤、淋巴结、免疫器官的变化;通过HE染色和Realtime-PCR等技术检测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转移相关因子MMP-9、VEGF-C的表达,探索迷迭香酸钠对肿瘤淋巴结转移影响。结果:迷迭香酸钠50mg/kg以上剂量能明显抑制肿瘤增殖,减少其向腘窝、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对小鼠的免疫器官无明显的刺激作用;迷迭香酸钠还可降低肿瘤组织中淋巴管生成因子MMP-9、VEGF-C表达。结论:迷迭香酸钠能通过下调MMP-9、VEGF-C表达而在H22荷瘤小鼠体内发挥显著的抗肝癌淋巴结转移作用,其展现出低毒优点,具有良好抗肝癌转移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扶正抑瘤方(FYG)抗肿瘤作用主要机制.方法 建立H22肝癌ICR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连续给药FYG(3.6 g/kg·d-1)5 d,测量肿瘤体积及重量,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及NK细胞的百分含量并检测血清中IL-2和TNF-α的浓度,TUNEL,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李氏薄贴"对荷肝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肝癌细胞H22小鼠肝脏移植瘤模型,将4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低剂量"李氏薄贴"、高剂量"李氏薄贴"、氟尿嘧啶外用,9 d后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组织并计算肿瘤抑瘤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ax、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高剂量组(使用"李氏薄贴"30 g/kg)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呈早期凋亡形态,TUNEL法检测发现其凋亡指数高于低剂量组(使用"李氏薄贴"15 g/kg),与阳性对照组相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发现高剂量组肿瘤组织Bax、Caspase-3表达高于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Bcl-2表达低于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结论:"李氏薄贴"可抑制荷肝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可上调Bax、Caspase-3表达并下调Bcl-2,"李氏薄贴"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途径引起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蚯蚓纤溶酶抗肝癌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蚯蚓纤溶酶(earthworm fibrinolytic enzyme,EFE)对人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 建立裸鼠人肝癌高转移原位移植瘤模型,造模后7 d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EFE高、低剂量组,共3组,每组7只,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1600,800 uku/kg EFE灌胃,连续30 d.实验结束时完整剥除种植瘤并称重;肉眼直接观察种植瘤的肝内播散及腹腔种植情况,计算肝内播散率及腹腔种植率;通过病理切片观察肺转移肿瘤灶的数目;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移植瘤中FAK(focus adhesion kinase)及β1-整合素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EFE低、高剂量组原位种植瘤瘤重减轻(P<0.05或P<0.01);种植瘤肝内播散率和腹腔种植率降低,其中,EFE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转移灶数目明显减少,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在原位种植瘤和移植瘤中FAK及β1-整合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方面,EFE高、低剂量组的表达均明显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EFE具有抗肝癌转移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EFE能够抑制FAK及β1-整合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砒霜提取物三氧化二砷 (As2 O3)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抗癌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小鼠实体型及腹水型肝癌移植瘤模型 ,静注 As2 O3,观察作用结果 ;并对标本行原位末端标记法(TU NEL)、免疫组化及细胞周期检测。结果 :As2 O32 .0 mg/ kg· d和 3.5 m g/ kg· d连续静脉注射 7天 ,两实验组中 ,实体型荷瘤鼠皮下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抑制率分别为 31.6 3%和 42 .13% ;腹水型荷瘤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其生命延长率分别为 5 9.2 9%和 76 .6 9%。实体瘤标本 TUNEL 法检测见有凋亡细胞散在分布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用药后组织中 Fas基因的表达下降 ,P5 3基因的表达没有变化 ;细胞周期检测提示腹水中 G0 / G1 期肿瘤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As2 O3对肝癌荷瘤鼠具有显著的抑瘤和生命延长作用 ,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作用系通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而实现 ;As2 O3下调 Fas基因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而与 P5 3基因无关 ;使肿瘤细胞的生长阻滞于 G0 / G1 期是另一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研究移植瘤生长及其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BALB/c裸小鼠12只,以荷SGC-7901人胃癌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为材料,通过手术将癌组织转移到裸小鼠胃壁建立胃癌原位移植模型;造模后,12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每组6只;原位移植24h后开始灌胃,治疗组给予温郁金水蒸气蒸馏液(2.5g/mL),0.4mL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当动物出现明显消瘦、弓背、神萎等衰竭征象(约9周)时处死动物,观察和比较两组肿瘤抑制率和肿瘤转移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移植瘤瘤体中COX-2和VEGF的表达。结果:所有荷瘤鼠胃壁均有肿瘤生长,荷瘤率100%,治疗组与对照组瘤重分别为(0.4189±0.1086)g、(0.7296±0.210)g,P<0.01,抑瘤率为42%;模型组腹膜转移6/6、肝脏转移5/6、腹水1/6,治疗组腹膜转移2/6、肝脏转移1/6、腹水0/6,其中腹膜及肝脏转移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郁金治疗组瘤体中COX-2和VEGF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温郁金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和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石猫复方对裸鼠肝原位移植瘤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Huh7细胞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手术切除原位瘤3 d后,分别使用三石猫复方[18 g/(kg·d)]及生理盐水灌胃14 d。观察肝脏肿瘤复发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复发瘤中转运蛋白Sec62表达;体外建立Huh7过表达Sec62稳转株,三石猫复方干预后,观察Huh7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肿瘤术后复发率明显降低[33.3%(2/6)vs. 100%(6/6),P0.05],复发肿瘤组织中Sec62蛋白表达亦降低(P0.05)。体外实验显示,三石猫复方处理浓度≥1.0 mg/mL时,细胞增殖抑制明显(P0.01)。三石猫复方处理浓度在0.2、0.5 mg/mL时,可抑制肝癌细胞Huh7侵袭迁移,将Huh7细胞中的Sec62过表达后,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三石猫复方可以抑制人肝癌Huh7细胞原位移植瘤手术切除后复发肿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通过降低Sec62表达抑制细胞的侵袭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良眭、恶性肿瘤56例。结果:良陛肿瘤40例,均为纤维腺瘤,恶性肿瘤16例中,其中单纯癌7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髓样癌2例,其他乳癌2例。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特点,良性组与恶性组肿瘤在各级血流显示例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于乳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在诊断乳腺肿瘤中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大鼠原位肝移植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中枯否细胞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应用延长保存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将1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苦参碱小剂量治疗组、大剂量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分别检测移植术后血中内毒素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观察移植肝脏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各时点血浆内毒素及肝组织内的TNF-α的含量均明显减轻,同时肝细胞和肝内皮细胞损伤的病理表现也明显改善。结论苦参碱可以通过降低再灌注后内毒素水平,有效抑制枯否细胞激活及释放,TNF-α等炎症性损伤介质,保护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从而减轻供肝冷保存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MKN-45人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裸鼠建立MKN-45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氟尿嘧啶(5-Fu)组及消痰散结方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Fu和消痰散结方干预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检测瘤组织VEGF-D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可不同程度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D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调控淋巴管生长因子VEGF-D蛋白和mRNA的表达是消痰散结方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附益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造模组130只,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手术方法同上,仅在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造模8周后,经超声测定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者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参附益心颗粒(5.475,21.9 g.kg-1.d-1)2个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假手术组大鼠10只。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以纯净水ig,药物干预组将药物溶于纯净水中ig给药,每天1次,4周后查LVEF、称重,采血检测指标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结果:21.9 g.kg-1.d-1参附益心颗粒有明显改善LVEF作用、降低左室重量指数(left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血清ANP值;参附益心颗粒低高2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BNP值。结论:参附益心颗粒具有明显的抗心力衰竭作用,可能具有干预心室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解毒方对K562/A02多药耐药移植瘤的逆转作用。方法:建立K562/A02裸鼠移植瘤多药耐药模型;选用维拉帕米作阳性对照,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各组移植瘤耐药细胞P糖蛋白(P-gp)与bcl-2的表达情况和移植瘤细胞内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ADM)蓄积浓度及移植瘤耐药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移植瘤P-gp表达与维拉帕米组相比,生理盐水组与中药小剂量组有差异(P<0.05);bcl-2的表达与维拉帕米组相比,中药大剂量组有差异(P<0.05);益气养阴解毒方能使移植瘤耐药细胞内ADM的浓度升高。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具有部份逆转白血病K562/A02移植瘤多药耐药性的作用,其逆转移植瘤裸鼠多药耐药性的机制不是通过下调肿瘤细胞膜上P-gp的表达实现的,而与降低bcl-2的表达、促进耐药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麦冬醇提物体内外抑制肺癌生长及调控肺癌细胞自噬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Lewis肺癌模型,观察麦冬醇提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Visual Sonics Vevo 2100小动物专用高频彩色超声仪测量C57BL/6小鼠Lewis肺癌肿瘤的体积,称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Ki67和P53蛋白的表达。采用电镜观察麦冬醇提物诱导A549肺癌细胞自噬,结合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诱导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麦冬醇提物对Lewis肺癌小鼠的肿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Ki67蛋白表达,显著增强P53蛋白表达,并且能诱导A549肺癌细胞产生自噬。结论麦冬醇提物对肺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诱导A549肺癌细胞产生自噬,麦冬醇提物的抗肺癌作用可能与其诱导肺癌细胞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17.
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衰大鼠心肌c-fos,c-myc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参附益心颗粒对心衰大鼠心肌c-fos,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造模组130只,假手术组20只。造模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假手术组手术方法同上,仅在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造模8周后,经超声测定大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者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氯沙坦组、参附益心颗粒(5.48,21.90 g.kg-1.d-1)2个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假手术组大鼠10只。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以纯净水ig,药物干预组将药物溶于纯净水中ig给药,每天1次,疗程4周。4周后超声测定LVEF,称重后,处死测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中c-fos,c-myc表达。结果:21.90 g.kg-1.d-1参附益心颗粒可显著提高心衰大鼠LVEF,降低LVMI,抑制心衰大鼠心肌中c-fos,c-myc表达。结论:参附益心颗粒能够通过抑制心衰大鼠心肌中c-fos,c-myc表达,抑制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意义。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高频探头(11MHz),对62例高血压病患者和50例健康人常规检测双侧颈动脉,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结果 62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1.03±0.26mm,42例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50例健康人IMT0.75±0.24mm,9例有不同程度的斑块形成。病变发生部位多在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结论高血压病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斑块性质,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治疗及判断预后。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无创,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仪的局部放大功能(Z00M),对胆囊壁微小、多发的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胆囊壁隆起性息肉样病变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非肿瘤性隆起性病变54例,占86%,直径多在2~12mm,多发性的45例,占45%,单发的18例,占28.6%,胆固醇息肉35例,占55.6%,炎性息肉19例,占30.2%,胆囊腺瘤7例,占11%,均单发,大小在10~13mm.腺癌2例,占3.2%,直径15~20mm.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局部放大功能可提高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及灵敏度,具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白附子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在动物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强弱。方法:建立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白附子生品、药典炮制品和矾制品对S180肉瘤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结果:给药组瘤重均低于空白组,白附子生品高剂量组瘤重最小。结论:白附子水煎液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品高剂量组抑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