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8例住院患者,依据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实验与参照组,每组患者54例。参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分析均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同时我院的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护理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中实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老年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4)与实验组(n=24),参照组患者护理中予以我院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前提下增加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出现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3%显著优于参照组经护理后出现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8.26%,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在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满足患者实际需求,提升治愈与护理效果,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对艾滋病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0例艾滋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n=35)与实验组(n=35),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予以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且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 <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患者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舒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76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8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艾滋病晚期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生活质量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功能及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艾滋病晚期发热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参照组(76.32%),二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艾滋病晚期发热患者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患者发热症状得以显著改善,有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干预用于妇产科患者护理中的实践方式,并评估其运用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妇产科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接收且行医护服务的患者96例,按照其护理方案的不同分别列入实验护理组(48例)、参照护理组(48例),实验护理组对妇产科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参照护理组对妇产科患者予以基础护理,观察两种护理方式的运用效果,且评比两组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实验护理组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参照护理组(P <0.05)。结论在实施妇产科护理工作时,运用优质护理干预的相应措施,有助提高护理的总体效果,使患者更加满意护士提供的岗位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就健康教育对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作用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82例,其后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宫颈糜烂患者41例。实验组(n=41)患者入院后予以健康教育,参照组(n=41)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最后将两组宫颈糜烂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和参照组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较比参照组明显较高,组间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整理可知,两组间差异呈正相关。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其护理效果显著,不仅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以明显提高,我院的护理满意度也可以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55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予以常规护理的28例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的2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最后对两组胃癌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护理满意度96.3%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1.4%,与此同时,实验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用时和胃管留置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两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检验,呈现出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手术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缓解,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也会有所提升,因此该护理模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实践。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就护理干预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6例,依据患者来院就诊时间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3例。予以基础护理的患者当作参照组,予以护理干预的患者当作实验组,最后对比两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进行对比,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进行比较后可知,实验组明显较高,组间由统计软件进行计数和整理,差异显著。结论在直肠癌根治术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研究及分析应用价值。方法此文实行分析资料为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本医院收入诊断并予以治疗的70例神经内科患者,依据患者入院单双号实施分组,一组纳入35例,常规护理服务实行在参照组,优质护理服务实行在实验组,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良总计率、护理效果满意总计率、护理投诉总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良总计率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相关计算值更高,P <0.05,证实数据检验和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满意总计率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相关计算值更高,P <0.05,证实数据检验和计算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投诉总计率相比较参照组患者相关计算值更低,P <0.05,证实数据检验和计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展示良好效果,明确存在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患者(共40例依照入院顺序的前后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与此同时另接受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参照组护理后的NOSIE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应用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可促进患者焦虑情况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取得突出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文就人文关怀护理在胃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在我科接受胃镜检查的148患者,依据检查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74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予以人文关怀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检查前、后15 min时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对比参照组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前后及检查过程中为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减轻其不良情绪、提高舒适度均有积极帮助,故该护理模式可在胃镜检查患者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乳腺增生病症护理中的效果,探讨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患者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共60例予以分组,其中30例常规护理方法设置为参照组,30例行心理护理方法设置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的HAMA评分进行记录,同时经过护理后再次测定其所得HAMA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护理前,参照组以及实验组的紧张评分、抑郁评分以及害怕评分对比差异性不存在(P>0.05),经过护理后,组间对比t=3.1919、6.1107以及2.8390,证实统计学意义显著;在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参照组为73.4%,组间对比经统计学软件校正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患者予以心理干预模式,提升护理有效性,临床推广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0例子宫肌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优质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评价对并发症预防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质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优质组对并发症腹腔感染、切口渗血、生殖道炎症预防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且优质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加快恢复,增强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意识,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进行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实验组60例手术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手术患者满意度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焦虑评分。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7%)明显高于实验组(8.33%),且两组手术患者之间对比的满意度评分及术前焦虑评分亦存在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经过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患者自理能力是否受到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1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58例。对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实验组予以康复护理,护理时间为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自理能力。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96.55%,参照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4.48%;实验组的发生感染的概率为13.79%,参照组发生感染的概率为44.83%;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但实验组护理后的功能评分为(102.34±6.82)要远远高于参照组护理后的(86.54±5.31)。这几项结果比较均满足P<0.05,其差异在统计之中有意义。结论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能够辅助手术治疗效果的提高,使患者的自理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0例与实验组4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分析不同护理后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在护理前后舒张压与收缩压指数上,实验组护理后的血压指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依从率上,实验组为95%明显的高于参照组7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护理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控制血压,提升治疗依从性,保证整体治疗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优化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眼科收治的96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给予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优质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抑郁(SDS)评分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的SDS评分低于研究组且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且差异显著(P <0.05)。讨论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予以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病情恢复,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将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在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6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2组,各33例。对参照组予以围手术期传统护理干预,对实验组予以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分析66例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SDS评分、SAS评分较低,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明显较短,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高以及护理满意度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对结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减轻疼痛感,有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就中医护理方案在心衰病中的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心衰病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3例;对实验组施以中医护理方案,对参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方案,对比二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护理方案后,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I-II级占比显著高于参照组(86.05%65.17%),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也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心衰病患者开展中医护理方案,可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还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将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中的效果。方法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选取60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分析。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两组各30例。对参照组采实施常规护理,对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2组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相比于参照组,明显较低(P <0.05);实验组肺癌根治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较高(P <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降低患者的不适感,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