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结构力学基本概念较多,学生对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往往感到难以理解。文章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中结构力学教学与工程实际及后续专业课教学结合的问题,即理论教学与重大工程结合、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计算简图与工程结构试验结合,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结构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结构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结构力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结构力学课程的重要性,阐述了结构力学课程的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等方面对面向工程的结构力学课程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
课题组通过剖析传统高等教育结构力学课程教学难、学生学不会和不感兴趣等特点,进行了新工科背景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方案的探索。课题组以大学生学为中心,基于移动互联网背景,提出了一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结构力学的兴趣。此外,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课题组教师还融入了思政教育,将思政教育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中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介绍了结构力学在土木行业重要地位的由来、结构力学核心知识点发展历史和当代结构力学教学的新进展。分析了教研型高校禀赋对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影响和要求,探讨适合教学研究型大学提高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提出了"以生为本"、多元化成才、面向工程实践、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工程教育认证是在新时代工程教育同国际接轨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对指导现代工程教育、培养兼具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的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力学课程组根据成果导向的要求,从学习者的建构主义认知发展规律出发,分析结构力学课程的内容特点及其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逆向设计结构力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传授式教学、在线学习、任务导向式教学、对话框架等教学方法和工具用于结构力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同时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引入实际工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所对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专业课核心课程《结构力学》历来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大难题,也是教师探讨教法的重点区域,改革应用型本科对口土木工程结构力学教学方法,并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索创新能力是课任教师的职责。从对口学生素质教学实践出发,对接结构力学的实践性,打通结构力学在后续专业课的联系和应用,探索应用型对口本科土木工程专业融合工程实践的切实可行教学方法,如探究教学、问题教学,变枯燥乏味的理论为鲜活的实用工具,培养学生面对工程实体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追根溯源,彰显结构力学的课程魅力。  相似文献   

7.
定性分析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性分析的内容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定性分析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体系并不完善,文章就此围绕定性分析如何与传统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相结合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学生定性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提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构力学定性分析教学体系。课程教学的实践表明,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拓展专业课的教学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学生对结构力学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赵延林  李长风  高红梅 《山西建筑》2014,40(30):253-255
以结构力学课程为核心,结合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及各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了"3+1"人才培养模式下,以"知识讲授+综合训练+工程实践"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1+0.5+0.5"全程式培养模式,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结构分析与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结构力学的课程特点,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引入趣味结构力学知识、融入工程背景及典型案例分析、开展结构力学课外知识讲座、进行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四项具体措施,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土木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结构力学教学对后续课程、专业素养的影响,从课程地位、授课对象、授课教师、课时分布等方面介绍了独立学院结构力学课程的特点,并结合独立学院实际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结构力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大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培养土木工程大类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计划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大土木"背景下,从结构力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工程教育理念,针对结构力学课程特点,分析了结构力学课程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按照“金课”标准对结构力学教学思路进行设计。以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课程内容为例,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从工程实例引入超静定结构,讨论力法求解的具体思路和步骤,并应用于解决郑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钢结构工程等问题,实现从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跨越。课程教学取得了良好成效,可为其他工科工程基础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实践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由于结构力学实验介于材料力学和专业结构实验之间,所以长期以来不准确的定位导致多数学校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忽视实验课.文章结合结构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实践,探讨了结构力学实验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看结构力学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类的设置。从教学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手段的革新、多媒体的应用及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等方面阐述了结构力学课程建设的思路和实践体会。探讨了结构力学课程建设对培养21世纪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结合结构力学教学实践,提出在结构力学教学中应重视力学概念的教学。并以虚功概念的教学为例,详细阐述了重视结构力学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结构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强、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特点,无论教与学,都有较大的难度。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从不同专业方向分开行课、强化理论教学环节、优化考试环节、增强实践环节等方面提高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理论力学是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的基础,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课程教学实践,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课程的内容组织、教案设计和兴趣培养三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分析,以期提高理论力学课程教学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目前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相互渗透、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工程事故案例分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