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嘉湘在肺癌治疗中温肾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雁 《中医杂志》2003,44(11):818-820
刘嘉湘教授临证治疗肿瘤40余载,经验丰富,尤其对肺癌的治疗独具匠心,吾随师临证抄方,收益非浅,兹将导师在肺癌临证中温肾法的运用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2.
中医理论乃众医临证经验之总结,它反过来又指导于临证实践,在临证实践中不断得以验证并逐步提高。在临证中,对医理万勿断章取义,否则便会迷途而延误治疗。现试举临证1例而议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陈锐深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陈教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中善于运用补脾法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疗效显著。笔者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陈教授临证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杨巨成 《国医论坛》2009,24(4):15-16
“引火归原”法是祖国医学在临证治疗中所创立的独特治法之一,在现代医学突飞猛进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临床疾病日益表现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中医的辨证施治手段也面临着多重考验,甚至受到现代医学某些潮流的抨击和质疑。而笔者认为“引火归原”法恰恰是中医博大精深理论在临证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它在中医临证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医者熟悉常用药物的功效与主治,是临证灵活运用的关键。中草药具有一药多种功效和特殊功用的特点,恰当配伍,便能变化多端,特别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往往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结合古今文献和临证经验,笔者就几种常用中药的特殊功用,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甘露消毒丹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露消毒丹又名普济消毒丹,最初载于《温热经纬》,功能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是为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热并重之证而设。临证之中,活用此方常获良效。笔者在临证中常用以治疗非湿温之其他病证,亦常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梁凤香 《北京中医》2010,(1):33-33,59
姜坤教授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从医40余年,博采众长,临证中提倡西为中用、辨病辨证相结合,擅长治疗妇科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特点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对于肥胖症的认识基本趋同,即体现在脾与痰湿的相互关系上,而中医药的疗效往往体现在临证上的细微之处。文章指出,在临证中运用体质学说以及红外热像仪客观化、可视化的特点,结合辨证辨病治疗肥胖症,可以提高临证诊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郑钦安是清代著名医家,临证善于运用温扶阳气之法治疗各种疑难危急重症。本文从郑氏辨证治疗血证的临证经验出发,指出郑钦安在血证方面以阴阳两纲分证、推重辛温扶阳止血的独特心法,阐明郑氏临证辨证论治的实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10.
李松  于丽均 《光明中医》2023,(9):1773-1776
于丽均主任在临证治疗乳癖的过程中,认为乳癖的形成多与女性冲任失调密切相关,发病程度每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指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导致气机失畅,痰、气、瘀三者滞于乳络,此为乳癖发病的关键所在。故“疏肝”与“理脾和胃”尤为重要。临证重视冲任二脉与乳房生理病理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强对月经的周期性调理是治疗乳癖的重要环节。临证治疗以疏肝为主,兼调脾胃,注重与月经周期的变化相结合,使肝气得疏,痰湿得化,瘀血得散,冲任条达,进而乳房结块得消。治疗过程中其药物选择依辨证而用。结合医案分析,对于教授治疗乳癖的临证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李发枝教授是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河南省著名内科专家,临证数十载,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年逾六旬,每日应诊,临证时善用经方多收显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老师治疗疑难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有幸跟随我县名老中医李文老师学习,李老师临证内外妇儿五官皮科,面面俱到,尤其擅长儿科疾病的治疗。李老师临证用自拟二前汤加减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试述景岳解肝煎的临床应用随师临证体会戴荣华巴盟中医院(015000)王荫卿老中医从医40年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随王老临证时,收获甚大,特别是解肝煎一方,应用于临床治疗脾胃病和某些妇科病多获卓效。兹将我在随王老临证时的体会作简要的介绍,供参...  相似文献   

14.
王花 《山东中医杂志》2008,27(6):427-428
汗证是指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证。笔者临证收治1例汗证,经中药配合心理疗法治疗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罗晓明  王英淑  于波 《光明中医》2023,(22):4350-4352
目的 为中医临证治疗偏头痛提供新视角。方法 总结于波教授运用祛风通络法治疗偏头痛的临证经验,并附验案1则。结果 风阳内动、络脉瘀滞是偏头痛的核心病机,风阳内动是偏头痛发病的诱因,络脉瘀滞是偏头痛的病理基础,主张从风、从瘀治疗此病。结论 于教授治疗偏头痛以中医外治方法为主,配合中药口服,以期达到标本兼顾、内外并调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国医大师王静安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于众科中尤精儿科,誉“王小儿”之美称,临证注重“外治”,疗效卓著。吾等随师临证多年,亲见老师用外治法辨证施治,治疗多种小儿常见病、疑难病,取效速捷。现国家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进行立题研究,足见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的宝贵。故根据王老临证实践经验及其相关论著,将其独特的小儿外治学术思想试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回顾笔者行医经历,总难以忘怀的是拜学中医专家万远铁老教授门下,切身体会到万老不但具有丰富临证经验,而且医德高尚,在医患中享有很高声誉。万老在治疗脑病科疾病常具有独到之处,仅将自己随学临证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血瘀证普遍存在于妇产疾病之中,“活血化瘀”从古至今都是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最主要的方法,但临证应用时应灵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9.
张念志临证十分重视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对肺结节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临证着眼于肺结节“本虚标实”的特点,采用或祛邪(活血、化痰、行气),或扶正(补肺、健脾、益肾)的治疗原则,治疗肺小结节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经方辨治慢性盆腔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付 《四川中医》2003,21(6):50-51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此病证反复发作临床难以彻底治愈,临证若能以法选用经方辨治,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如白头翁汤主湿热证,当归四逆汤主虚寒证,桃核承气汤主热瘀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