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纳米银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粹  何祥辉  张淳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3):231-231,233
目的 观察纳米银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有残余创面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纳米银凝胶及凡士林油纱治疗,对照组30例用bFGF和凡士林油纱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治疗后创面细菌转阴率.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8.16±5.87d,对照组21.50±6.07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周后创面细菌转阴率为59%,对照组为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纳米银凝胶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毒副作用小,与bFGF联合应用可有效加速残余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MEBO加浸浴疗法治疗重度烧伤残余创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杰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200-200
目的:探讨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加浸浴疗法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将10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残余创面浸浴后应用MEBO外涂,对照组常规换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创面愈合时间上有显著差异。结论:残余创面应用此法后,清洁、引流作用明显,能促进上皮增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烧伤患者80例,共11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将110处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处,观察组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对照组以空白基质做安慰剂,疗程为3周,观察用药后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创面直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4%。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刺激,个别有局部疼痛、红肿等,症状轻微可自行消退。结论:烧伤后残余创面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进行治疗,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且应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活性玻璃结合浸浴治疗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20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烧伤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生物活性玻璃结合浸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情况及创面细菌清除率。结果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用药7d、15d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细菌清除率90.00%,对照组创面细菌清除率68.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生物活性玻璃结合浸浴治疗疗法治疗能够更佳有效地促进烧伤患者残余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03~2008年入院治疗的四肢烧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39例,EGF组34例,bFGF组37例,对照组26例,分别观察比较各组的创面愈合率、完全闭合时间及肉芽组织成熟度。结果 伤后7,ll,l4,l7d 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组(P <0.05);伤后7,11,l4d EGF组和bFGF组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用药组创面比EGF组、bFGF组和对照组提前闭合,差异均非常显著(P<0.05), EGF组和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提前愈合(P<0.05)。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EGF和bFGF可通过协同作用加速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6.
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烧伤残余创面的治疗。方法 分析我科自2000年以来烧伤残余创面患者35例。结果 35例烧伤残余创面经全身营养支持、创面浸浴及局部使用药物等治疗后创面愈合。结论 综合治疗是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EGF和bFGF联合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肢烧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4组,联合用药组39例,EGF组34例,bFGF组37例,对照组26例,分别观察比较各组的创面愈合率、完全闭合时间及肉芽组织成熟度.结果 伤后7,11,14,17 d联合用药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其他组(P<0.05);伤后7,11,14 d EGF组和bFGF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用药组创面比EGF组、bFGF组和对照组提前闭合,差异均非常显著(P<0.05),EGF组和bFGF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提前愈合(P<0.05).处理后第14天,联合用药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局部联合应用EGF和bFGF可通过协同作用加速深Ⅱ度烧伤患者早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浸浴治疗对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浸浴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发生瘢痕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0.00%),创面愈合时间(13.57±5.23)d短于对照组(24.36±5.57)d,瘢痕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烧伤残余创面采用浸浴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晚期残余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67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同类创面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紫草油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异体脱细胞真皮用于烧伤残余创面治疗,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体脱细胞真皮能促进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动力清创结合点状皮片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疗效。方法:纳入我院40例2017年2月-2018年4月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清创结合点状皮片移植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水动力清创结合点状皮片移植治疗治疗。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疗效;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创面视觉模拟评分、创面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应激指标皮质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时间、创面视觉模拟评分、创面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应激指标皮质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有1例局部感染,有1例局部瘙痒。对照组不良反应有1例局部感染,有1例局部瘙痒。结论:水动力清创结合点状皮片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控制炎症和缓解疼痛,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烧伤Ⅱ度创面及残余肉芽创面(残创)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对46例早期烧伤Ⅱ度创面和残创用bFGF进行治疗。以创面愈合为指标,与对照组平行比较,判读创面愈合时间。结果:bFGF对伤早期Ⅱ度创面和残创均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结论:外源性bFGF对烧伤Ⅱ度创面和残创有促进愈合的作用,促进烧伤残创愈合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余秋香  陆敏娴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25-126,134
目的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实施护理措施以寻求最佳的综合护理方案。方法选取于2007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58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并观察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为(23.6±6.9)d,而对照组为(34.1±7.5)d,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阳性例数在两组的第1周、第2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残余创面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其早期愈合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bFGF和PDGF在深Ⅱ度烧伤愈合中的表达特点,以及与创面愈合中的关系。为临床合理应用外源性的bFGF和PDGF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地高辛细胞原位杂交方法检测SD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在伤后不同时段的创面渗出液细胞的bFGF和PDGF中mRNA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的bFGF是在5d开始表达,在7d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至14d时还有一定水平的表达,对照组bFGF的表达水平都较低,仅在5d有低水平表达,14d已基本无表达。在检测PDGF时,实验组1~3d处于较低水平表达,7d开始高水平表达,10d是表达的高峰,随后下降。对照组PDGF的表达在1~3d处于较低水平,5~14d有一个低水平的mRNA表达延迟峰段。结论创面渗出液细胞bFGF、PDGF的mRNA表达的启动、表达的高峰和减弱与深Ⅱ度烧伤的创面愈合状况有关,与相关细胞在创面聚集、诱导和分泌bFGF、PDGF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芦荟对大鼠浅度烫伤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浅度烫伤模型,制备芦荟凝胶。实验动物分两组:自然愈合组(对照组);芦荟凝胶组(试验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测定伤后2、6、10、18、24d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EGF、bFGF的表达。结果:1创面愈合率:芦荟凝胶组在10、18、24d各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较自然愈合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24d时相点更明显(P<0.01)。2E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E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0、18d时E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bFGF的表达:芦荟凝胶组总体的bFGF表达量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芦荟凝胶组伤后18、24d时bFGF表达高于自然愈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芦荟凝胶外涂对大鼠浅度烫伤的愈合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EGF、bF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b-FGF在Ⅱ度烧伤治疗中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全组80人,使用b-FGF47人,对照组33人,其它治疗方法相同,比较创面愈合速度。结果:使用b-FGF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增快。结论:在常规治疗烧伤的基础上,局部使用b-FGF,可以加速创面愈合,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进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bFGF与远红外线结合治疗对烧伤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烧伤患者(共有创面71个)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3例(共有创面36个),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2例(共有创面35个),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使用bFGF结合远红外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7d、14 d、21 d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治疗7d、14 d、21 d的创口愈合率、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愈合时间明显较短,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各项评分均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结合远红外线治疗有利于提高伤口愈合率及临床总有效率,使愈合时间显著缩短,降低瘢痕评分,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糖尿病患者烧伤难愈创面修复的影响。22例、27个糖尿病烧伤超过6周未愈合的创面,经清创后按150u/cm2创面应用外源性bFGF,每日1~2次,对照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显示27个慢性难愈合创面在应用bFGF后,4周内全部愈合,总有效率达100%。提示bFGF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烧伤难愈创面的修复环境,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bFGF多肽敷料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bFGF多肽敷料对浅Ⅱ°烧伤创面的修复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选择无特殊异常情况的浅Ⅱ°烧伤患者30例为受试对象,A区为试验创面用无菌多肽敷料、B区为对照创面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观察相同环境中多肽敷料中低浓度的bFGF对浅Ⅱ°烧伤创面是否有加快愈合的作用,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用多肽敷料的A区创面平均愈合日数为13.06±4.86天,B区创面平均愈合日数为15.36±4.97天,A区比B区创面愈合日数明显缩短;A区创面分泌物及创周炎明显轻于B区创面;两组创面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多肽敷料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bFGF多肽敷料可促进浅Ⅱ°烧伤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使用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无刺激的理想敷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孵育鸡蛋膜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上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以鸡蛋膜、暴露处理为孵育鸡蛋膜对照,测定伤后7、14、21 d创面愈合率、创面羟脯氨酸含量、EGF和bFGF表达量.结果:孵育鸡蛋膜在各时间点愈合率高于暴露组,伤后7 d EGF,bFGF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孵育鸡蛋膜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其促愈机理与覆盖孵育鸡蛋膜后创面EGF,bFGF表达增高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局部应用,观察其对烫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复制深Ⅱ度烫伤模型,每组为自体对照,用药物和基质,烫伤次日起,开始给药并对创面拍照,观察创面结痂时、创面完全愈合时分别取愈合组织做光镜、电镜、细胞周期检测。结果①给药第15天中剂量(30ng)、高剂量(100ng)组受试侧创面相对愈合面积与同组对照侧差异显著(P<0. 05);②创面完全脱痂时取组织,光学显微镜观察并评分, 10ng组受试侧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显著(P<0. 05);③电子显微镜观察,各剂量组受试侧纤维排列明显较对照侧更近似于正常皮肤;④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受试侧细胞G1期较对照侧短,并有差异显著性(P<0. 05 )。结论局部应用合适剂量CTGF可促进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