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3 毫秒
1.
目的探讨HCV重叠感染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复制水平与临床预后影响。方法对68例慢性乙肝患者和57例重叠HCV感染的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感染)以及41例慢性丙肝患者分别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和临床预后的比较。结果发现重叠感染组患者HBV-DNA复制水平较慢性乙肝组显著下降(P<0.01);而重肝、肝硬化、肝癌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慢性丙肝组(P<0.05,P<0.01)。结论重叠感染组患者中HBV-DNA复制水平下降,并未直接减缓肝脏炎症的进程,反而加速了肝脏病变的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感染甲型或戊型肝炎对其肝功能及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慢乙肝+甲肝组)患者45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慢乙肝+戊肝组)患者47例和单纯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组)患者60例进行对比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及抗HAV IgM、抗HEV Ig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 法检测HBV载量,同时检测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慢乙肝+戊肝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转氨酶增高,清蛋白下降,总胆红素、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重型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慢乙肝+甲肝组和慢乙肝组(P<0.05)。慢乙肝+甲肝组患者的总胆红素、转氨酶增高,总胆红素、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较慢乙肝组显著延长(P<0.05),但两组的清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重型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转氨酶、胆红素有一定影响;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功能及其预后均有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合并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HEV感染后病情的转归.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嗜肝病毒血清标志物,PCR法检测HBV DNA,同时检测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PT).随机选择慢乙肝合并HEV感染的患者(重叠感染组)与同期单纯慢乙肝患者(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 重叠感染组与对照组中AST与球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胆红素、ALT、白蛋白、PT和HBeAg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感染组重型肝炎病死率为47%.结论 HBV与HEV重叠感染肝细胞损害加重,病情趋向重症化.HBeAg阴性的慢乙肝患者可能比HSeAg阳性者更易重叠感染HEV.  相似文献   

4.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感染与重叠HEV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重叠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病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AV感染患者(Ⅰ组)52例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患者(Ⅱ组)267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抗HAV-IgM/IgG、HEV—IgM/IgG,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定量,同时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浆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Ⅱ组患者较Ⅰ组患者ALT、TBIL增高、PT延长、重症肝炎发生率高,病死率高,两组ALB水平和住院天数、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较重叠HAV感染病情更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诊治的10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给予单纯修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92.0%,两组总有效率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41.3±6.4)min、术中出血量(7.9±2.1)m L、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11.2±1.9)h及住院时间(6.8±2.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1.9±19.6)min、(13.1±3.6)m L、(25.1±2.8)h及(12.1±3.5)d,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复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为重叠感染患者的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100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患者为HBV、HCV重叠感染;HBV、HCV单纯感染患者分别为35、28例;测定3类患者血清IL-6,IFN-γ水平以及肝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项指标与重叠感染的关系。结果重叠感染患者血清IL-6水平为(90.24±43.18)ng/L,高于HBV、HCV单纯感染患者的(52.37±24.27)、(56.28±25.4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叠感染的患者血清IFN-γ水平为(51.39±29.91)ng/L,高于HBV、HCV单纯感染患者的(49.87±27.62)(52.57±22.97)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叠感染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高于HBV、HCV单纯感染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HCV重叠感染与患者体内IL-6,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8例(试验组),另选取同期未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肌酐的变化,并记录患者院内预后.结果 试验组CK-MB、cTnI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36.23±14.27) U/L比(14.71士8.27)U/L、(11.26±5.04)μg/L比(5.24±2.3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肌酐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院内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7.37%(18/38)比16.6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K-MB、cTnI均是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5.03,3.27,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的升高对预后有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45例(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和阿司匹林组45例(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发病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氯吡格雷组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89% (4/45),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氯吡格雷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3.55 ±0.46) mmol/L比(4.61±0.54) mmol/L、(2.45±0.24) mmol/L比(3.69±0.32) mmol/L、(1.12±0.14) mmol/L比(2.03±0.2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2.52±0.19) mmol/L比(2.11±0.1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84.3±16.4)分,阿司匹林组为(79.8±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氯吡格雷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9%(4/45),阿司匹林组为24.44%(1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急性期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可调节血脂,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不良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EPN)和单用肠外营养(PN)对早期胃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80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采用EPN,B组采用PN营养支持。于术后第1天和第8天检测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水平(CRP),并观察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ALB、PA、CRP无明显差异;A组术后第8天ALB、PA有所增长,分别由(35.47±3.95)g/L、(263.32±24.54)g/L增至(38.10±3.47)g/L、(276.19±22.27)g/L,B组术后第8天ALB、PA无明显增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天CRP均明显降低,A组由(17.5±4.6)mg/L降至(3.1±2.0)mg/L,B组由(16.9±4.9)mg/L降至(4.7±2.2)mg/L,A组降低幅度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2.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5%,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B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7.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5%,胸腔积液发生率为10%,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7.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术后应用EPN营养支持相对PN可保证患者营养供给、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组织修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早期胃癌术后首选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3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患者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经皮肾穿刺组48例和后腹腔镜组55例,分别采用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和经腹膜后腹腔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取石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后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皮肾穿刺组[(42.2±20.1) ml比(68.3±16.8) ml],手术取石成功率、术后结石清除率高于经皮肾穿刺组[100.00%(55/55)比87.50%(42/48)、100.00%(55/55)比93.75%(45/48)],术后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率低于经皮肾穿刺组[0比6.25%(3/48)],术后住院时间短于经皮肾穿刺组[(4.89± 1.13)d比(7.67±2.17)d],但手术时间长于经皮肾穿刺组[(91.23±21.19) min比(61.29±19.46)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穿刺组发热2例、继发性输尿管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25%(3/48);后腹腔镜组发热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5%(3/5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膜后腹腔镜取石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同时探究其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和年龄的相关性.方法 将未经抗病毒治疗的77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按照临床特征分为六组:慢性HBV携带组(102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211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236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114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2例)、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9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血清HBsAg定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血清HBsAg和HBV DNA需要经常用对数转换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HBsAg定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慢性HBV携带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和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组[7.80(6.69 ~ 8.32)、7.11(5.42~8.27)、6.57(5.66 ~ 7.53)、6.38(4.39~ 7.40)、6.22(4.84~ 6.91)、6.13 (5.48~7.01)].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和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sAg定量与HBV DNA呈正相关(r=0.714和0.390,P<0.01).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的定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416,P<0.01);监测年龄≥40岁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的血清HBsAg定量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结论 慢性HBV感染后不同临床阶段患者血清HBsAg定量不同,血清HBsAg定量与患者HBV DNA水平和年龄相关,临床上应重点监测年龄≥40岁非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血清HBsAg定量.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中以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30例,普通保肝治疗30例,观察时间为48周。评估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结果拉米夫定治疗组与普通保肝治疗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拉米夫定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明显改善肝功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单用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比夫定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以及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乙肝标志物阳性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2个月后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产妇血清中HBV DNA的承载量,降低新生儿乙肝标志物阳性率,提高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何姗  庞超  胡南 《现代医院》2005,5(2):11-12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病情转归。方法 以血清HBsAg和抗HAV -IgM均阳性患者 37例作为重叠组 ,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统计恢复正常天数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重叠组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例数明显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 ;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水平及恢复正常天数、病程均高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情趋向重症化 ,病程延长。  相似文献   

15.
赵波 《医疗保健器具》2013,(12):1537-1538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方法调查对象为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入我院就诊并被确诊为乙肝的患者共34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发热组)和治疗组(非发热组),对照组20例,治疗组14例。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且全部采用综合保肝的方法予以治疗,主要药物包括:抗生素、苦参素、维生素以及辅酶A等,此外治疗前后还应加强营养支持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肝功能的相关检测指标。结果Chil—Pugh分级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发热的临床患者肝功能受损较大,P〈0.01。治疗组治疗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基转移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乙肝病毒性肝炎合并发热性感染可引起肝功能的恶化,因此应对病情给予密切关注,并积极给予相关治疗,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306名健康人群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山市健康人群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 随机抽样调查中山市3~5岁、7~9岁、12~18岁、50~70岁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携带情况,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 中山市健康人群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7.47%、0.65%、0、1.62%,四型肝炎病毒感染均无性别差别,不同年龄组乙、丙、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有显著性差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青少年为主,显著高于其它人群。结论 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由于近10年来本市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保护效果较好,因此幼儿感染率非常低,但青少年感染率较高,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乙肝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re-S2抗原(前是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的各类隐性、显性感染中的地位及科研、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为主)及适量显性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同时检测感染者的Pre-S2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然后进行各类、群感染者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在乙肝病毒隐性感染者人群中,乙肝e抗原阳性人员、e抗体阳性人员的Pre-S2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3.10%、60.00%;“乙肝大三阳”人员、“小三阳”人员的Pre-S2抗原阳性率分别为92.31%、62.50%。在乙肝病毒显性感染者——急、慢性乙肝患者两类对比人群中,Pre-S2抗原的阳性率分别为90.91%、61.54%。结论Pre-S2抗原在判断乙肝病毒突变、感染者尤其是隐性感染者血清的传染性强度方面,有较高使用价值和补缺作用;在判断隐性感染者的发展转化和显性感染者的临床转归方面,亦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例于院外口服核苷类似物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后出现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减黄、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死亡率、HBV-DNA阴转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I)、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死亡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X2=4.523,P=0.036),HBV-DNA阴转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7%(X2=16.408,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LB、TBIL、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ALT、TBIL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ALB、PTA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HBV-DNA阴转率,促进肝脏生化功能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亮  高丽 《现代保健》2013,(21):135-136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注射乙肝疫苗,治疗组新生儿母亲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和出生后1个月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7.14%和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1、6、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分别为慢性乙型重症肝炎、终末期肝硬化及合并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服用拉米夫定,术后3例患者单用拉米夫定,85例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小剂量抗HBIg,以临床血液病毒学、肝活检免疫组化及临床症状变化为指标,随访≥6个月。结果 单用拉米夫定组3例中有2例术后HBV再感染,最短时间为术后6个月;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小剂量HBIg组,85例患者仅3例再感染。结论肝脏移植是治疗HBV感染相关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术前服用拉米夫定降低HBV的复制水平,术后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及小剂量HBIg可更有效防治HBV感染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