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电世界》2016,(3)
正1故障情况某供电公司有13座110 kV和一座220kV变电站,220kV主变压器为三绕组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10kV,容量为120MVA。某日,220 k V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对高压设备巡检时听到2号主变高压侧有间断放电声,仔细辨认,发现放电声间断时间渐渐缩短,于是立即向电力调度汇报。电力调度负责人为及时消除潜在隐患,避免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国网江西检修公司坚决贯彻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在安全生产方面狠抓安全责任落实,编制全员安全责任清单,确保安全局面稳定;充分发挥智能巡检优势,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在19座500千伏变电站应用,无人机对"三跨"区段开展精细化巡视,发现缺陷329项,运检管控质量显著增强;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促进党建管理水平提升。截至10月31日,实现江西主网安全稳定运行3535天,未发生六级及以上人身、电网、设备和信息系统事件,安全局面持续稳定。  相似文献   

3.
《电世界》2017,(6)
<正>1现场情况首钢京唐公司220 k V铁钢变电站共有四条220 k V供电线路,两条进线来自唐山供电公司曹妃甸变电站,两条联络线来自首钢京唐公司220k V轧钢变电站,四条均为架空供电线路。每组线路配备3只YH10WZ1-204/532 W型复合外套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避雷器有450μA~500μA的电流通过。2015年7月23日,变电站职工巡检时发现,2213曹铁二线A、B、C  相似文献   

4.
机巡作业是当前电力巡检的主要发展方向,但与直升机、无人机以及变电站机器人相比,我国输电线路机器人巡检尚未达到实用化水平。为此,对输电线路机器人实用化巡检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建立了机器人典型作业模式,研发了穿越式、跨越式两类巡检机器人,提出了机器人行走路径改造方法,首次设计了机器人自动上下线装置,并完成了机器人全自主巡检系统的研制。机器人通过了多种复杂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工况的试验考核,以及户外真型线路试验段的功能测试,在500 k V带电运行线路开展示范应用,对线路设备同时进行可见光和红外检测。巡检中暴露了巡检系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提出了机器人异常情况下的紧急救援措施并成功开展带电救援作业。机器人单次巡检里程达到10 km以上,巡检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机器人巡检系统达到一定的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输检中心接到线路跳闸故障通知:500k V安房一线跳闸,重合闸动作成功,故障相别B相……"7月5日,随着现场工作人员的紧急通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龙巢"无人机全自主智能巡检作业试飞及实战演习正式启动,国网运检部有关人员现场观摩。此次演习模拟雷击故障跳闸,驻塔无人机在电脑终端指令下,从塔上机库自主起降,按照查  相似文献   

6.
正6月30日,在韶关220kV芙蓉变电站巡检现场,短短20min,两台无人机就完成了220kV区域2个开关间隔、1台主变等主要设备的表计、分合闸状态、外观等内容的巡检。即使夜幕降临,也丝毫不会影响飞行和红外检测工作的开展,巡检数据在飞行结束后立即传送至后台,智能分析出具报表并供技术人员查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无人机作为一种安全稳定高效的设备已逐步被应用于对输电线路的巡检中。同时,如何提升巡检作业的可靠性,保障无人机及线路的安全,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首先利用Ansoft Maxwell电磁场仿真软件计算输电线路周围电磁场强度;进而以某中型电力巡线无人机为例,分析其可承受电磁场强度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无人机巡检安全飞行距离确定方法,给出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出某中型电力巡线无人机对500 k V交流输电线路巡检的安全距离。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安全飞行区域的确定能够提高无人机电力巡线作业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国网德阳供电公司成立于1984年6月,属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直属特大一型供电企业。公司本部设有11个职能部室和7个业务机构,下设广汉、什邡、绵竹、罗江、中江、绵东、孝泉9个分公司(什邡、绵竹、罗江为一县两公司)。现德阳电网共有变电站143座,其中±500 kV换流站1座,500 kV变电站2座,220 kV变电站14座、110 kV变电站74座、35 kV变电站52座。  相似文献   

9.
黄小川 《电力设备》2005,6(9):108-109
截至2004年年底,河南省共有110kV及以上变电站403座,其中500kV变电站8座,220kV变电站88座,110kV变电站327座.全部采用直流操作电源控制,500kV变电站基本上采用110V直流电压,220kV及以下变电站直流电压采用220V,统一电压为了便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和运行维护.  相似文献   

10.
《高压电器》2015,(6):200-204
氧化锌避雷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设备之一,主要用于限制由线路传来的雷电过电压或由操作引起的内部过电压,其缺陷故障可引起本体爆炸,危及整座变电站甚至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在电力运行中一直非常重视其运行状态的检测。该文结合一起红外测温技术诊断500 k V氧化锌避雷器运行状态的案例,分析了红外测温技术发现500 k V氧化锌避雷器受潮缺陷的有效性及重要作用,认为在氧化锌避雷器带电检测工作中应用红外测温技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变压器》2016,(4)
正1月25日,山西省电力公司首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220千伏崞阳站主变正式启动送电,标志着该公司承担的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智能站试点项目正式投运,该公司智能电网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崞阳220千伏变电站是国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站之一,是山西唯一一座220千伏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工  相似文献   

12.
《变压器》2015,(10)
<正>近日,南方电网开工建设位于深圳前海自贸区的首座220k V直降20k V变电站,该电站预计2016年6月底建成投产。据了解,前海自贸区远景电力负荷约160万千瓦,平均负荷密度将达到13万千瓦/平方公里,负荷密度之高堪比香港中环商业区,位居全国之首。根据这一特点,南方电网公司采用220k V直降20k V模式进行建设。相对于110/10k V变电站,220/20k V直降模式变电  相似文献   

13.
彭向阳  金亮  王锐  易琳  陈国强 《高压电器》2019,55(4):223-232
随着中国电网规模迅速发展,传统人工巡视已不能适应变电站运维需求,智能机器人巡检已成为变电站巡检的重要发展方向。文中以变电站机器人实用化巡检为目标,系统研发了机器人综合导航,可见光、红外及音频检测,机器人自动充电以及任务规划等智能巡检技术,在广东电网220 kV和500 kV变电站开展巡检应用,实现了电流致热型缺陷的红外检测,开关状态和表计读数的可见光检测,主变噪声的音频检测,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自主智能巡视和运行监控。变电站机器人智能巡检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极大提高了变电站巡检效率,降低了巡检成本,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正>5月17日,冀北电力在北京开展电动无人机对安房500kV输电线路的巡检任务。冀北电力检修分公司承担北京地区75%以上的电力输送任务,电网总长度达8 617 km。由于电网基塔多设在地势险峻地段,尤其遇到极端天气,人工巡检存在困难。冀北电力自主研发出电动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只需要通过充电,无人机就可以携带摄像机、照相机、红外设备等进行巡检。以昌平到门头沟的40 km的电网为例,如果依靠人工需要10天时间完成巡检,使用无人机两小时即可实现。无人机通过自身携带的摄像机、照相机将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实时传输到地面,巡检队员就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5.
2015-01-14,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沙尔沁工业区110 k V一站输变电工程、乌拉特中旗奋斗110 k V输变电工程获得核准。核准工程建设内容分别为:新建110 k V变电站1座,新增变电容量126 MVA,新建110 k V线路3.5 km;新建110 k V变电站1座,新增变电容量126 MVA,新建110 k V线路54.2 km。项目核准投资总计为14 158万元。这  相似文献   

16.
《宁夏电力》2019,(6):F0003-F0003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国网宁夏电力严格贯彻落实自治区和国家电网公司各项部署,狠抓本质安全建设,建立全员安全责任清单,推行违章记分管理,开展智能巡检机器人、无人机应用,2019年实现220 kV及以上变电站智能巡检和330 kV及以上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全覆盖。“五不发生”安全目标全面实现。回首来时路,我们清晰地看到,那些写入历史的行业成就,莫不源于对“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践行。  相似文献   

17.
正漫步在北京闹市区的菜市口,很难想象在这个人口密集的繁忙商业区的地下,一座220 k V的变电站正在运行。这就是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新建的菜市口地下智能变电站,也是ABB携手客户实现"智能技术,智慧跨越"的最新案例。北京菜市口智能变电站于2013年开始建造,2014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它既是国网电力科技馆的示范变电站展示项目,也是该地区的重要供电中心。地处北京南二环,该变电站建于地下以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智能巡检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在变电站场景中。但在日常巡检变电设备时,机器人在变电站中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出现定位丢失等情况。“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机器人定位丢失的问题,让机器人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变电运维高级专家、国网江西超高压公司生产指挥中心专责徐波带领团队查阅资料文献,讨论解决方案,在激光数据的关键顿提取、基于因子图优化的局部更新、先验地图及激光点云匹配等7个方面开展机器人巡检定位研究,最终解决了机器人定位导航能力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大幅降低了变电站运维成本,目前已经在国内电力巡检机器人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电力信息化》2014,(7):54-54
2014年6月下旬,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500 kV鹅城换流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通过验收合格,标志着该机器人系统正式投入生产使用。 为提高变电站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效率,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广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要求,鹅城换流站建成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该巡检机器人系统具有设备外观检测、红外测温以及表计压力、泄漏电流、设备油位自动辨识功能,可大幅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0.
《电力安全技术》2023,(3):67-67
2023-03-11-14,国网黑龙江大兴安岭供电公司通过“北斗+5G+无人机”自主巡检运维模式,用4天时间完成了13座变电站及415 km输配电线路的巡检工作。大兴安岭电网地处高寒林区,是国家电网北部末端电网。当地森林覆盖率达87%,河流繁多,地势复杂,永冻土带和冻土沼泽区交错分布,每年冰冻期长达7个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53℃,严酷的自然环境给电网运检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