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呼吸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和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347例轻、中度RDS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的82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其余26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入院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观察组患儿采用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各亚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随着观察组患儿RDS加重,以上炎性因子水平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经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TNF-α、IL-1β、IL-6水平与解脲支原体感染并发的RDS严重程度有关,机械通气联合红霉素治疗可以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硫化氢(H2S)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CAL组24例,NCAL组74例,健康对照组46例,检测其MMP-9水平、血清H2S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IVIG治疗前:CAL组MMP-9水平高于NCAL组(P0.05);CAL组H2S水平低于NCAL组(P0.05);CAL组H2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CAL组及NCAL组及CAL组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VIG治疗后:CAL组MMP-9水平高于NCAL组(P0.05);CAL组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CAL组H2S水平低于NCAL组(P0.05);NCAL组及CAL组H2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H2S以及MMP-9的水平可以作为KD的早期诊断以及冠状动脉损伤预测的指标之一,血清H2S及MMP-9水平的改变可能与KD的发病以及冠状动脉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血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α,PGC-1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表达水平及其与骨代谢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5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骨折组,将该院同期67例单纯骨质疏松患者纳入骨质疏松组,将该院同期62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血清PGC-1α、IL-17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Ⅰ procollagen,PINP)、骨钙素(osteocalcin,OCN)、Ⅰ型胶原羟基端肽β降解产物(β-isomerised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 Ⅰ,β-CTX)、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之间的相关性,评估PGC-1α、IL-17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PGC-1α、25(OH)D水平依次为:骨折组<骨质疏松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IL-17、PINP、OCN、β-CTX和PTH水平依次为:骨折组>骨质疏松组>健康对照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GC-1α水平与PINP、OCN、β-CTX、PTH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25(OH)D水平呈正相关(P<0.01);IL-17水平与PINP、OCN、β-CTX、PTH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P<0.0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PGC-1α、IL-17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87、0.835],且两项指标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AUC=0.948)。结论 PGC-1α、IL-17与骨代谢关系密切,可能参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外周血T细胞表面CD28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CTLA-4)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重型血友病A患儿54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6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IL-1β、IL-6及vWF水平、CD28和CTLA-4阳性细胞百分率、外周血CEC数目,分析血清IL-1β、IL-6、CD28及CTLA-4水平与血管内皮损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重型血友病A患儿血清IL-1β、IL-6、CTLA-4、CEC及vW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CD2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CEC和vWF水平与IL-1β、IL-6及CTLA-4水平均呈线性正相关(P_均<0.05),与CD28水平均呈线性负相关(P_均<0.05)。结论血清IL-1β、IL-6、CTLA-4、CD28、CEC及vWF可能参与了重型血友病A的发病过程,IL-1β、IL-6、CTLA-4、CEC及vWF促进重型血友病A的发生发展,而CD28抑制重型血友病A的发生发展,检测上述指标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lpha2b,rhINF-α2b)对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pulmonary surfactant protein D,SP-D)、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7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rhINF-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GF-β、SP-D、IL-4水平和治疗后喘息改善时间、退热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血清SP-D、IL-4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SP-D、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患儿喘息改善时间和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660)。结论雾化吸入rhINF-α2b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较好,其能有效降低患儿血清SP-D、IL-4水平,并升高TGF-β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探讨FIB、CRP和血小板计数与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至2017年3月确诊为川崎病的患儿48例纳入观察组,并根据切面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的检测结果将其分为CAL组(27例)和NCAL组(2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选取本院同期30例门诊体检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患儿血浆FIB、CRP水平及血小板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浆FIB、CRP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AL组患儿上述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NCAL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NCAL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较CAL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结论血浆FIB、CRP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CAL及病情发展密切相关,是评估川崎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和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MODS)预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入院的72例HL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32例纳入MAP组,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18例纳入MSAP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22例纳入SAP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三组患者血清IL-6水平,并于患者入院当日计算相应的MODS和SOFA评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析血清IL-6检测联合MODS和SOFA评分预测HLAP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三组患者血清IL-6水平、MODS和SOF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其上述三项指标水平均为:MAP组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先兆早产孕妇血清孕酮诱导阻滞因子(progesterone-induced blocking factor,PIBF)、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孕酮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18例先兆早产单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足月分娩组(69例)和早产组(49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分娩的正常单胎妊娠孕妇58例纳入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先兆早产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早产组、足月分娩组孕妇血清PIBF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早产组孕妇血清PIBF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分娩组(均P<0.05),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足月分娩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先兆早产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对妊娠结局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1、0.781、0.731、0.75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如下:PIBF为63.3%和89.9%,IL-8为67.3%和91.3%,TNF-α为69.4%和82.6%,血清孕酮为89.8%和52.2%;四项指标联合预测的AUC为0.958,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87.0%,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结论先兆早产孕妇血清PIBF、IL-8、TNF-α、孕酮水平均呈相对异常表达状态,联合检测此四项指标对妊娠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急性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30例,另选取3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水平变化。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化脓性脑膜炎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中IGF-Ⅱ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但血清中IGF-Ⅱ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中IL-1β水平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参与了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及神经保护过程,对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ST2(soluble ST2,sST2)、白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与慢性肾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将其分为CKD 1~5期,同时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于本院健康体检的健康成人28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不同CKD分期患者和对照组研究对象s ST2、IL-33、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水平。对其中70例CKD 5期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sST2、IL-33、NT-proBNP表达水平的差异,并使用ROC曲线分析s ST2、IL-33、NT-proBNP诊断CKD 5期患者心功能Ⅳ级的价值。结果 CKD 1~5期患者sST2、IL-33、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5)。CKD 5期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CKD 1~4期患者(P_均<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sST2、IL-33及NT-proBNP水平均逐渐升高,且不同心功能分级CKD 5期患者sST2、IL-33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_均<0.05)。s ST2、IL-33及NT-proBNP对CKD 5期患者心功能Ⅳ级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sST2和IL-33的诊断价值均显著高于NT-proBNP。结论 sST2、IL-33及NT-proBNP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均受心功能影响,但NT-proBNP受肾功能影响较大,而sST2、IL-33受肾功能影响较小,因此使用sST2、IL-33评价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能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脑钠肽(BNP)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简阳市人民医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行腹膜透析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老年人纳入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所有入组患者均随访至2015年4月。探讨血清BNP及NT-pro BNP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平均随访(41.5±7.8)个月,随访期间12例(20%)死亡。观察组患者血清BNP、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血清BNP、NT-pro BNP低水平患者相比,血清BNP、NT-pro BNP高水平患者的年龄较大,透析时间较长,收缩压高,且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P<0.05)。NT-pro BNP水平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35,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血清BNP与NTpro 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老年人群,高水平NT-pro BNP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脑梗死患者依据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为3组:轻型组(415分)18例,中型组(1615分)18例,中型组(1630分)30例,重型组(3130分)30例,重型组(3145分)12例;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于发病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IL-6、IL-8、CRP水平,与30例健康对照组作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各时点血清IL-6、IL-8、CRP水平均升高,且第7天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重型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IL-6、IL-8、CRP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及轻型组(P<0.05或P<0.01),而轻型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水平均低于中型组(P<0.05)。结论血清IL-6、IL-8、CRP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并可作为病情判断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红蛋白(myoglobin,Mb)及生化指标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诊治的135例CHF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两组研究对象BNP、Mb、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 TNT)、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Mb、c TNT、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BNP、Mb、c TNT、Cys C水平明显升高(P<0.05)。BNP检测的敏感度(86.67%)和特异度(90.00%)在上述四项指标中最高,Mb、c TNT、Cys C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结论 BNP、Mb、c TNT、Cys C对于诊断CHF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比索洛尔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尿酸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7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74)和观察组(n=104),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BNP、血尿酸、心功能各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BNP及心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可有效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B型钠尿肽(BNP)对心源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胸腔穿刺(治疗前),留取胸腔积液4 ml,3500 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于4小时内检测。结果 BNP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有关,患者心力衰竭程度越高,BNP水平越高,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5)。同时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浆膜腔积液BNP水平为(3730.07±1667.27)pg/ml,血浆中BNP水平为(4496.70±1657.22)pg/ml。肾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浆膜腔积液BNP水平为(826.81±210.83)pg/ml,血浆中BNP水平为(1110.44±372.15)pg/ml,提示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BN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病因所致胸腔积液中BNP水平(P<0.01)。恶性肿瘤与肺栓塞所致胸腔积液中BNP水平虽也较高,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BNP对心源性胸腔积液诊断心力衰竭具有显著意义,BNP还可以作为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对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52例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治疗。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痰细菌培养结果,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率等,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的变化情况、NK细胞百分率、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结果 52例老年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45例,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5株(72.41%),革兰阳性球菌29株(20.00%),真菌11株(7.59%);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7天及第10天CD3+、CD4+、CD4+/CD8+及NK细胞百分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时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腺五肽可提高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33及其受体ST2介导的细胞因子在小儿炎性肠病中的变化,探索IL-33及其受体ST2在小儿炎性肠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44例患儿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C)组和克罗恩病(CD)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中IL-33、IL-4、IL-6、IL-5、IL-13、γ-干扰素(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IL-33、IL-4、IL-6、IL-5、IL-13、INF-γ、TNF-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33、IL-5、IL-13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IL-6、INF-γ、TNF-α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33、IL-4、IL-6、IL-5、IL-13、INF-γ、TNF-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炎性肠病患儿肠道组织中浸润的巨噬细胞是IL-33的主要来源,IL-33的增加会使Th2型细胞因子(IL-5、IL-13)明显增加,而Th1型细胞因子(INF-γ、IL-6、TNF-α)明显减少。IL-33可有效缓解炎性肠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