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百万机组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采用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方案,并对烟气旁路分流量、分段烟气温度、冷风加热温度、给水和凝结水介质温度、低温省煤器布置等5项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结合某1 000 MW燃煤机组,采用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方案,对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优化,使得机组供电煤耗降低2.9g/(k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某1000MW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了分析论证,推荐采用烟-风-水一体化深度余热利用方案。烟-风-水一体化余热利用方案:在电除尘器及脱硫塔入口各设置一级换热器,闭式热媒水在其中被烟气加热后,进入送风机出口的水媒暖风器,加热空气预热器入口冷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入口冷风温度提高后,置换出来的烟气通过空气预热器旁路烟道排放,旁路烟道内设置高、低压换热器,分别加热高压给水和凝结水。采用此系统后,可降低发电煤耗约3.15g/(kW·h),脱硫用水每台机组降低约53t/h。  相似文献   

3.
电站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一般是利用锅炉的烟气余热来加热凝结水。文中提出一种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冷风的余热利用方法。根据低温省煤器的设置不同布置为一级低温省煤器方案和两级低温省煤器方案。在冬季,两种方案都是用烟气余热加热冷一次风和冷二次风,用此风置换机组正常运行时的5抽抽汽。在夏季,一级方案用余热加热凝结水,两级方案用余热加热凝结水及冷二次风。经计算,冬季运行4个月两种方案均节约燃煤费用155.18万元;夏季运行8个月,一级方案比两级方案减少机组运行费用77.13万元。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大型F级联合循环机组利用烟气余热进行凝结水/给水加热、燃料气加热,进气冷却,以及利用烟气余热制冷和采暖方面的应用,分析表明,大型联合循环电厂烟气余热利用潜力较大,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具有一定的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赵石畔雷龙湾电厂2×1 000 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空冷机组为参考项目,对燃用高硫煤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参考项目在脱硫吸收塔前设置一级氟塑料管低温省煤器,利用闭式水循环回路,加热送风机出口的冷二次风。该方案节约大量高品质辅助蒸汽,回收烟气余热,降低脱硫系统耗水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重点解决了高硫煤锅炉的冷端腐蚀问题及对烟气余热直接加热凝结水的方案进行了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6.
任李斌 《上海节能》2021,(4):428-432
我国现役燃煤机组排烟温度普遍偏高,里面蕴含着提高锅炉效率的巨大节能空间。为了更高效地利用余热,并达到控白烟的目的,嘉华发电有限公司7号机组通过改造,采取了利用烟气余热回收加热凝结水的方法,实现了余热回收的初步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典型660 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的概念设计。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过程的热力学完善程度,烟气余热梯级利用系统热量置换过程的火用效率,燃煤机组整体性能以及考虑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内部硫酸氢铵(ABS)沉积沾污因素的运行节能效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烟气余热利用系统能级平衡节点温度升高,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不可逆损失减小,系统热量置换过程火用效率升高,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对于确定的能级平衡节点温度,存在最佳的旁路烟气比例,分别对应热量置换过程火用效率最高和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最低;考虑ABS沉积因素后,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可运行参数区间受限,影响系统的节能收益。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某电厂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经济性综合评价,针对采用空气预热器旁路的机组提出了一种锅炉效率检测和计算方法,将空气预热器旁路传递的烟气热量作为锅炉热损失的一部分,确立了一套以试验检测为基础,结合理论推导计算的评价方法,定量分析了空气预热器旁路余热利用系统运行对锅炉效率、汽轮机热耗和厂用电率的影响,并开展了相应的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某电厂空气预热器旁路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在满负荷工况下可降低供电煤耗2.80 g/(kW·h),在低负荷和环境温度较低的冬季工况经济性会受到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加装烟气-凝结水换热器(GCH)系统可以有效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来加热汽机凝结水,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结合某电厂的GCH改造工程,介绍了GCH系统的二级布置、每级多个模块布置等特点,针对GCH系统布置设计了GCH出口烟温控制策略以及确保GCH通路正常的控制功能,描述了GCH系统调试及投运情况,并对经济性收益进行了评估。应用数据表明,投用GCH系统后,较好地实现了节能减排,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文中首先介绍了三种锅炉排烟余热回收工艺及其主要特点,然后以1台300 MW火力发电机组为例,理论分析了三种烟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性。通过对比得出,加热热网水工艺经济效益最好,加热凝结水工艺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加热暖风器工艺不产生收益,但其对保障主工艺的安全可靠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指出,不同地区企业用户应根据企业实情灵活选用烟气余热回收方案,以真正实现企业节能降耗和稳产增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节能》2017,(6):38-41
排烟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燃煤机组的锅炉效率,可靠地降低排烟温度能够有效提升机组经济性。在锅炉尾部烟道加装低低温省煤器利用烟气余热加热凝结水,可以有效地降低排烟温度。以某超超临界机组为例,通过现场测量实验数据进行热力计算,深入分析低低温省煤器在超超临界机组节能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投入低低温省煤器,机组热耗平均降低39.90k J/kWh,厂用电率平均降低0.12%,供电煤耗平均降低1.92g/kWh,节能效果显著,为同类机组烟气余热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华能莱芜电厂6号机组为1000 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为提高机组效率,布置旁路省煤器,降低排烟温度。同时,配套布置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提高空气预热器(简称空预器)进风温度。该系统采用工质为水的闭式循环,从引风机出口烟气吸热,到空预器入口冷风放热。研究旁路省煤器和烟气余热利用投运和调节方法,烟气余热利用有暖风器和低温省煤器作用,可减少空预器因硫酸氢铵堵塞。又进行节能和投资回收年限分析,分析表明:采用烟气余热利用后发电煤耗降低1.86 g/k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超临界燃煤电站抽汽侧较大的过热度及解决烟气与空气换热温差不匹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以某典型1 000 MW超临界燃煤电站为例,提出了耦合超临界CO_2循环的燃煤发电系统,利用过热蒸汽加热CO_2驱动超临界CO_2循环,使过热度显著降低,并将锅炉尾部烟道中空气预热器分为两级,两级间布置低温省煤器,加热高参数给水及凝结水,分析了集成系统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烟气温度降低至100.0℃时,集成系统较案例电站与常规余热系统的总出功分别提高了30.07 MW和25.51 MW,供电煤耗分别降低了7.9 g/(kW·h)和6.7 g/(kW·h),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段立强  李冉  杨勇平 《节能技术》2012,30(5):387-391
通过烟气冷却器充分利用电站锅炉的排烟余热加热凝结水能够替代部分回热抽汽,减少了回热系统对低压缸的抽汽,使汽轮机做功量增加,机组煤耗降低。烟气冷却器按照不同的联结方式与回热系统的加热器集成后,随着机组负荷的降低,所带来的节煤效果的差别逐渐变大。并且,不同的集成方式对加热器内部附加单耗的影响差异较大。另外,腐蚀问题仍然是限制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利用的瓶颈。若能在材料上有所突破,就能得到更低的排烟温度,使机组的热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低温省煤器作为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关键换热设备,属于提高机组热力系统效率的关键环节之一。但是目前行业低温省煤器普遍存在积灰堵塞影响换热效率、磨损腐蚀影响安全运行的现场,甚至对其前后的空气预热器、除尘器等都带来负面影响。文中通过对几种低温省煤器型式、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提出燃煤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系统的一种低温省煤器的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16.
综合节能提效、烟风阻力、系统可靠性等因素,提出一种深度余热利用技术——烟风水复合余热利用系统。系统设置空气预热器烟气旁路,旁路内布置高低压换热器和两级管式空气预热器。A电厂320 MW机组定负荷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降低汽轮机热耗率90 kJ/(kW·h),降低供电煤耗2.2 g/(kW·h),烟气和一次风阻力降低,一次风漏风率降低。该技术比常规余热利用技术优势明显,可应用于所有排烟温度偏高,引风机、一次风机压头不足的大型火电机组。  相似文献   

17.
基于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对比分析了几种烟气余热回收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得出:除尘器前设置一级低温省煤器的余热利用方案系统最简单、投资最省,也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案,若电厂不是特别追求经济指标的前提下,推荐使用;两级低温省煤器+冷二次风暖风器方案指标良好,不仅可以减低供电煤耗,还可以解决空气预热器冷段腐蚀堵灰的问题,节能效果显著,是目前推荐的新型烟气余热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山东百年电力股份发展有限公司4#机组在采用脱硫增压风机后加装低压省煤器,利用锅炉尾部烟气余热从汽轮机过来的凝结水,从而达到降低进入脱硫吸收塔烟气温度和提高凝结水温度,从而达到了进一步节约燃料和降低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发掘空冷机组的余热利用潜能,基于空冷机组的运行特点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即引用空冷岛的热空气作为锅炉燃烧用风,提高了空气预热器入口风温,减少空气预热器的换热量。通过加设旁路烟道系统实现尾部烟气热量的重新分配和回收利用,最终达到降低机组煤耗的效果。结合某典型600 MW空冷机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系统可降低供电煤耗1.91g/(kW·h),按机组年运行5 000h、标煤750元/吨计年节煤收益可达42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烟气经过湿法脱硫后,若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经常会发生白雾现象,造成“视觉污染”。  [方法]  对湿法脱硫排放烟气产生的白雾现象原理进行理论研究,通过烟气热力特性曲线方程,采用“湿度-温度”图,分析了白雾产生的热力过程,提出了先降温除湿再加热的白雾治理新方案。结合某超超临界1 000 MW等级燃煤机组,对新方案的节能效益进行计算。  [结果]  研究成果表明:在一定的工程边界条件及设计原则下,新方案饱和烟气的加热功率要比常规方案小10.511 6 MW,在考虑烟气余热用于凝结水系统和不考虑烟气余热用于凝结水系统两种情况下,机组效率分别增加0.231%、0.164%。  [结论]  采用白雾治理新方案,可以达到同样的白雾治理效果,获得更好的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