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霞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89-190
<正>当今正处于护理模式转换的时代,临床护理工作的方式正逐步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起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护理。整个护理过程人员与患者的密切联系,相互合作,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及周围有关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患者入院开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旧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护理科学要求,整体护理已经取代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所以患者的社会、心理因素应得到广泛重视。而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因素,必须很好地和患者沟通,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护理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护患交流的内容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交流艺术和对护士要求的变化都值得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由原来的只注重疾病而忽视患者的传统护理,到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整体护理中,护理工作的内涵在不断的拓宽和充实.而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做好护患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提高治疗和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就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抓住契机与患者交流沟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护患沟通之国内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护理及健康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信息,同时包括双方的思想、感情、愿望及要求等方面的沟通[1].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医学模式的提出,要求护理工作的内容由"以疾病护理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或"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个体化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5.
李营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342-343
<正>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临床业务和护理管理系统化的工作模式。其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系统地为患者处理和解释健康问题。在护理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逐渐取代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为护理界人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考虑病房管理的对策和服务对象时,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护患关系正逐渐地发生变化,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怎样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以便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护患沟通技巧在整体护理中越来越重要。现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谈几点体会。1护患关系的变更1.1护患关系不再是仅仅以治疗为目的的专业性、工作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还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矛盾关系。当护患纠纷发生时,护患关系还可能是对抗的。1.2护理的主客体发生了变化。在传统的护患关系中,护理活动是主体,要求患者必须配合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工作。当今,卫生部要求各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所以,现在护理人员的工作均以病人为中心,患者的要求就是护理人员的工作。2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2.1环境因素由于医院是一个特定的环境,时刻给患者带来各种心理感受,阻碍了护患沟通的顺利进行。2.2患者因素由于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不同角度影响沟通的质量。尤其是患者的知识水平影响着护患沟通的程度和深度。2.3护士因素护士的责任心不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不够扎实是影响护患沟通的直接因素。护士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影响护患沟通的一个重要因素[1]。3...  相似文献   

7.
方梅远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3661-3662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改革,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化。整体护理就是以患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科护理学已从疾病护理、症状护理发展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全面照护好精神障碍患者才是新的护理目标。由于精神障碍患者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偏离正常,在护患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良好有效的护患沟通是做好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护患沟通,可使护士了解患者的身心状态,向患者提供信息,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护理效果,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1]。我科通过对护理人员强化护患沟通意识、学习沟通技巧、开展患者满意度测评等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护理人员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方式,必须在各方面得到提高、锻炼。21世纪的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整体护理,现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为四  相似文献   

10.
章西萍 《淮海医药》2002,20(2):154-154
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并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地应用于临床和护理管理中的新的护理模式。作为基层医院的外科 ,如何实施整体护理 ,通过两年来的实践 ,提出一些个人之见 ,供同行指正。1 更新护理观念 ,强化三种意识转变护理观念 ,强化“中心”意识。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 ,它工作的对象是病人需要而不是工作内容 ;关心的是整体的人与健康而不是病和技术 ;工作的目标是为病人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执行医嘱和操作 ;护患关系是主动参与而不是盲目服从 ;通过组织学习 ,护理人员的观念有了更新 ,树立了以…  相似文献   

11.
王保梅 《河北医药》2013,35(6):940-941
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不仅大大推进了卫生事业的进步,也为包括护理学在内的卫生工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客观需求,充分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护理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当今护理学关注的热点之一。整体护理是近年来国外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它强调以人为护理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系统化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去的一种全新护理理念,以尽可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精神等全方位、多方面的需要为护理核心[1]。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护理人员为了适应新的护理方式,必须在各方面得到提高、锻炼。21世纪的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整体护理,现将本人在临床工作中的心得体会总结为四点:①新趋势下的护理工作;②护理人员如何适应整体护理;③改变医护和护患关系;④良好的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在经济市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变观念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711-2711
首先要使护理思想适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要求,把以疾病护理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观念,也就是整体护理观念。现代护理理论认为,人的健康与其生活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人的心理、精神、社会状况和文化对病人病情的转归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护理工作必须从病人身心、社会文化出发来全面地考虑病人健康问题,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知识能力。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使病人满意、使社会认可,体现整体护理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生理-社会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护理发展的趋势。整体化护理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地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思维和方法。整体护理的开展,取决于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优化护理人员知识结构,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当前整体护理的要求,提出了一些认识和看法,来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1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素质,以适应整体化护理整体护理是将护理临床业务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模式,它是一个科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护理模式从原先的“以患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的观念。这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对精神病人进行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整体护理,同时还要注重对精神病人家属的关爱和支持,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这对精神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及疾病康复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是避免与他们之间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较集中、病种多、抢救任务重的科室。自从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以来 ,我们一改过去护士只忙于抢救病人而忽视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因素的工作方法 ,将护理程序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 ,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现将具体做法叙述如下。1 思想观念上的改变  变以往以疾病为中心的旧的医学模式的护理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的医学模式的护理 ,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每位护理人员对此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病人服务到床前 ,从生活、心理护理到治疗操作进行全面的护理 ,从而加强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信任…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于如何建立护患之间良好关系的课题作了初步的探索,现报告如下。一、了解病人,沟通关系各个精神病患者患病的原因不同,病史的长短不同,症状的特点也就不尽相同一护理人员应通过与病人亲属、病人本身的广泛交谈了解病人的情况。这种了解病人,就是在护理工作中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病人为中心”见病先见人的新护理模式的起点。从这里出发,要求护理人员把着眼点放在与病人的思想情感沟通上,真正理解病人的不同愿望与要求,尽可能合理地解决各个病人的实际问题,合理地满足他们在生活上和生理上的适当要…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身体健康,对健康的需求与日俱增,护理工作的理念已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每一位护理人员应该更全面的更系统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平衡。因此,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已经逐渐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已成为每一位护士以及护理人员的职责,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中。要求护理人员应该担当起患者的照顾者教育者、咨询者,做健康教育的管理者。  相似文献   

19.
阚秀芬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104+107-104,10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护理查房质量,寻求解决疑难护理问题的办法,用于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护理人员要遵循护理查房的流程与护理程序,执行护理查房方法,掌握护患沟通技巧。结果:通过护理查房,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康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增进了医护患沟通,解决护理程序中出现的问题,满足患者的需求,得到患者的尊重和称赞。结论:实施护理查房模式能确保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更全面调动了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整体护理程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属,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患者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患者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这样发展下去,只有被社会淘汰,适应不了21世纪的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现今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自己的观点,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已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指南,以各种专业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现将我在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