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攀比性消费心理和行为形成的动因,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认同心理是我国居民攀比性消费心理和行为形成的重要动因.政府和企业应当大力宣传适度消费、正视市场层次性和差异性,调节供给以促进居民消费合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消费作为人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增加而在不断增长,已慢慢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对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影响体育消费者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该通过提高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转变居民体育消费观念、提升体育消费服务质量、加快各类体育设施建设等措施来提高广大居民体育消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我国1983—2012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金融发展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长期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水平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454%;金融机构信贷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63%;可支配收入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在短期由正向转为负向,教育水平冲击和金融发展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负面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了扩大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新能源汽车消费为研究案例,采用问卷实验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讨论经济成本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和技术因素对我国城市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影响,对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表明,经济成本因素与技术因素并不能显著影响我国城市居民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而社会文化层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则会显著提升居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社会经济地位显著地调节了经济成本因素与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的关系。以上分析对理解我国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乃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发意涵。  相似文献   

5.
心理和谐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心理和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社会认同的角度,结合Turner的自我归类理论对中国农民的心理和谐水平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我国农民在不同社会认同分层上的心理和谐状况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符号与消费的紧密联姻构成了符号消费这一全新而奇特的社会文化消费景观。跨文化符号消费行为由跨文化心理决定,跨文化心理认同是跨文化符号消费的直接动因。跨文化心理认同主要由价值观念认同、身份地位认同、审美情趣认同以及个性特质认同等复杂而多样的文化心理认同要素所组成。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其中价值观念认同是根本,具有灵魂和统帅作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身份地位认同、审美情趣认同以及个性特质认同。身份地位认同又要通过审美情趣认同以及个性特质认同来提升和表现。审美情趣本身就显示出身份地位、知识才华以及个性特质。人的个性特质是通过其身份地位以及审美情趣的独立性、自主性来确定的。正是在复杂而多样性的文化心理认同要素共同作用下,产生跨文化符号消费行为,并对传统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和消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维护国家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与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作者利用甘肃省359个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调查数据,从群体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四个维度对甘肃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感较为强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高度统一的;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弱化的趋势;民族认同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为此提出了加快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加强国家认同的教育和培养;完善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提高少数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民族认同促进国家认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原汉文化对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藏文化一部分的藏传佛教同样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和滋育。从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它对社会稳定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表现在它能为社会的和谐增加和谐,为社会的紧张增加紧张。今天研究藏文化,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融合过程中的藏汉民族在宗教和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于藏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心理认同的理解,有助于加深藏民族的心理认同与国家认同,这对抵制和反对民族分裂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消费热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消费既属于文化消费,又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消费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必然会伴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知识经济的召唤而为广大居民所接受,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本文从教育消费的特点出发,从四个方面对教育消费热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关于奢侈消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国近年来,在消费领域也出现一些奢侈消费的现象.奢侈消费会对人的发展、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如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破坏社会和谐.排除奢侈消费,要端正价值导向,反对铺张浪费;要把反对奢侈消费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结合;要优化消费结构,提高消赍中的文化含量;要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消费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