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灸治疗偏头痛65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笔者采用针炙方法治疗 65例偏头痛 ,经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65例患者经中西医检查确诊为偏头痛 ,年龄最小者 1 8岁 ,最大 68岁 ,以 3 0岁至 5 0岁居多 ;其中男性 2 4例 ,女性 41例 ;左侧头痛 3 0例 ,右侧头痛 2 8例 ,整个头痛 7例 ;病程最长者 2 5年 ,病程最短者 5天。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患侧风池、合谷、太阳、悬厘、率谷、阳陵泉、绝骨、太冲 ,有明显诱发点为阿是穴 ,双侧头痛取双侧穴 ,加印堂、百会。2 .2 针刺方法 :采用泻法 ,针刺顺序 :先针阿是穴 ,头部其他穴 ,悬厘透刺率谷 ,…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的选穴规律进行总结归纳。方法 检索2001年至2021年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中针灸或针灸联合其他方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期刊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49篇文献,共涉及82个腧穴。使用频率较高的腧穴为风池、颈夹脊、百会;所属经络应用频次较高的为足少阳胆经、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关联规则分析支持度最高的为风池-颈夹脊;腧穴聚类分析可聚为2个有效类别。针灸治疗以毫针针刺最为常用,治疗方法常用针刺联合药物、手法等,针刺联合中药总有效率最高。结论 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以取颈项部腧穴为主,同时注重取头面部腧穴以调神止眩,标本同治,重用交会穴与五输穴。根据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风池-完骨最常配合使用,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近部腧穴与远部腧穴联合使用,整体调节以提高临床疗效,针刺联合中药有效率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笔者用电针、推拿加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总结以下。1临床资料共120例,门诊患者84例,住院患者36例;男64例,女5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15年。主要症状为头昏、头晕、颈部不适。体征为颈椎两侧肌肉压痛( ),风池压痛(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TCD示单侧或双侧椎动脉供血不足或椎动脉狭窄,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2治疗方法针刺:取百会、风池、C4~C6夹脊、肩井等。患者取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百会向后顶方向沿皮下刺1寸,风池向对侧目内目此方向…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99例面瘫病人均系门诊病例,其中男60例,女39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9岁,病程最长30年,最短2天. 2治疗方法 (1)针刺:选用13mm~50mm毫针针刺,面部穴位多用平刺,或透穴法,每天1次,每次8~12个穴位.主穴:翳风、风池、牵正.配穴:太阳、阳白、四白、迎香、地仓、颊车、合谷(健侧)、足三里(双侧)、太冲.特殊配穴:偏头痛取风池、百会、率谷;目合不全、额纹消失取阳白透鱼腰;耳鸣取听会;鼻唇沟变浅取四白、迎香;口角歪斜取地仓透颊车.针刺注意事项:①面瘫初期、针刺手法要轻巧且浅刺,(手法过重可加重症状或造成面肌痉挛).②针刺可健、患两侧交替治疗.(2)灸:取灸条剪为1.5cm长,轻轻安插在银针尾部,点燃,燃烧至火尽.每天1次,每次5~8个穴位.(3)梅花针:采用梅花针,轻轻叩刺穴位,以弱刺激为佳,隔天1次,每次3~5个穴位.(4)电针: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尾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常用6805-A电针仪,代替手法运针.  相似文献   

5.
1 一般资料本组 130例均系 1990~ 2 0 0 3年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5 6例 ,女性 74例 ,年龄最小者 16岁 ,最大者 6 7岁 ,病程最短者一月余 ,最长者 14年 ,病症在左侧84例 ,右侧 46例 ,属原发性面肌痉挛10 2例 ,继发性面肌痉挛 (如面瘫后遗症 ) 2 8例。2 治疗方法取穴 主穴为双侧翳风、听会。配穴 :患侧风池、下关、四白、地仓、太阳、双侧合谷。若气血虚弱者加双侧足三里 ,女性加双侧三阴交穴 ,肝阳上亢者加双侧太冲穴。针刺 每次针刺主穴必取 ,根据病情选 2~ 5个配穴。针刺患侧面部腧穴时浅刺轻捻转 ,得气后留针 ,健侧面部及四肢腧穴深…  相似文献   

6.
偏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 ,以头部发作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其病因复杂 ,多见于青年人 ,尤以青年女性更为多见 ,疼痛的部位多见于一侧或双侧颞部。针刺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 ,本人经多年临床实验 ,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0例门诊患者中 ,男性 1 8例 ,平均年龄 2 8岁 ,女性 32例 ,平均年龄 2 3岁 ;病程 2周~ 6个月的占 34例 ,6个月~ 3年的占 1 9例 ,3年以上的占7例 ;疼痛部位偏左侧的占 1 6例 ,偏右侧的占 2 3例 ,双侧的占 2 1例 ;均经头部CT扫描 ,排除颅内其他病变。2 治疗方法患者端坐 ,局部常规消毒后 ,…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针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33例中,男性8例,女性2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三年;左侧头痛者19例。右侧者8例,双侧者4例,全头痛者2例。 针刺方法:主穴风池、安眠2,手法强刺激,不留针,取健侧(双侧痛取双侧),风池穴之针感可循少阴经上达头部眉稍;再取涌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针刺为主加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1 6 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6 5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96例 ,女 6 9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6 2岁 ,平均 3 8岁 ;病程最短3 h,最长 6个月 ,<3 d 88例 ,3~ 7d 42例 ,8~ 1 5 d2 0例 ,>1 5 d 1 5例。所有病例均以单侧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并排除中枢性面瘫。2 治疗方法2 .1 针刺疗法 取穴 :牵正、四白、阳白、下关、地仓、风池、合谷。鼻中沟歪斜配人中 ,颏唇沟歪斜配承浆 ,偏头痛加医风、率谷。除合谷穴取对侧外 ,余穴均取患侧。操作 :风池、合谷穴用捻转泻法 ,余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取太冲、风池为主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27例偏头痛患者,取太冲、风池穴针刺治疗,每日进行1次,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20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59%。[结论]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止痛迅速、疗效持久、应用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颈性头痛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近年来应用针刺治疗颈性头痛 58例 ,效果较为满意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58例中 ,男 3 1例 ,女 2 7例 ;年龄 3 5~ 72岁 ,平均 55.3岁。均以头痛为主症 ,兼有头晕恶心、颈部不适等。经 CT、MRI等检查排除头部器质性病变 ,又经颈部摄片、脑血流图等检查结合临床体征 ,确诊为颈椎病。其中偏头痛 1 6例 ,前头痛 1 5例 ,后头痛 6例 ,全头痛 2 1例。2 治疗方法先刺脑空、风池 ,用泻法 ,留针 ,稍停片刻 ,再刺列缺、合谷、太渊、解溪 ,均用平补平泻法。以上各穴均取双侧 ,并留针 3 0分钟 ,每隔 1 0分钟捻针 1次 ,要求酸麻胀重感向头颈部…  相似文献   

11.
笔者于1955年起应用针刺治疗本病,至今有82例,疗效良好。在82例中,男50人,女32人。年龄15-20岁者8例,21-30岁者43例,31-40岁者26例,41-50岁者4例,51-60岁者1例。穴位和手法:选穴以近距离刺激为主,就是针刺好发位附近的穴位。头部取丝竹空、迎香,风池;腰背部取肺俞、肾俞;腹部取中腕;上肢取肩髃、曲池、合谷;下肢取伏兔、风市、足三里、委中。每次针4、5穴(双侧)以四肢穴位比较多用。手法:以左右捻转徐缓刺入,达、麻、胀为度。留针一小时,作为强刺激法。平均治愈次数:病期在半月以内者4次;一年左右者6次;三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偏头痛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 ,为发作性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 ,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性。近几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 60例小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中 ,男性 1 8例 ,女性 42例 ;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1 6岁 ,平均 42岁 ,发病时间最短 2个月 ,最长 2 5年。其中左侧头痛 34例 ,右侧头痛2 6例。每遇情绪波动或劳累时头痛发作加重。2 治疗方法选穴 :主穴取双侧风池、百会、印堂 ,患侧太阳、率谷。配穴 :风寒入络加合谷 ,肝阳上亢加太冲 ,气血不足加足三里 ,痰浊上蒙加丰隆 ,女性月经不…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2年以来,以针刺辨证分型治疗颈椎病5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临床资料 56例中,男性13例,女性43例;年龄在30岁及以下1例,31~40岁15例,41~50岁18例,51~60岁20例,61岁发上2例。病程1年内20例,2~7年29例,8年以上7例。56例患者均经X线拍片确诊,并排除了其它疾病。治疗方法风邪入络型:取穴以颈夹脊、大椎为主,配风池、曲池、曲垣、外关等。针刺用泻法。寒湿阻络型:取穴以颈夹脊、大椎为主,配秉风、肩髃、曲池、足三里、阴陵:泉等,用针刺加艾灸或拔火罐。气滞血瘀型:取穴以颈夹脊、三阳络为主,配肩髃、天宗、内关等。针刺用泻法。肝阳上亢型:取穴以颈夹脊、风池、合谷、太冲为主,配印堂、百会、安眠、侠溪等。针刺用泻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曲衍海动态取穴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以一侧或两侧头部疼痛为主症的病人94例,采用PEMS3.1统计软件随机单盲分组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67例,对照组27例。对照组以常规分寸取穴法,取病侧风池、率谷、太阳、足临泣、侠溪穴施针刺治疗;研究组采用曲氏动态取穴法,循经按压病侧风池、率谷、太阳、足临泣、侠溪穴区压痛敏感点施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次40分钟,中间每10分钟行针1次,观察治疗7天,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7.2%和44.4%,愈显率分别为92.5%和70.4%.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衍海动态取穴法对偏共痛治疗效巢垂为显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颞三针为主配合董氏奇穴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6例,采用针刺患侧颞三针为主,配穴:印堂、太阳、风池、中渚、太冲、侠溪;董氏奇穴取偏头痛对侧下肢的侧三里和侧下三里。接通G6805-1型电针治疗仪,采用断续波,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对照组34例,采用西药口服治疗。治疗2~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颞三针为主配合董氏奇穴电针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项针为主治疗紧张性头痛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维滨教授用项针治疗神经科疾病 ,堪称一绝 ,笔者有幸师从高教授 ,受益匪浅。近年来 ,笔者采用项针为主治疗紧张性头痛 4 6例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4 6例中 ,男 15例 ,女 31例 ;年龄 16~ 4 8岁 ,平均 2 1.5岁 ;病程最短 2个月 ,最长 4年。主要症状疼痛多位于双侧枕颈部、额部或颞部 ,表现为胀痛 ,头部压迫感、沉重感 ,呈发作性或持续性。后颈部及肩部的肌肉紧张 ,可有触痛或压痛。有的伴有失眠、抑郁等症状。2 治疗方法取穴 :风池、风府、天柱、治呛 1(风池穴直下 1.5寸 )、颈 4、5、6夹脊穴、太阳、上星、百会操作…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相当于中医的头风.表现为一侧、双侧或全头部疼痛,以颞额部头痛为主,甚至连及眼、齿,呈搏动性跳痛,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失眠等症状,较为顽固[1].1998~2000年笔者用针刺、梅花针配合中药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53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针刺组以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穴取太冲、阳陵泉、风池、曲泉为主;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片剂口服治疗,共4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3月和6月总体疗效和治疗前后头痛积分,1年后随访观察两组疗效稳定性.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平均发作次数和平均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针刺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均P<0.05).针刺组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3.0%、93.0%、87.7%,优于西药组的85.6%、86.5%、69.2 9/6(均P<0.01);1年后疗效稳定性针刺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肝胆经穴治疗偏头痛是安全、有效的,且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病 ,为反复发作性的血管神经性头痛 ,单侧或双侧发病。笔者近 3年来应用针刺加推拿治疗偏头痛 2 7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7例中男性 1 0例 ,女性 1 7例 ;年龄 1 4~ 65岁 ;病程 4个月~ 1 1年 ;其中每月发作 1~ 3次者1 1例 ,月经来潮前后发作者 5例 ;左侧头痛者 9例 ,右侧头痛者 1 2例 ,双侧头痛者 6例。多表现为头痛白天发作 ,持续 2 h~ 2天 ;疼痛多为钝痛或搏动性痛 ,部分呈针刺感 ,常因头部活动、咳嗽及头部受震动而加重 ;头痛常伴恶心、眩晕等症 ;多数患者有头皮触痛 ,因紧张、焦虑、睡眠少及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0.
小儿脑性瘫痪是小儿肢体致残的重要原因。我院自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以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量表作为疗效考核指标 ,观察头穴配合理学疗法治疗脑瘫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第一届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确定的标准。30例中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7月~ 1岁 10例 ,1+岁~ 2岁 11例 ,2 +岁~ 2 812 岁 9例。痉挛型 18例 ,手足徐动型 5例 ,弛缓型 2例 ,混合型 3例 ,无法定型 2例。2 治疗方法2 1 头穴(1)选穴 ①以头部腧穴为主 :四神聪、风池 ;②以头针腧穴为主 :额中线、运动区、平衡区。隔日交替选用。(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