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模糊规则的雷达人机界面评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智凯  郑烇 《现代雷达》2006,28(3):11-14
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机交互设计和评估的思想指导下,参考国内外著名雷达评估体系,结合国内用户的实际操作经验,确立了一些重要的雷达系统评估因素,并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了各个因素与用户可用性之间的关联强度,在其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利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雷达人机界面可用性评估的系统,利用此评估技术对雷达显示子系统的模拟实验表明了该评估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云计算环境下的SLA(服务等级协议)作了详细的描述,并从云计算基础设施提供商的角度对其重要性作了分析。简述了SLA如何从一个基础设施可用性的问题演进成为云计算环境下复杂的应用SLO(服务等级目标)相关的问题。文章为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些必要的方法来评估客户应用SLA对基础设施的相关要求,同时给出了完整的框架和步骤来实现这些SLA保障。  相似文献   

3.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传统IT系统为适应云计算环境下对资源共享、可扩展性的要求,需要逐步进行云化迁移,而IT系统在云化迁移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自业务特性的差异及实现技术的方式采取不同的迁移策略。文章提出一种IT系统云化迁移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根据影响迁移的因素对系统进行评估打分,然后根据打分结果制定迁移策略和优先级,有效量化评估,指导企业进行IT系统云化迁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迁移风险与成本。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在信息有效集成、设施合理利用方面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其核心虚拟化机制和实现方式的不成熟,虚拟环境中的安全问题不断增加,对云的可用性和安全性构成了巨大挑战。为实现虚拟化环境安全可控,借鉴传统网络安全设备的思路构建虚拟安全设备和管理模块并嵌入至虚拟化环境中,以组件的方式实现安全功能的按需组合、灵活编排,降低了安全系统的复杂性和管理成本,为虚拟化环境实现高效安全防护提供了一种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云计算环境中虚拟机平台存在的弱点和漏洞,分析研究了虚拟机可能面临的威胁和攻击,基于STRIDE建模技术构建了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平台的安全威胁模型。并对威胁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量化,从而进一步评估整个云计算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  相似文献   

6.
云计算系统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数字图书馆运用各种成熟的云计算系统进行了分析总结,阐述了云计算系统的主要服务形式在数字图书馆中的体现,指出了运用这些云计算系统构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化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包铁  刘淑芬  王晓燕 《电子学报》2010,38(9):2166-2171
 现有电力生产管理系统存在不能如期完成实施、运行不稳定和功能可用性不强等可信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由系统构建、系统实施过程管理、可信评估、可信证明四个部分组成,并在规则指导下进行可信构造的方法.本文提出的这种可信构造方法,经过实际应用证明能够有效提升电力生产管理系统的开发效率与质量,为系统的可信构建、可信分析及升级演化建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系统可用性是用来衡量装备效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在装备系统的使用过程中,系统可用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备件供应策略对于系统可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了系统的瞬时可用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利用马尔科夫理论推导了瞬时可用度模型,并用仿真手段对数学进行了验证,可以为系统的可用性评估及研究备件的优化配置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日志分析是云计算业务平台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日志分析旨在保证云平台的高效性与可用性,传统的人工分析方式存在日志复杂、日志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日志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编辑距离进行文本聚类形成日志模板,在此基础上构建特征向量,利用弱分类器训练形成得分特征向量,利用得分特征向量与随机森林构建强分类器.实验表明,日志模板与真实模板之间的互信息为0.91,较为接近,利用随机森林构建的强分类器在本文的数据集上表现最好,分类精度达0.94.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认知心理学中无意识认知的研究进展,剖析了可用性、用户体验和无意识认知之间的关系,提出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达到无意识认知,在此基础上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被定义为:为了达到无意识认知目标而进行的一切交互设计活动。根据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理念,结合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构建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流程。该流程最大的特点是用无意识认知评估取代以往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评估。最后,通过实例应用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证明了在该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