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核电子学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分支学科。核辐射探测器已形成气体、闪烁体和半导体三种类型;电子学向集成电路电子学发展;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这时期核电子学发展动力仍是核物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同时开展核能应用及核技术应用。70年代以后,核电子学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FormationanddecayofneutrondeficientnucleiPoandPbChenXueShi1,2,AhmadI3,AndreyevAN4,BatchelderJC7,BijnensN4,BinghamCR2,5,Blum...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介绍了核电子学的现状和广泛应用的情况。阐述了核电子学的学科特点及其存在和持续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近十年来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领域内计算机应用的状况作了概括;简要的讨论了能谱数据获取、计算机断层成象、以及大型数据获取等系统方面的技术进展。对值得注意引用的计算机学科内发展起来的一些新技术与新技术产品作了简单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核数据是核基础研究、核能开发与利用以及核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是连接核物理基础研究与核工程和核技术应用的重要桥梁,在国防与国民经济建设以及核科学发展领域起重要作用。核数据评价建库与检验是核数据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重要部分,是核数据应用于核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介绍了核数据内涵、核数据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核数据评价研究的简要发展历史,并结合中国评价核数据库CENDL的研究过程介绍了实验数据调研与分析评价、核数据理论模型计算、核数据统调建库与核数据宏观检验的主要评价核数据研究过程,以及我国自主建立的核数据评价方法和技术、模型及计算程序、评价数据建库和评价数据库的检验方法;介绍了基于我国自主建立的核数据评价建库与检验系统而研制的中国评价核数据库最新版CENDL 32以及对其进行的相关基准检验及应用结果;最后简要介绍了CENDL 32在反应堆屏蔽设计以及压水堆、高温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与其他主流评价核数据库的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6.
徐树威 《核技术》1989,12(8):529-532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放射性束流装置的发展,对非稳定核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重要的物理发现包括滴线区的晕核与增强的集团结构、非稳定核中的壳演化与新幻数、新的有效相互作用、新的集体运动模式、核反应中的多步过程与强耦合效应等。本文着重从实验探测的角度,对非稳定核基态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非稳定核的衰变测量、中低能核反应、快速束流及零度谱学等方面做了概述和分析,特别指出他们在非稳定核研究中作用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新研制的“放射性气溶胶自动监测仪”设计原理、功能和技术指标。该仪器采样、测量和数据处理均全自动化,其最小可检出水平:用样品放射性活度表示,对β为54mBq,当采样量为10m~3时,可检出浓度为5.4mBq/m~3(1.46×10~(-16)Ci/L);对于α可达3.6mBq,若采样量为10m~3时,可检出浓度为0.36mBq/m~3(9.7×10~(-18)Ci/L)。  相似文献   

9.
Benn.  GL 《国外核动力》1996,17(5):30-45,60
过去30年,美国政府开发了一套用于申请将核电源发射至空间的安全评价和审批程序。这个程序涉及了若干政府机构,以确保充分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假设事故情况,并确保在事故环境下对核电源的反应进行评价,发射批准也涉及了联邦政府的适应因素。自1961年以来,美国对37个同位素热电发生器和1个反应堆的发射成功,说明这个程序运转良好。特别关注的是最近发射的伽俐略宇宙飞船。  相似文献   

10.
核监测中的计算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计算机在核监测仪器和系统中应用,主要是在一体化仪器、前端探测系统、后端控制处理系统、虚拟仪器中的应用加以简述。  相似文献   

11.
8254是一个拥有3个16位计数通道的可编程计数器,它不仅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便宜。但是用其记录核脉中,如何处理不当,则会出现计数错误,即使核脉冲信号频率远远小于计数器的最高计数频率,也还是会产生计数错误。因此,在核脉冲被送入计数器之前,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避免计数错误的产生。讨论了应用8254时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论述了核测量误差与化验误差的关系,提出了衡量核仪器测量精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核临界安全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的核临界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思考,肯定了40多年来我国核燃料循环生产系统的安全业绩,指出可能导致核临界事故的着急环节及存在问题,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核临界安全工作,从多角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6.
【美国《核新闻》2004年3月报道】 根据一份伙伴成员协议,英国核燃料有限公司(BNFL)的塞拉菲尔德(Sellafield)核场址将作为首个非反应堆场址加入世界核营运者协会(WANO)。这份协议将先试行两年。在此之前,双方已经进行了两年的合作,包括以同行审议的形式参观了索普(Thorp)后处理厂和塞拉菲尔德污水处理设施。WANO共参观过四次塞拉菲尔德场址上的设施。索普后处理设施是作为首个非反应堆设施接受WANO的同行审议参观的。随后,为了进一步证明WANO的方法对核化学厂的适用性,WANO第二次参观的是塞拉菲尔德低活性污水处理厂的一部分,包…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核和辐射恐怖威胁的态势,给出了防范与响应核和辐射恐怖活动的核监测需求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张会 《中国核电》2014,(3):280-285
中国在第三届核安全峰会上首次提出四个"并重"的核安全观,并作出了四个坚定不移的庄严承诺,以加强中国以及全球的核安保。中国应进一步建立一个完整、可靠以及有效的核安保制度,确保有能力和有效地防范各种恐怖主义和刑事犯罪行为,以及对国内所有核材料和核设施所可能带来的威胁。文章建议采取一些措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现有的核安保制度,包括更新和明确基准设计威胁的要求,更新与执行有关核安保法规,培育和发展核安保文化,平衡核安保成本,以及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施永长 《核动力工程》1994,15(6):517-521
本文对壳式与池式核供热堆的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两种堆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以供堆型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