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较勒萨依滑坡的形成原因及演变过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提出精伊线西方案应尽量避开或以隧道的形式通过此处.  相似文献   

2.
以发生在凹山铁矿东南帮的滑坡为例,从影响因素入手分析滑坡的潜在可能,结合MSR边坡雷达监测数据还原滑坡的预警及分析过程,理清滑坡发生前后的变形阶段,利用预警机制有效预测预报滑坡的发生。结果表明:在该次滑坡中降雨及爆破是引起本次滑坡的直接因素,断裂构造及高陡边坡是形成滑坡的内在因素。在滑坡预测预报中,应特别注重数据预报,必须采取有效的监测设备及数据分析,并重视变形阶段的划分,完善雷达系统滑坡应急预案机制,做出准确的决断。  相似文献   

3.
气象因素对滑坡形成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形成与水的关系十分密切,气象因素对滑坡形成影响是显著的,特别是强度大、时间长的降雨,往往造成公路滑坡的发生.通过研究广西东巴凤二级公路滑坡的形成与降雨量、降雨方式以及降雨与滑坡产生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分析气象因素对滑坡影响的条件及最利于滑坡变形破坏的降雨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滑坡带进行地质勘探,通过分析地质勘探的结果,充分分析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并分析了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是地质原因、人为原因和水文原因.针对该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防治滑坡的基本措施.在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条分法建立了滑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该模型的分析结果为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滑坡防治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详细评价怀化鹤城分水坳高陡岩质滑坡的稳定性,针对滑坡提出合理的治理及环境恢复方案.首先结合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成因及诱发因素,该滑坡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和大气降雨共同作用形成,而大气降雨是直接诱发因素.然后通过研究滑坡的失稳机理,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滑坡有进...  相似文献   

6.
滑坡预测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层次结构的非线性问题。以大量滑坡资料分析与实际原位监测资料为依据,构建起了滑坡预测的指标因素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因素的相对权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建立起了滑坡预测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验证实例,为滑坡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则勒煤矿矿区范围地表为高山地,山体为粘土质,年平均降雨量1093.7mm,降雨多集中在6~9月,占年降雨量的80~90%,雨水多且大,进入雨季,地表水增多且不易排除,土体容重加大,强度降低,滑体土易沿接触带土层滑动,且坡度较大,上陡下缓,具备临空条件,易使山体失稳。该文主要阐述了大则勒煤矿矿区山体治理滑坡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东泰社区滑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影响因素对东泰社区滑坡机理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此次滑坡是降雨、地下水的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动因素耦合作用所诱发的边坡失稳,根据建立的地下位移监测系统所测得的滑坡区域外重点部位的监测数据,给出了滑坡对其周边重点部位的影响程度、滑坡的发展趋势及滑坡治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敏感性分析是滑坡稳定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敏感性分析的基本定义,并列举多种敏感性分析方法。正交设计法作为一种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不仅具有正交性、代表性,而且计算过程简便、次数较少,因而采用正交设计理论,以东庄库区滑坡实例为依托,对影响滑坡稳定的重要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导因素,对滑坡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危岩)为主,其发育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谷坡形态、坡体结构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是发育的内因。降雨、库水位升降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是滑坡、崩塌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由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在坡体内产生的饱水加载、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效应为主要诱发作用力。监测表明:涉水滑坡变形破坏与降雨强度和库水位的升降速率明显相关。以秭归县白水河滑坡、卧沙溪滑坡为例,分析滑坡在降雨和库水位升降等诱发因素下的变形特征及诱发因素对滑坡变形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涉水滑坡主要影响因素是水位和降雨量,也是库区滑坡体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库区每年重复着水位升降不利于滑坡的稳定,而降雨特别是大强度的降雨也诱发产生滑坡。当水位波动遇到降雨,出现工况叠加,滑坡将加剧。因此,有必要对影响滑坡变形的主导因素进行了解分析。2016年6月三峡库区全面展开了自动化监测,使得数据统计方便可靠。本文采用滑坡变形速率、降雨量、库水位变化、最大水位变化速率、淹没程度,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涉水滑坡进行了计算分析。水位下降阶段,文中土质滑坡变形受库水位影响最大。水位上升阶段,该土质滑坡上部变形受降雨影响最大,下部受水位影响最大。文中岩质滑坡总是受库水位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鸭儿坪滑坡是一个滑坡群体,由于其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的复杂性,鸭儿坪滑坡的形成有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构造作用是鸭儿坪滑坡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鸭儿坪滑坡的地面调查以及勘察发现,该滑坡为松散堆积物滑坡,其体积为2029.38×104 m3,属于巨型滑坡。根据野外调研、室内试验及工程勘察资料,探讨鸭儿坪滑坡的形成机制,并运用极限平衡理论剩余推力法计算分析滑坡在天然状态及暴雨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鸭儿坪Ⅲ号、Ⅳ滑坡在上述两种状态下皆处于基本稳定状态,Ⅰ号滑坡在天然状态下也是基本稳定的,但是在暴雨条件下,Ⅰ号滑坡稳定性降低,遇20年一遇暴雨时,Ⅰ号滑坡不稳定,将处于滑动状态。  相似文献   

13.
白俊萍 《煤》2009,18(9):71-73
在对小卧龙滑坡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小卧龙滑坡特征的概述,分别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地下采煤三方面因素来探讨和分析了小卧龙滑坡的成因机理,其结果认为小卧龙滑坡为采动滑坡,其形成与其特定地形地段及地质条件有关,但主要的影响和诱发因素是地下采煤。此成果可以为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科 《中州煤炭》2022,(6):71-77
考虑到传统方法在预测滑坡变形地质灾害时存在预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土岩接触带降雨滑坡变形地质灾害预测方法研究。从基本因素和触发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土岩接触带降雨滑坡变形的因素,针对土岩接触带降雨滑坡变形地质灾害受控因素的复杂关系,利用动态数据驱动技术,处理了滑坡变形地质灾害监测数据,根据线性函数变换法归一化处理滑坡变形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结合GIS技术构建滑坡变形地质灾害预测模型,实现了土岩接触带降雨滑坡变形地质灾害的预测。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方法预测滑坡变形地质灾害的次数能够与实际滑坡次数较为接近,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五峰原地矿局滑坡现状特征及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该滑坡的形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该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认为地形地貌与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组合形成的顺向坡体结构是产生变形的内在因素,水体入渗及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滑坡变形的主要外力因素等,建议采取锚索+格构+抗滑桩等工程措施对滑坡进行综合治理,以确保滑坡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16.
该滑坡为大型滑坡,通过滑坡的地形、形态特征,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体周围人工活动、气象、地震等方面分析滑坡的主要因素、诱发因素及次要因素;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对滑坡的稳定性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7.
露天煤矿滑坡会严重影响矿山的安全及生产运营,为减少滑坡灾害的发生,应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滑坡形态特征、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从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外部作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了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稳定性对研究的几种因素均较敏感,但影响程度不同,尤其以抗剪强度的敏感性最为明显。在滑坡治理工作中,应重点控制泥岩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查明李家山滑坡环境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滑坡"复活"的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滑坡前端的挖方卸载是引发滑坡的主导因素,水的作用加剧了滑坡的变形破坏.针对滑坡特征,结合工程实际,主要采用了抗滑桩、排水、监测等综合措施进行根治.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南芬露天铁矿下盘286~262平台发生的一次典型滑坡,通过现场详细勘察,结合露天矿开采情况,对滑坡发生机理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滑坡的组成和爆破、降雨、采矿等外部因素。结果表明,滑坡是多种耦合因素共同孕育,最终由采矿活动直接诱发的。同时,为有效防治滑坡,在降低爆破震动等方面给出了可行对策,对露天矿滑坡治理工程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在较高等级的公路建设中,线形要求严格,在低山丘陵区往往需要采用开挖方式通过,由于建设中的不合理工程活动,新滑坡的产生以及老滑坡的复活可能性大增,致使滑坡灾害日趋严重.改扩建工程20省道浦江县马岭至浦阳段滑坡十分发育,其中K29 180~K44 870段是滑坡灾害最为严重的一段.该区地质条件复杂,松散层厚度大、岩体风化强烈、尤其是黄尖组岩性岩组变化大,软弱夹层发育,在外界因素触发下,即可形成松散层沿接触面向临空面滑移的依附面.通过对影响路堑边坡稳定性因素分析,说明了这些影响因素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文章认为过厚的松散层及软弱夹层的广泛分布,是滑坡大量出现的地质基础.大量降雨入渗,不合理的人为工程是滑坡的诱发因素.文章依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从该滑坡的地质环境及变形特征分析,对其形成机制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为今后类似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滑坡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