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Cr,Ni化学成分和加热温度对SUS304奥氏体不锈钢变形能力的影响。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得出的SUS304不锈钢变形速度与变形抗力的关系:简要分析SUS304热轧钢卷边裂缺陷形貌特征、产生原因和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姚小飞  刘洁  葛东生  赵耀华 《山西冶金》2009,32(1):11-13,28
金属的热变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过程,热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尺寸变化直接决定着变形后金属的组织和性能。利用BP神经网络处理了304不锈钢的热变形非线性系统,从试验数据中自动总结出规律。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304奥氏体不锈钢锻造工艺参数(变形温度和变形速率),再结晶(包括静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进行建模,分析了静态、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并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纳米/亚微米奥氏体不锈钢因为其良好的组织控制满足了各种工程性能而倍受关注。在纳米/亚微米晶粒级别,虽然存在明显的晶界强化,但仍保持优良的塑性。为了获得纳米/亚微米晶粒尺寸,对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大变量冷加工,然后退火,使冷轧过程中形成的形变诱导马氏体转变成奥氏体,转变量与退火温度有关。在本研究中,对一AISI301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进行90%冷轧,然后在600~900℃温度下退火,保温30分钟。研究了退火对材料显微组织、奥氏体平均晶粒度、马氏体/奥氏体转化比例以及碳化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进行温轧的工艺,制备超细晶粒结构的304不锈钢钢板;采用XRD、TEM分析表征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测试材料的维氏硬度。试验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材料晶粒尺寸呈梯度分布,从表层的纳米晶层逐渐过渡为心部的微米晶层,其中微米晶层的体积分数约为40%;同时,此多尺度晶粒分布的304SS板由奥氏体和马氏体双相组成,并同样呈梯度分布,具体为马氏体的体积分数从表层到心部逐渐减少,而奥氏体则反之;所制备的钢板表层维氏硬度显著提高,与原始未处理的304SS相比提高了150%;硬度的大幅度提高源于晶粒细化和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维氏硬度分布与微观组织变化一致,表明此样品实现了高强高延性的良好结合。  相似文献   

5.
应用马氏体转变分析方法,对304不锈钢冷轧板拉深应变试验过程中拉深件各个区域的应变分布规律、马氏体转变分析、壁厚、硬度变化历史进行了研究;分析304不锈钢冷轧板性能对拉深件应变的影响及用户开裂水槽的应变分布特点;提出了确定拉深成形零部件危险部位的方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镍的需求持续大于供应,其价格居高不下,因此镍的最大消费者——不锈钢一直保持在高的价位。本文对节省50%以上镍的途径、节镍不锈钢与SUS304的性能比较作一评述,并对使用节镍不锈钢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节镍钢有下列4种: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Cr—Mn-Ni奥氏体不锈钢。与SUS304相比,节镍不锈钢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不过,它们很有可能替代SUS304。如果不锈钢所要求的性能按需求重新加以考虑,节镍不锈钢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7.
张朝生 《特钢技术》2003,8(2):26-26
关于获得不锈钢良好弹性方法,对SUS304等奥氏体不锈钢采取冷轧方法可以获得,对SUS631等析出硬化钢或铁素体 马氏体双相钢采取时效处理可以获得。另外,关于淬火马氏体弹性基本上没有研究。日新制钢公司此次研究了对两种不同的(C N)的马氏体不锈钢机械性能,特别是研究了冷轧压下率对其弹性的影响。试验方法选择两种钢A钢成分(%)16Cr-4Ni-0.14(C N)。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亚稳定奥氏体不锈钢SUS301L和稳定奥氏体不锈钢SUS309进行10%~70%的冷轧变形,研究了两个典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演变.结果表明,SUS301L不锈钢在冷轧变形过程中发生形变马氏体的转变,马氏体形核于剪切带的交叉点处,形核点的不断连接长大成为板条的形变马氏体;而SUS309通过滑移来协调塑性变形,冷变形过程中不发生马氏体转变.二者均有明显的加工硬化,即硬度和强度均随着冷轧变形量的增加而升高,延伸率表现为相反的趋势.但SUS301L是位错累积和形变马氏体转变量增加的综合作用,而SUS309仅是位错不断累积增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1前言 无磁奥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作外科和牙科用的人体植入材料,以防止在进行磁共振(MRI)组织断层照相时带来影响。但是,由于SUS304和SUS316这类奥氏体不锈钢中含有镍,可能使人产生过敏,所以,现存许多研究人员对开发无镍奥氏体不锈钢感兴趣。  相似文献   

10.
采用真空烧结制备了304奥氏体粉末冶金不锈钢,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粉末冶金304不锈钢材料显微组织、密度、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由1210℃升高到1300℃,304不锈钢烧结体组织孔隙数量减少、孔隙尺寸明显减小,当烧结温度提高到1360℃时,烧结体组织中晶粒逐渐长大并粗化,孔隙尺寸增大。随着烧结温度升高,烧结体的密度、硬度、抗拉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烧结温度为1300℃,此时烧结试样具有最大的密度、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7.23 g/cm^(3)、HRB68.88、344.19 MPa,试样的自腐蚀电流最小,具有最佳的耐腐性能。  相似文献   

11.
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材料科学和技术分所的科研人员研究了应变速率对奥氏体不锈钢309和304L的应力一应变行为的影响。室温拉伸试验的应变速率范围从1.25×10^-4S^-1 -400S^-1,用X一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的体积百分数,用光学显微术描述了该马氏体的特性。随着应变,发现304L很容易发生相变,马氏体成核于滑移带上和滑移带交叉处。而对于309合金,并未发现应变诱导的相变。随着应变速率,合金的塑性和强度发生变化则可以根据从马氏体相变和正应变速率敏感性的硬化和由于变形加热的软化之间的竞争来解释。研究人员还对预测马氏体体积百分数随着应变而增加的现用模型进行了检查和修正,使之适合上述研究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奥氏体不锈钢较低的屈服强度限制了它在结构件中的使用。采用形变和相逆转变方法分别制备出了高屈服强度的奥氏体不锈钢。利用X射线衍射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和万能试验机分别对奥氏体钢进行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粗大的奥氏体晶粒在形变过程中形成位错、剪切带、应变诱导马氏体等组织,相逆转变方法获得了超细的无缺陷等轴奥氏体晶粒。形变强化和细晶强化均能明显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280 MPa提升至550 MPa)的同时保持较好的塑性(伸长率46%和55%)。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低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不同变形量的拉伸变形,研究了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和应变硬化机制。结果表明,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冷变形和应变硬化机制主要是应变诱发α′-马氏体相变和位错强化,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应变诱发α′-马氏体量和位错塞积程度不断增加。低镍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稳定性要低于SUS304钢种,具有强烈的加工硬化效应;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应变诱发α′-马氏体量也不断增加,但应变诱发α′-马氏体增速不断降低,主要由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变形热效应导致温度升高,奥氏体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SUS304奥氏体不锈钢经不同的轧制变形后,对其组织、性能及马氏体相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加工硬化增强,纤维组织变得尤为明显,变形后其组织中马氏体含量不断增多。通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随着变形量的增大,位错不断增殖、形变孪晶不断增加,形变孪晶与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导致位错运动受阻,从而使流变应力不断的增加,使材料的自由能增大,促成了马氏体相变过程中的形核,发生马氏体相变,随着应变的累积α'马氏体量持续的增加,α'马氏体量的增加使材料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用Thermal-calc计算了含氮马氏体不锈钢20Cr13的合金相图,据此进行了关键热加工工艺参数设计。采用金相、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高温热模拟试验、拉伸试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高温下均热温度对高温组织转变的影响以及高温铁素体对高温塑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退火和淬火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锭中的少量δ铁素体在单相奥氏体区高温长时间均热后并未消除;δ铁素体的存在降低了马氏体不锈钢的高温塑性;在临界温度长时间退火后,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球状碳化物的索氏体及沿晶界呈断续分布的点状碳化物,随退火温度的提高,索氏体晶粒尺寸增大,碳化物选择性地在晶界粗化长大,并呈断续状点状分布;950~1100℃奥氏体化淬火后的组织为板条马氏体+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淬火温度较低时,碳化物和残余奥氏体含量较高,淬火后马氏体硬度较低,提高淬火温度,碳化物充分溶解,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增加,淬火后板条马氏体硬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获得奥氏体不锈钢超细组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晶粒尺寸为100 μm的304N不锈钢经1道次等径角挤压变形 退火工艺处理后,晶粒尺寸可显著细化到2~7 μm,强度可提高50%以上,而塑性并不降低;增加等径角挤压变形的道次,经退火后可获得更细小、均匀的再结晶晶粒.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处理,获得了具有不同晶粒度的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试验材料.利用Gleeble-3000热模拟机进行不同变形程度、变形温度的冷加工,分析了变形程度、变形温度和原始晶粒度对形变马氏体含量的影响.对轧硬态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热处理,研究了形变马氏体的逆变规律.结果表明,冷加工过程中,变形程度和变形温度对形变马氏体的产生有重要影响,而材料的原始晶粒度对形变马氏体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形变马氏体发生逆变的临界温度约为550℃,在800℃时,形变马氏体可以在20 s之内消除.  相似文献   

18.
张建平 《不锈》2009,(4):32-35
一般用途用不锈钢是以SUS304(18%Cr-8%Ni)为代表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又称为镍系不锈钢)或者SUS430等铁素体系不锈钢(又称为铬系不锈钢),从其经济性考虑,家庭用品和家电行业大多使用SUS430,为适应汽车行业开发了很多新钢种,使用的不锈钢大部分是铁素体系的。与此相反,建材、工业机械等却从耐蚀性、加工性以及焊接性等有广泛适用性和长年的使用实绩出发,主要使用着SUS304。  相似文献   

19.
目前日本不锈钢年产量为350万t,今后还会增长。不锈钢主要分为两大类:适合十冷加工的含镍奥氏体不锈钢SUS304或SUS316,不含镍的铁素体不锈钢SUS410或SUS430。不锈钢所含的主要合金铬、锰、镍和钼都是有限资源,它们的储采比分别为116年、37年、56年和50年。另外,提炼铬铁和镍铁需要大量的能源。  相似文献   

20.
1 绪言 不锈钢有很多种,从优异耐蚀性和加工性考虑多使用SUS304(18%Cr-8%Ni),其产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但是,由于SUS304主要原料Ni的价格不稳定,引起其价格的波动大。尤其是从前年开始的Ni价高涨,导致了SUS304价格上涨了两倍多,对SUS304的应用形成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