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级学科背景下的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春兰  郑曦 《中国园林》2021,37(1):26-32
自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在培养规模、课程体系、教育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内涵清晰化、培养层次化、交叉深度化和合作协同化的学科教育发展特点。在对一级学科成立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概况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当前风景园林教育面临的变化与挑战,整体水平尚存提升空间,学科竞争力还有待加强,并从营造学科环境、服务社会需求、提升质量控制等方面对风景园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林广思  罗越 《风景园林》2021,28(10):72-83
自2005年设立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2011年设立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和2012年重组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以来,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全面了解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对2021年全国风景园林学博士、硕士和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以及风景园林、园林本科专业的学位授权点进行全面普查,接着开展地区、省级行政区、城市及城市群等维度的比较分析,最后通过2011年以来的学位授权点的增减情况讨论风景园林的学科和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研究指出,以风景园林作为学科的名称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是学位授权点的设置数量需要提高,区域布局需要优化。研究成果描述了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状况并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战略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多元性特征,初步构建风景园林高层次人才应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通过分析比较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指出现行研究生培养规格及其课程设置在风景园林高层次人才理论知识体系完整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提出了改进风景园林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划分与专业设置的改革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评价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和专业划分的提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通过区分研究生、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中职中专生的教学层次,提出了在研究生教育层面,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学科可以下设3个二级学科: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评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植物资源与应用:在本科教育层面,作为风景园林二级类(专业),设置风景园林学1个专业;在高职高专教育层面,可以设置-插花与盆景技艺、园林工程技术与养护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3个专业:在中职中专教育层面,设置园林专业.这是在风景园林学科群理念的统领下,整合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的各种资源,全面推进我国风景园林教育发展的一套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5.
杨蓉  王琼萱  王云才 《风景园林》2019,26(S2):23-28
风景园林教育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承担着输送高质量人才的责任,风景园林学科中生态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途径中的重要环节。为科学评价风景园林学科的生态教育质量,选取国内10所开设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的典型院校,以其近3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及近10年的课题组织教学平台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阶段生态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组成及自科基金科研项目在生态方向的比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总结中国现阶段风景园林院校硕士研究生阶段生态教育的现状、特征及不足,并对完善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生态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风景园林的性质及其专业教育导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围绕风景园林学科与风景园林类专业教育,分析论证了现代风景园林学公共社会性、自然生命性、科学综合性3个性质.基于这3个性质分析探讨了其专业教育的导向,阐述了专业目标、5项专业能力、5项专业素质的培养.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FLA-UNESCO)风景园林教育宪章>为基本依据,阐述了学科专业目标和教育目标,归纳出学生必须掌握的4大类专业基础知识;提出感悟力、判断力、想象力、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交流与协调能力5方面专业能力以及专业使命感、自然观、科学理性与创新性、空间环境意识、以实践为检验标准这5项专业素质的培养,提出了培养一名合格的风景园林类专业毕业生的基本导向.  相似文献   

7.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坐标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11,27(6):25-28
关注中国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后的未来发展,围绕所提出的风景园林学科坐标体系,探讨了中国风景同林学科名称的内涵即坐标系的原点,提出了坐标系的三轴即风景园林学科三元领域,从研究实践对象和核心支撑理论等方面,对三元做了分解细化.进一步阐述分析了风景园林坐标系在人居环境学科群坐标系中的关系,以及与建筑学、城乡规划之间三位一体的...  相似文献   

8.
国家2011<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将风景园林学调整为一级学科,面对这一鼓舞人心的局面,深刻地感到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如何开展全方位的学科布局和建设,用系统的体系统筹学科发展是必须而迫切的.从学科建设的角度论述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相关思考,通过对学科方向的定位和凝练,资源平台的配置和整合,促进实施的措施和保障等方面进行探讨,并以工科背景院校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便为探求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发展之路出力.  相似文献   

9.
李炜民 《中国园林》2012,(10):50-52
1951年,在汪菊渊先生和吴良镛先生的主持下,由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创办“造园组”,成为我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开端.2011年,“风景园林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面临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风景园林从业者应该认真反思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现的问题,完善并拓展学科体系建设,求同存异,和谐发展,使风景园林学科成为改善城市环境、传承城市文脉、维护城市健康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11年第4期发表的<中国植物极限温度分区的探索性研究>(张雯婷等)是一篇很值得重视的文章,这是风景园林学科乃至林学、农学、园艺学科的一项基础性理论研究,具有很广泛的实用性.对风景园林学科来说,可以应用在编制区域/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园林设计、施工,苗圃繁育苗木,引种外来植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吴人韦 《中国园林》2006,22(9):64-67
国际上呈“退化的下降趋势”的百年学科LA,中国“迟到的春天”LA,今天都站在了十字路口。从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的视角,探讨了LA教育的使命;提出明日的LA学科应在三大领域集结和拓展;阐述了LA教育的结构和内容。面对发达国家百年来LA教育的广域性走向,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梯度递进式发展及其人才需求的特点。我国的LA本科生教育应强化能力培养:研究生教育则应明确区分职业型学位与研究型学位的差异,通过价值取向的先进性、方法途径的建设性(或创造性),强化LA的学科特质而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2.
俞孔坚 《中国园林》2004,20(7):37-41
关于Landscape architecture学科和名称之争论,必须从内容理解和中英文的名称翻译两方面来澄清.对LA的混乱认识,绝不仅仅是翻译问题.中国的园林或风景园林的职业范围客观上远不如国际LA,解决之道在于走向土地和景观的完整设计.必须尊重中国社会对一些关键词的约定俗成,用历史发展观认识:LA的过去叫园林或风景园林,LA的现在叫"景观设计学",LA的未来是"土地设计学".  相似文献   

13.
胡玎  王越 《中国园林》2006,22(7):13-16
有创意的选址,充分发挥场址特征,是办好世博会的保证。2005日本爱知世博园根据“自然的睿智”这一主题,选址于经过人工开发的森林地区,展现人与自然森林之间的和谐关系。按照世博会各项活动的要求,结合基地位于山林谷地的特点,爱知世博园在处理功能布局、游憩组织和环保建设等方面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的理念和处理手法值得2010上海世博会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及综合性,有着许多非同寻常的特色及根源,有些是在歌在颂的非凡业绩,有些则是默默无闻的超凡根基,他们共同构建强大的风景园林教育专业摇篮。为迎接60周年校庆,学院组织了系统而周全的院庆专刊,旨在梳理历史贡献,明确发展方向,本人有幸得到撰写"设计初步课程的作用与影响"的机会。笔者带着探索的心态,翻阅学院、学校书籍档案,采访多位资深教授,调研在校及毕业新老学生,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五十五周年院庆专辑》为线索,从历史的根源、方向的把握、未来的展望这三个方面,展示设计初步课程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风景园林学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从园林美术基础课和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本着创作性、实用性和示范性三个原则,园林学院开设了"素描风景画"特色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传统园林的表现绘画创作途径,提出了系统构建"素描风景画"课程的思考,力求使这门精品课程更能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和综合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导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一书,收入了由包括国际著名景观设计教育家佐佐木教授、卡尔·斯坦尼兹教授等在内的论文20多篇,内容涵盖了关于景观、景观设计与景观设计师的理解,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景观设计学教育,以及中国景观设计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景观设计职业和专业教育的发展和体制,目的是希望给发展中的我国景观设计职业与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的、系统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Since 1997, LA PKU has conducted a series of studies on China’s traditional ecological wisdom and related application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course of LA PKU’s research: In early years, they studied on Feng-shui and vernacular landscapes that stemmed from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response to local natural and human processe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practice; In 2006, Kongjian Yu proposed the concept tha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a discipline concentrating on the art of survival, which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y and revival of traditional eco-wisdom, not only providing a historical base for the modern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ut also apply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esponding to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blems; In 2014, developed upon the achievement on the art of survival, LA PKU further explored the deep form of China’s traditional landscapes by studying local spatial forms and design strategies on micro- and site-scales and translating such ecological solutions into China’s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The paper also reviews on LA PKU’s important research results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includ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scapes, vernacular settlements, and traditional water-adaptive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18.
一种有效推动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公众参与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郭美锋 《中国园林》2004,20(1):76-78
分析我国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弊端,提出解除弊端的有效方法-公众参与;同时介绍了国外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建议和适合我国公众参与景观设计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9.
Landscape Architecture人才培养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俞青青 《中国园林》2003,19(10):25-28
通过对中美之间LA人才培养回顾和现状分析,提出我国LA人才培养方略:明确LA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是3个独立学科,建议在国内LA教学中建立一批核心课程,加强基本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在重点综合大学内设立设计研究生院(GSD),开设不同层次要求的LA研究生课程,制定LA培养计划,并实行LA行业准入制度,与国际接轨,培养出一批能参与国际竞争的LA人才。  相似文献   

20.
雷芸  任莅棣 《风景园林》2012,(4):106-109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历经了六十年的岁月洗礼。本文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回顾"绿规"课程六十年的历史演变,梳理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思考和展望园林规划课程的未来,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风景园林专业园林规划系列课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