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选取胎次、日龄、体重相近的长白ד苏黑”生长肥育猪60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采取纯中草药制剂、中草药VE/Se合剂、抗生素三种不同添加剂和全植物性饲粮、含鱼粉饲粮两种不同饲粮类型,进行饲养试验和屠宰测定,并对背最长肌、背部脂肪进行采样,测定分析其肉脂品质。结果表明,应用纯中草药制剂和中草药VE/Se合剂,采取全植物性饲粮,能改善生长肥育猪的肉脂品质。  相似文献   

2.
1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方法1.1饲养试验通过分析饲粮中赖氨酸含量并设置不同的赖氨酸水平,然后观察猪的生长表现来确定需要量,例如NRC(1988)得到的理想蛋白模式。此法简单易行但不准确,观察不到超量氨基酸的反应。1.2氮沉积及氮平衡试验通过代谢试验测定氮的排泄及其在体内的利用率,并根据氮的沉积和饲粮赖氨酸水平,确定赖氨酸的需要量。此方法广为应用(Lewis等,1973;Chen等,1978)。1.3血浆尿素氮法本法的原理在于,当饲粮氨基酸达到平衡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效率最高,血浆尿素氮浓度最低。试验饲粮除赖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均满足需要。随着赖…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长白×北京黑F_1代商品瘦肉猪20—60千克(前期)和60—90千克(后期)的饲粮粗蛋白质和赖氨酸的适宜水平,找出采食不同粗蛋白水平的饲粮时,20—90千克的氮沉积规律,在前期和后期各配制了8种具有不同粗蛋白和赖氨酸水平的饲粮(2个粗蛋白水平和4个赖氨酸水平)。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表明:在高蛋白水平下(16.0—14.0%),前期赖氨酸水平为0.86%、后期为0.75%那组猪的生长速率、饲料转化效率、氮沉积率与沉积量及胴体瘦肉率都达到较高水平。在低蛋白水平下(14.5—12.0%),前期赖氨酸水平为0.75%,后期为0.62%那组猪的上述诸指标,亦表现较好。说明这两个饲粮的粗蛋白与赖氨酸水平的组合,对长×北F_1代商品瘦肉猪生长肥育阶段是比较适宜的。同时试验还表明:在赖氨酸水平适宜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饲粮粗蛋白水平,对肉猪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没有不良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氮沉积效率。  相似文献   

4.
沈阳农业大学与石山种畜场于1983—1984年间,经两批次试验证明,在生长肉猪饲粮配方中以高赖氨酸玉米代替普通玉米,减少豆饼配合比例,在饲粮粗蛋白质比标准饲粮组降低4个百分单位的情况下,可获得相同增重和料肉比,而饲料成本明显降低,经济效益提高。所筛选的优良饲粮配方为(%):高赖氨酸玉米62、豆饼9、麦麸13、细米糠5、高粱5、草粉4、骨粉1、贝壳粉0.5、食盐0.5,消化能12.8兆焦耳千克、粗蛋白质11.63%、赖氨酸0.68%。对照组饲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用肠道组织形态学的微观变化,评价了不同来源蛋白及不同蛋白供给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早期断奶仔猪饲粮中膨化大豆可以取代常规的豆粕,并能够减轻饲粮蛋白对肠道的过敏损伤,同样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也可降低肠道损伤和抑制腹泻。  相似文献   

6.
妊娠母猪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好于生长猪 ,并且妊娠期间的采食量与饲粮能量浓度有很大关系 ,因此适于饲喂高纤维的低能饲粮。研究表明 ,妊娠至分娩以及断奶期间 ,向母猪饲粮中添加粗纤维 ,可明显增加仔猪头数及其成活率。妊娠期间饲喂粗纤维还能改善泌乳期母猪采食量 ,但同时降低了妊娠期母猪增重和初生仔猪重 ,减少妊娠期母猪的一些典型行为如啃栏等。向母猪饲粮中添加过量粗纤维的影响因素很多 ,但最重要的两个是 ,中性洗涤纤维的进食量和粗纤维的来源。因纤维性饲料原料的物理特性及其粪便产量大 ,而限制了其在饲粮中的应用。在妊娠期使用…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母猪繁殖周期中各个不同生理阶段使用有机铬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母猪在整个妊娠期和泌乳期使用有机铬200微克/千克饲粮,繁殖周期可缩短7天,产活仔数平均增加2头,年产胎次平均增加0.13胎,窝死亡数平均减少1头,受胎率和分娩率都达到100%,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母猪日粮中添加有机铬200微克/千克饲粮可以显著地提高母猪的综合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8.
猪对某种氨基酸(赖氨酸除外)的需要量会随赖氨酸水平的不同而变化。所以,描述某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最好用该氨基酸和赖氨酸的比例(氨基酸/赖氨酸)来表示。这样有两个好处:(1)相比氨基酸含量在饲粮中的变化范围.这一比例变化幅度较小,因此它更具可比性。(2)一旦该比例得到确认,便可计算出不同赖氨酸水平的饲粮对该氨基酸的需要。为了使该比例有意义.在研究猪对这种氨基酸与赖氨酸需求的比例时.  相似文献   

9.
采用2×3×2因子设计,研究了两种限饲方式,三种限饲幅度以及在不同限饲幅度下加粗料与否,对商品肉猪胴体瘦肉率、肉质、增重速度、饲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限饲方式的胴体瘦肉率虽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前期以限饲75%较好,后期限饲则以85%为宜。饲粮中粗纤维水平超过13%~17%对提高瘦肉率降低背膘厚有利,但对增重与饲料利用率有损无益。氮沉积随体重的增加商下降,而在体重50千克左右最高(34%~39%)。  相似文献   

10.
袁缨  温萍 《计算机科学》2000,(2):203-206
应用无机锗(GeO2)和有机锗(Ge-132)饲喂艾维茵肉仔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40ug.g^-11锗,以研究两种锗化物对肉仔鸡脂类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锗和有机锗均能不同程度减少肉仔鸡的肝脂和腹脂的沉积,但无机锗的效果优于有机锗;添加锗还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总脂、甘油三酯和胸肌胆固醇的含量,胸肌胆因醇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显降低(P〈0.05),如果锗添加水平相同时,有  相似文献   

11.
选用50日龄,平均体重17.0kg的青海白猪(♀)与杜洛克(♂)杂交的仔猪5窝计2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其中,第1组饲粮含玉米60%,不含小麦,作为对照组;第2、3、4、5组分别以饲粮含15%、30%、45%、60%的小麦等量替代玉米,作为试验组。在添加猪专用复合酶的情况下,通过肥育试验观测玉米被不同比例的小麦替代后对猪生长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可提高肥育猪的日增重(P>0.05);并表现出增加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并且小麦替代玉米作猪饲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饲料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几乎都随饲粮小麦含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饲粮含小麦45%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能量营养对母猪繁殖性能存在阶段性和长久性的影响,此文综述了饲粮添加脂肪对母猪妊娠期、泌乳期和断奶后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丹麦饲料市场上,一些新的繁殖母猪饲粮的粗纤维含量高达16%。一家丹麦饲料公司称,增加母猪饲粮粗纤维是“母猪饲养的未来”,因为增加粗纤维能使母猪免于饥饿感,保持安静,还会增加产仔数。饲粮添加粗纤维还能降低成本,因为粗纤维饲料相对价格低廉,将其添加到完全饲粮中可省去单独供应粗饲料的繁琐,而且不再需要复杂的日粮配送系统。母猪妊娠期间可群饲于廉价猪舍里,任其随时自由采食,母猪的采食量完全能够通过选择不同饲粮组分来控制,从而保证饱腹感。粗纤维的胃肠填充效果丹麦人说,秘密在于通过采用优质可消化粗纤维来取得“胃肠填充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表明,虽然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生长肥育猪饲粮补加合成氨基酸可提供理想蛋白模式,并获得了预期饲喂结果,但按上述方法配制断奶仔猪饲粮,却存在实际问题,未能取得积极效果。断奶仔猪对照配合饲粮含粗蛋白质20%,主要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为:赖氨酸1.25%,蛋氨酸+胱氨酸0.71%,苏氨酸0.85%,色氨酸0.27%。喂该饲粮的仔猪始重为8千克,在4周中的日均增重为294克。两个试验组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至18%,其中,一组只补加赖氨酸,另一组补加多种氨基酸。在德国对此项研究发表的按语指出…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研究了低能量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肠黏膜形态的影响,同时观测饲粮组成(通过改变乳糖/蛋白质比)与肠黏膜形态的关系。试验分三个处理组,分别是令断奶仔猪采食低乳糖/高蛋白质饲粮(LL/HP)、对照饲粮(C)和高乳糖/低蛋白质饲粮(HL/LP),三种饲粮能量水平相同。仔猪断奶后第四天剖杀取小肠前段、中段、后段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表明,采食三种低能量饲粮的仔猪,其绒毛都有不同程度的缩短,隐窝都表现加深。与采食其它两种饲粮的仔猪相比,采食HL/LP饲粮的仔猪小肠前段有较高的绒毛高度(P<0.01)和较浅的隐窝深度(P<0.01)。说明断奶仔猪饲粮的能量水平和饲粮组成对其肠黏膜形态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据苏联资料报道,用烘干肉仔鸡粪代替瘦肉型肉猪饲料中15%精料,不降低肥育期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上市前一个半月停喂鸡粪,对肉脂品质无不良影响。沈阳市畜牧兽医研究所试验,在生长肉猪饲粮中掺入30—60%鲜鸡粪代替配合饲料,不限量饲喂,结果不影响肉猪增重,降低了饲养成本,对肉脂品质和卫生指标亦无  相似文献   

17.
选用 2 6日龄断奶的长白×荣昌杂交仔猪 (平均体重 4 .8kg) ,研究饲粮类型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结肠结构和功能、结肠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 :( 1 )与采食复合蛋白型饲粮的仔猪比较 ,采食全植物蛋白型饲粮的仔猪 ,其结肠组织病变指数较高 (P <0 .0 5) ,结肠吸水率较低 (P <0 .0 5) ,腹泻程度较重。 ( 2 )与采食常规粗蛋白质 (CP)水平 ( 2 1 .8%)饲粮的仔猪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使仔猪结肠组织病变指数降低 (P <0 .0 5) ,结肠吸水率增高 (P <0 .0 5) ,腹泻程度减轻一半。 ( 3 )与全植物蛋白型饲粮比较 ,复合蛋白型饲粮有利于降低 (P <0 .1 0 )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 ( 4)与常规CP水平 ( 2 1 .8%)饲粮比较 ,低蛋白质 (CP1 7.8%)氨基酸平衡饲粮显著 (P <0 .0 5) ,使结肠内容物中含氮腐败产物含量降低。结果表明 ,复合蛋白型饲粮和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有利于降低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产量 ,从而减少结肠组织结构的变化 ,增强结肠的吸水力 ,降低仔猪腹泻程度 ;结肠内蛋白质腐败产物增多 ,进而引起结肠组织结构改变和结肠吸水功能降低 ,可能是大肠蛋白质腐败性腹泻的重要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
1饲粮对种公猪饲粮适宜营养水平的研究不够充分。结合国内外饲养标准及本人实践经验,建议种公猪饲粮消化能12~13兆焦/千克、粗蛋白质14%~15%、钙0.8%、磷0.6%、食盐0.4%。种公猪饲粮可由能量饲料玉米、糠麸,蛋白质饲料豆粕、鱼粉,矿物质饲料...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集约化猪场,妊娠母猪多采取限位栏饲养或小群圈养,缺乏运动,环境单调;由于缺少饲料地,多采取精料型饲粮,粗纤维水平过低,饲料粉碎过细;凡此种种因素导致母猪达不到饱腹感,产生啃栏、空嚼、过多饮水等规癖行为,经常便秘,多发生胃溃疡,影响母猪正常繁殖和减少利用年限。因此,在妊娠母猪饲粮中添加适量青饲料或优质草粉(如5%苜蓿草粉),可克服或减轻上述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 ,选择体重 54.0 4± 3.0 7kg的健康大白×长白杂交猪 2 0头 ,随机分为 5组 ,每组 4个重复 ,进行氮平衡试验。在等能等氨基酸 (AA)模式 (DLys∶D -SAA∶DThr∶DTrp为 1 0 0∶6 0∶6 1∶1 8)的基础上 ,研究了 5种不同理想蛋白质 (IP)水平的饲粮对生长猪氮代谢的影响。 5种饲粮的CP和DLys分别为 8.6 1、1 1 .33、1 4 .0 6、1 6 .6 7、1 9.2 9%和 0 .33、0 .4 6、0 .58、0 .71、0 .83%。试验结果表明 ,氮沉积 (NR)随IP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当CP为 1 6 .6 7%和DLys为 0 .71 %时 ,NR最大 ,之后再增加IP水平 ,NR又明显下降。氮排泄率随IP水平的提高而减少 ,当CP为 1 6 .6 7%和DLys为0 .71 %时 ,氮排泄率最少 ( 4 7.4 2 % ) ,之后再增加IP水平 ,氮排泄率又增多。血清尿素氮 (PUR)随IP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用回归分析发现。当DLys为 0 .77%时 ,CP为 1 8.1 % ,日粮具有最高消化率和最大NR及最低氮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